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伤寒急性传染病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高热传染病,又称伤寒症,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持续高热、腹痛玫瑰疹肝脾大等。伤寒的发病原因是由于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摄入受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主要疾病分型有普通型伤寒、轻型伤寒、暴发型伤寒、迁延型伤寒、逍遥型伤寒、顿挫型伤寒。
分型
根据不同发病年龄、机体免疫状态、基础病、细菌数量和毒力、治疗及时性等因素,伤寒常见临床类型包括:
存在典型的发热、玫瑰疹、腹痛等表现,由于现在多数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抗菌治疗,典型患者已较少见。
症状轻,病程短,1~2 周可恢复健康。
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显著,可出现中毒性脑病心肌炎、休克等。
发热持续时间长,可达5周以上,常见于有慢性乙肝等基础病的患者。
初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直至发生肠出血或穿孔时,才被诊断。
起病较急,近似普通型伤寒表现,但在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病因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原因
人类摄入伤寒沙门菌量越多,该病罹患率越高、潜伏期越短。未被胃酸杀死的细菌,穿过肠黏膜上皮屏障,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并通过淋巴或血行途径播散,导致发热、腹痛等典型症状,细菌可滞留在肝脏、脾脏、骨髓内,成为感染复发的源头。
带菌者和患者是伤寒唯一的传染源。伤寒沙门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引起该病。
诱发因素
人群对伤寒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人更常见。其他诱发因素包括: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从口进入消化道,通常可被胃酸杀灭。但如入侵菌量较多,或者胃酸分泌、肠道正常菌群关系等防御屏障功能受到破坏,伤寒杆菌就能进入小肠,入侵肠黏膜。伤寒杆菌在小肠内增殖,穿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固有层。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与感染的细菌量、菌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大;具有Vi抗原的菌株毒力较大,同样的感染量,发病率较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情况,较容易感染发病。少数患者可能因为免疫能力不足,潜伏病灶内未被消灭的病原菌,又可再度繁殖,侵入血循环引起复发。伤寒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骨髓淋巴组织等),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性反应,形成“伤寒结节”。病变部位以肠道,尤其回肠末段最为显著。
流行病学
发病率
伤寒每年感染超过2600万患者。各地均有,发展中国家、(亚)热带多见,发达国家患者多为外出旅游后患病。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该病仍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对儿童。
死亡率
据世卫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 1100 万 - 2000 万人感染伤寒,其中 12.8 万- 16.1 万人死亡。
流行强度
症状
伤寒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伴腹泻或便秘
儿童患者及早期接受抗菌药物的患者症状较轻,1~2周可恢复健康。若不及时治疗,伤寒患者可出现神经错乱,甚至肠穿孔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典型症状
伴随症状
患者如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肠出血、肠穿孔等,可表现出相应症状。如出现中毒性肝炎,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大等;如出现中毒性心肌炎,可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等;如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可表现为便血、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休克等。
就医
任何人出现持续发热不退、腹痛、腹泻、玫瑰疹、肝脾大等疑似伤寒表现时,都应尽早就医。
极少数伤寒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剧烈腹痛,应警惕肠穿孔,更需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感染科。
诊断流程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
医生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并结合患者血、骨髓、粪便等培养检查结果,通常即可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查体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数量多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即伤寒血清凝集实验,可测定患者血清中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相应的抗体的滴度,若恢复期上述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可协助伤寒诊断。
血和骨髓培养阳性具有确诊意义,骨髓培养比血培养阳性率高;粪便培养阳性也可确诊。
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小溃疡形成,吞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形成“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大量聚集在小肠溃疡底部和周围,可形成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
玫瑰疹在显微镜下显示为毛细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有时可见伤寒杆菌。
本病与病毒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诊断。
伤寒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仅表现为发热,需与病毒性感冒相鉴别,后者多存在咽痛、鼻塞、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多可自愈,而伤寒体温多逐日升高,病程4周左右。
该病也出现发热、腹痛、腹泻,但痢疾多伴有里急后重、脓血便及白细胞升高,与伤寒不同。
也可出现高热、腹痛、肝脾大及神经系统症状,但患者多存在进食生肉或新鲜奶制品的病史。血培养发现布鲁氏菌,可与伤寒鉴别。
反复发热、白细胞不高常见,但患者常有结核接触史,伴盗汗。胸部CT可发现结核病灶,可据此与伤寒鉴别。
治疗
伤寒一旦确诊,患者就应该进行隔离治疗,连续两次粪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抗菌治疗是本病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此外,还应注意预防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症则需进行相应治疗。
急性期治疗
包括抗菌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该病一旦确诊就应该进行隔离,连续两次粪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充分休息,保证睡眠。
建议摄入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避免进食坚硬、多渣的食物,以免发生肠穿孔和肠出血。
同时,还需注意多饮水,避免脱水。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部分伤寒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尤其是东南亚流行的菌株
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可试用该类药物。
可用于儿童、孕妇。
多用于复杂而严重的病例。
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肠穿孔的并发症,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伤寒多呈急性发病过程,一般经及时有效抗菌治疗后可痊愈。
治愈性
该病病死率约为1%~5%。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预后较差,并发肠穿孔、肠出血者病死率较高。
曾接受预防接种者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并发症
伤寒经积极治疗多可痊愈,极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可死于严重并发症。
肠出血或肠穿孔
多见于病程第3周,是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肠穿孔会导致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故肠穿孔并发腹膜炎者应尽早手术。
其他并发症
包括中毒性心肌炎心内膜炎胰腺炎脑炎脑膜炎肺炎、精神异常等,发生率相对较低。
预防及日常护理
发展史
古代:伤寒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被称为“大病”。古代医书《素问》《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伤寒的记载,描述到发热、身体不适和斑疹等症状。
17世纪:英国医生Thomas Sydenham对伤寒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他描述了伤寒的典型症状,如高热、腹痛、便秘等,并给予了治疗方法。
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Pierre Louis对大量伤寒病人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伤寒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病程和预后。他提出了伤寒的分类和治疗原则,并将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化。
19世纪末:德国医生Carl Joseph Eberth和捷克医生Wilhelm Widal独立于同一时期,分别发现了伤寒杆菌和Widal反应。这两个发现对于伤寒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伤寒的病原体伤寒杆菌被分离和培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如氯霉素氨苄西林等,伤寒的治疗得到了改善。
现代:伤寒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随着疫苗的普及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伤寒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尚未找到根治伤寒的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研究进展
2019年12月4日,尼泊尔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在尼泊尔开展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中,9个月至16岁的儿童随机接受TCV或A组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研究认为,单剂量TCV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可有效降低9个月至16岁儿童的伤寒菌血症风险。
2021年09月16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在马拉维布兰太尔进行了一项3期双盲试验,以评估Vi多糖伤寒结合疫苗(Vi-TCV)的功效。研究人员以1:1的比例将9个月至12岁的儿童随机分配到接种单剂Vi-TCV或脑膜炎球菌A群结合物(MenA)疫苗接种。结论在9个月至12岁的马拉维儿童中,与MenA疫苗相比,接种Vi-TCV疫苗可降低经血培养证实的伤寒发生率。
2023年04月28日,江苏大学医学院发表论文,利用pBAD33制备fruA的高表达菌株(WT-pfruA)及其空载体对照菌株(WT-pBAD33),通过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泳动试验、T84细胞侵袭实验以及96孔微量板结晶紫染色法分别检测fruA对伤寒沙门菌生长、毒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论:fruA基因可增强伤寒沙门菌的毒力及生物膜形成,并对其相关表型基因起正调控作用。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09
目录
概述
分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