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出自于19世纪70年代,来自于日文中的“体育”一词。是
日本在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翻译上是经历了从译作“身体(之)教育”“体教”“身教”到译作“体育”的文化过程。“体育”一词出现前,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过程的称谓都不相同。
体育,出自于19世纪70年代,来自于日文中的“体育”一词。是日本在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翻译上是经历了从译作“身体(之)教育”“体教”“身教”到译作“体育”的文化过程。“体育”一词出现前,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过程的称谓都不相同。
体育在中国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
清末,由在湖北开办幼稚园、对
幼儿进行全面”保全身体之健旺“的教育方针而来。及至2009年7月9日~1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对“传统体育”重新做出新定义: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及此,正式区分了以
国家体育总局定义的、传统体育的“
武术”、和以民间保留的
中国传统武术,的不同。
中国传统武术,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它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快乐通融。
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近代以前,根本就没有“
体育”这个概念,而只有“
文、
武”之分。武,在广义上已包含了所有形式的体育、又不局限于体育的外在形式。我们耳熟能详的“
百步穿杨”“
水上漂”“
神行太保”“
举石锁”等运动形式,都可以在西方体育中找到相对应的
运动项目,而它们在古代中国都属于“武”的范畴。
在西方现代解剖学主导的
竞技体育框架下,当代武术,被划归到表现难美性项群之下的一个运动项目,只不过是体育的几十分之一。而事实上,武术不仅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而且,还拥有独特的东方传统运动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术不是隶属于体育,而是体育的上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