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13条,可分为3类一般原则、计量原则、信息质量原则。
性质
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
会计信息的基本
质量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
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
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
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
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所以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
一致性
一致性原则是指
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
会计期间的
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
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
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
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广义上说,两者均可称为可比性。
及时性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凡
会计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会计报表,以利决策者使用。
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
会计资料若不及时记录,
会计信息不及时加工、生成和报送,就会失去时效,变成一堆没用的信息,对进行
决策也就不会有任何帮助。可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
清晰性
清晰性原则是指
会计记录和
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清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准确清晰,
账户对应关系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手续齐备,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的加以利用。
配比性
收入与费用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这一原则是以
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
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重要性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
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
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保证
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如对于不重要的项目,也采用严格的
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可能会导致会计
信息成本高于收益。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一般来说,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质上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
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量上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谨慎性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
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实施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实质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
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
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收入或费用是否计入某
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一种
记账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
会计模式可以正确的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的计算损益。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比较复杂,但反映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比较合理、真实,所以适用于企业。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是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采用收付实现制
会计处理基础,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款项,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本期实际付出的款项,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负担的费用,都作为本期的付出处理。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原则,亦称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
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
账面价值。按照此原则,企业的
资产应以取得时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和计价的基础。
历史成本不仅是一切资产据以入账的基础,而且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
划分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
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得经济收益只与本
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得经济收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同时与几个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确的确认当期的损益和
资产的价值,保持
会计信息的
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