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纪录片
纪录片或电视节目类型
伪纪录片又称“仿纪录片”,一种纪录片电视节目类型,通常带有喜剧的嬉闹性格,但也有非常严肃的伪纪录片。这是电影中的一种拍摄手法,为了让观众欣赏更加具有真实感。伪纪录片的确切起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电影文献资料相对易得。1957年愚人节,英国电视台《全景》栏目播出的《瑞士意粉丰收》可视为伪纪录片的早期作品。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元素,实现了不同影视类型的深度交融。然而,“伪纪录片”这一术语的流行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在罗伯·雷内尔自编自导自演的《摇滚万万岁》大获成功后,该词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当时导演在采访中提及了“伪纪录片”这一概念。进入21世纪,《波拉特: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作为伪纪录片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定义
“伪纪录片”, 又称“仿纪录片” 英文名称是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它常被归类为一种纪录片或电视节目类型,通常带有喜剧的嬉闹性格,但也有非常严肃的伪纪录片。虽然它和纪录片一样都记录着真实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是虚构的,运用讽刺或仿拟的方式来分析社会上的大事件或问题,挑战着人们对于既定事实的认知,以及对于纪录片里的核心命题「真实」的观念。
在伪纪录片里,常常使用历史资料画面或者人物访谈(大头讲话)来讨论过去的事件,要不然就是以真实电影的方式(干涉、介入)去跟拍事件里的当事人。
在这种电影中最常用的拍摄手法就是摆拍,所谓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还往往充当导演的角色。很显然,摆拍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更好的用光,构图,更优美的背景,更漂亮的模特,更戏剧性
所以伪纪录片带个“伪”字,因为它只是模仿纪录片的一些特征来制作完成,实际上它是属于故事片的范畴的。像《科洛弗档案》、《死亡录像》都属于伪纪录片。
具体事列
伊文思说过:当代纪录片的趋势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于是,故事片与纪录片界限的日益模糊,成为当代电影的一大特征。
贾樟柯、张艺谋的写实风格电影(《小武》、《三峡好人》及最新的《24城记》,《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电影,都标志着纪录主义在剧情电影中的胜利。另外一些纪录片的导演,如迈克·摩尔和埃罗尔·莫里斯却高张着虚构的大旗,不遗余力地为电影注入娱乐性,摩尔几乎把所有可能的娱乐元素都添加在他的电影中,这种玩转纪录电影的作法使得许多传统的纪录片人大为光火。莫里斯则是精雕细刻,一心把纪录片打造成敢与好莱坞大片抗衡的大片。
大全
1、中国游戏纪事(2023)(喜剧/采访题材)
2、最后的广播(1998)(犯罪题材)
3、布莱尔女巫计划(1999)(灵异题材)
4、俄罗斯方舟(2002)(历史题材)
5、死亡录像系列1、2、3、4、5(僵尸灵异题材)
6、波拉特(2006)(喜剧题材)
7、第四类接触 (灵异题材)
8、追击巨怪(科幻题材)
9、第九区(2009)(科幻题材)
10、科洛弗档案(2008)(科幻题材)
11、波基普西录像带(2006)(犯罪题材)
12、鬼影实录1、2、3、4、5(灵异题材)
13、僵尸日记(僵尸题材)
14、恐怖海湾(2012)(恐怖生物入侵题材)
15、隔离区1、2(丧尸题材)
16、总统之死(政治题材)
17、墓地邂逅1、2(灵异题材)
18、消失的梅根(犯罪题材)
19、致命录像带1、2、3部(2012~2014)(恐怖/惊悚)
20、407区(恐龙探险题材)
21、恐龙计划(2012)(探险题材)
22、面具的背后(犯罪题材)
23、最后一次驱魔1、2(灵异题材)
24、灵异隧道实录(灵异题材)
25、樟宜医院(灵异题材)
26、阿波罗18号(历史题材)
27、欧罗巴报告(宇宙题材)
28、迪亚特洛夫事件(2013)(神秘事件题材)
29、灵异咒 (灵异题材)
30、机械女 (灵异题材)
31、死亡日记 (吸血鬼题材)
32、尼斯湖事件(灵异题材)
33、失落海岸的录像带 (科幻题材)
