国子监(guó zǐ jiàn),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
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
司马炎始设
国子学,至
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等,各学皆立
博士,设
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历史沿革
汉魏晋时期
两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
永安元年(258年)东吴景帝
孙休创建国学,设
太学博士制度,诏立
五经博士,为建业太学之滥觞。西晋
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初立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
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
《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
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
中书侍郎、
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
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但国子学在西晋并不景气,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时兴时废。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建业太学中断。晋武帝死后,中原“
八王之乱”,以
王导、
谢安为首的
大族,于307年簇拥着西晋皇族琅邪王
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今南京),史称“
永嘉南渡”,建立起偏安
江左的
东晋王朝,并在
鸡笼山下建立
建康太学。
西晋末(313年),因为晋愍帝的名字叫
司马邺,为了避他的名讳,又把建邺县改称
建康县。后宋、齐、梁、陈先后在
建康建立
建康太学。
刘宋时期,
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召
雷次宗至京师(今南京),令国子学开馆于
鸡笼山,聚徒百人教授。
刘宋末年,
祖冲之回到建康,担任
谒者仆射的官职祖。祖冲之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
机械制造,重造
指南车,发明千里船、
水碓磨等等,是我国南朝
机械工程专业之最早肇始。
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北齐改国子学称之为“
国子寺”。隋平陈以后,实行抑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政策,摧毁六朝宫苑,漫天大火,烧炎千里,
建康城全部被平毁,建康太学中断。
隋唐时期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书学、
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
教育管理机构,复名
国子学。
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
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
录事各一人,统领各
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
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
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宋元时期
唐朝以后,中国进入
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
蒋州(今南京)又一次成为
南唐的都城。902年,
杨行密被封为
吴王,以扬州为国都,史称“
杨吴”。后来权臣
徐温操纵了
吴国的军政大权。909年,徐温兼任异州刺史,由他养子
徐知诰具体负责军政事务。
937年,徐知诰代吴称帝,定都金陵,并改金陵为
江宁府,国号唐,史称“南唐”。939年,徐知诰称自己是
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的后裔。南唐的
宫城设在金陵城的中央,大体上位于今南京
洪武路一带,设南唐
金陵太学。
宋沿唐制,分设
西京国子监(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京国子监(今
河南省开封市),增辖武学。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
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
如
北宋著名学者
程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
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年)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名称反复变化。
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称
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规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
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学校,由直讲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
北宋
庆历三年(1043年),
范仲淹参政“
庆历新政”,
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
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
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当时
教育系统,应天府(今河南省
商丘市)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辽代的
中央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他均无明文可考。
金代的国子学于
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始创,规定
词赋、经义学生百人,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孙入学。
另外在
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设有
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
蒙古国子监管辖
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
至元八年(1272年)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
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
回回国子监管辖
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创立。
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元代又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有《
孝经》、《小学》、《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以及《诗》、《书》、《
礼记》、《
周礼》、《
春秋》、《易》等。
明清时期
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
国子监始建,初称为北平郡学,截止2017年已有711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国子监创于
明太祖初定
金陵之时,即改
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洪武八年,在
凤阳另置
中都国子监。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此时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年(1404年),北平郡学复称国子监。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永乐二十年(1422年),南京国子监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
当时邻邦高丽、
日本、
琉球、
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
正德以后,日渐衰退。
顺治七年(1650年),南京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
顺治元年,置祭酒、
司业及
监丞、博士、助教、
学正、学录、
典簿等官。设
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
乾隆年间,国子监祭酒仿宋名儒胡瑗
苏湖教法,分经义、治事二斋教学,“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趋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
1902年,南京清江宁府学在四牌楼江宁府学基础上建立
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前身)。
1905年12月6日(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其
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国子监的
历史使命便告结束。
1998年,辟雍对外开放北京国子监。
2006年,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立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为历史文化类
旅游景区。
2021年4月22日,
中华文化大讲堂国子监传播中心在这里的彝伦堂揭牌,这标志着中华文化大讲堂正式“落户”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国子监。
主要功能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
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
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
“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明国子监学习《
四书》《五经》,兼习《
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此外,国子监对教职员的职务、待遇及对监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职务设置
职务
祭酒一人,
从四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
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
七学。
丞一人,
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
礼部。
国子学
博士五人,
正五品上。
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
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
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
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子。《
周易》、《
尚书》、《
毛诗》、《左氏春秋》、《
礼记》为五经,《
论语》、《
孝经》、《
尔雅》不立
学官,附中经而已。
太学
博士六人,
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
从三品曾孙为生者,五分其经以为业,每经百人。有学生七十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十五人。
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有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
天宝九载,置广文馆,有知进士助教,后罢知进士之名。
四门馆
博士六人,
正七品上;助教六人,
从八品上;直讲四人。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为生及庶人子为俊士生者。有学生三百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五十人。
博士三人,从八品下;助教一人,
从九品下。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律令为颛业,兼习格式法例。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隶国子监,寻废;贞观六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大理寺;龙朔二年复置。有学生二十人,典学二人。元和初,东都置学生五人。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石经、《
说文》、《字林》为颛业,兼习余书。武德初,废书学,贞观二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
秘书省,龙朔二年复。有学生十人,典学二人,东都学生三人。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相关知识
国子监之“监”不读兼
“监”作监察、监视、监狱解时读
平声jiān(兼),用作官名、官署名时读去声jiàn(荐)。汉·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置
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唐·
张守节《
史记正义》:“监,上监去声,下监平声。”古书文字都是
竖排的。“上监”即前面的“监”字,“下监”即后面的“监”字。
左大监、
右大监都是官名。
张守节的意思是,官名之“监”读去声,监察之“监”读平声。魏、晋至隋、唐
殿中省主官
殿中监,南北朝末期以后秘书省主官
秘书监,其“监”字都读荐。
“监”也是官署名,如
中书监、
钦天监、牧马监等。国子监既是官署,又兼有
国子学性质。
在我国、国子学、国子监历史悠久。
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设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二者同设。
北齐改国子学为
国子寺。这是国子学由
高等学府变成
教育管理机关的标志。
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
四门学,更加突出了国子寺的教育
管理功能。
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唐、宋也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明、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国子是些什么人呢,《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东汉经学家
郑玄注:“国子,
公卿大夫之子弟。”《
汉书·礼乐志》:“国子者,
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
作为官署名,牧马监、
钦天监、
中书监之“监”都读jiàn(荐)。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教育管理机关和高等学府,“监”也读荐。读兼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历史上只有男监、女监,没有专门囚禁贵族子弟之监。此外,古代称当官之人为“监子”,称官署的低级官员为监事,称
国子监生员、肄业者为监生,称国子监课业考试第一名为监元,称国子监刻印的书本为
监本,称国子监的
规章制度为监规,唐代监管盐业的官署称监院。这些“监”都应该读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