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学是中国
封建时代的
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机构设置为博士五人,
正五品上。
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
北齐改名
国子寺。
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
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
蒙古国子学、
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惟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国子学一般设有博士五人,
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
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学,即
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
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
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
高丽、日本、琉球、
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