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
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当今的
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资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根据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的
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四个类别。
中国的器乐音乐可以划分成两个类别:
独奏和合奏。独奏音乐中再次划分成弓弦、弹拨、吹管、打击等类别。
同样,合奏类音乐也可进一步划分成
弦索乐、
丝竹乐、吹管乐、鼓吹乐和吹打乐。这五种合奏乐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髓。
中国的
民间舞蹈也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最流行的有(1)秧歌;(2)
腰鼓;(3)
跑旱船;(4)花灯;(5)
采茶;等等。
新音乐指的是那些学习过
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如
学堂乐歌,可见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
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
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实际上,“
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
宫廷音乐、
宗教音乐和
文人音乐。
这时期包括从夏、商、
西周到春秋、战国、
秦汉。在
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
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音乐重视
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
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
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
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
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奠定了此后各咱学说的理论端点。这一时期中,最具
代表性意义的音乐
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引进乐器、
乐律、乐曲和音
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结果,是使
中国的传统音乐为这一变,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
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另一方面是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即:中国音乐以其辉煌的成就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
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等国)以重要的影响。
宋元至明清。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
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赵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
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
大成的音乐宝库。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
独奏曲《
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
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
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
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