34、最后的广播 (灵异题材)
35、北纬31度录像带 (探秘题材)
36、不惧风暴(科幻题材)
37、超能失控(科幻题材)
38、巴黎地下墓穴(灵异题材)
39、生人活祭(神秘事件题材)
40、夺命金字塔(惊悚题材)
41、异形前哨(2014)(动作/科幻/惊悚题材)
42、阿提克斯研究所(2015)(剧情/惊悚/恐怖题材)
43、年鉴计划(2015)(科幻题材)
44、恶魔(2015)(半伪纪录、惊悚/恐怖题材)
45、诡影访客 (2015)(科幻/惊悚)
46、灵异存在(2014)(恐怖/惊悚)
47、贝尔女巫萦绕(又名:猛鬼大录影)(2013)(恐怖/惊悚)
48、灵异牧场(2013)(恐怖/惊悚)
49、鬼屋大电影(恶搞:鬼影实录)1、2部(2013~2014)(喜剧/惊悚)
50、警戒结束(2012)(犯罪/剧情)
51、欧罗巴报告(2013)(科幻/惊悚)
52、折磨(2013)(剧情/恐怖)
53、柳树溪(2013)(恐怖/惊悚)
54、地球回音(2014)(科幻/冒险)
55、6号教室 (2014)(恐怖)
56、解除好友系列(开创了一种新式的伪纪录片,该伪纪录片是以视频聊天的形式拍摄,多用于悬疑、恐怖类题材)
恐怖片的发展
“伪纪录”的英文是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它常被归类为一种纪录片或电视节目类型。而被运用于恐怖惊悚片中则会产生更为真切的恐怖效果。
“恐怖片”是以制造恐怖为目的的一种影片。故事内容怪诞离奇,充满恐怖惊悚的元素和形象。如描写鬼怪作祟、勾魂摄魄,凶猛变异动物噬人等,摄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于表现恐怖画面的条件,一些渲染地震以及核战争等的所谓灾难片也属此类。
恐怖片往往意图引起观众的恐惧、害怕、不安、惶恐等原始的负面情绪,通过宣泄这些情绪令观众得到娱乐体验。希区柯克首先发现了悬念对于电影语言的决定性意义,他对蒙太奇等的电影语言在恐怖惊悚片中探索,影响深远。一些世界级电影大师也对恐怖片情有独钟,如库布里克的《闪灵》、波兰斯基的《怪房客》等,都是想借助恐怖片这种样式,来探索和挑战电影语言的极限。
蒙太奇学派为代表的表现美学、技术主义传统以技术为手段,以表现为目的,强调艺术的假定性,主张对原始素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人为的加工。比如重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戏剧性,重视摄影棚的作用,用以假乱真的布景和道具营造完美的银幕幻觉。好莱坞是技术主义、表现美学的实践者。恐怖电影作为一个类型出现无疑是技术主义的,因此它最早兴起于美国,至今也依然引领世界恐怖片的潮流。如早期的《弗兰肯斯坦》、《畸形人》,六七十年代的《驱魔人》、《魔女嘉莉》《活死人之夜》,《德州电锯杀人狂》,以及后来的《异形》,《电锯惊魂》、《招魂》系列。
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电影的基本特性是跟照相的特性相同的。换言之,即电影特别擅长于记录和揭示具体的现实,因而现实对它有自然的吸引力。
相比技术主义,一种写实主义的传统成为电影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再现美学、写实主义传统以长镜头学派为代表,以纪实为手段,以再现现实为目的,强调生活的真实性,强调电影的照相功能,反对编造、排斥人为的干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正是这种美学传统最典型的体现。
拯救大兵瑞恩》在展现战争场面时所表现出的纪实性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技术手段的加入使影片在模拟奥马哈海滩登陆作战的情景时,画面具有强烈的逼真感。该片摄影立足于电影的纪实本性,用富有震撼力的纪录片摄影风格营造了逼真的战争场面。
在镜头能逼真反映物质世界的现实当作是电影本性这种理论的影响下,有不少以纪实和纪录为风格的影片出现。将这种风格应用在恐怖片的制作中也开始出现。
《食人族》是兴起于7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逐渐衰落的系列恐怖电影,剧情通常是偏执的冒险家们进入南美洲或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深处,探寻那些隐蔽的原始食人部落,结局多半是被生吞活剥。《食人族》系列有多部,良莠不齐,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1980年拍摄的这部《人食人实录》(Cannibal Holocaust),又译《食人族大屠杀》。剧情采用倒叙方式,讲述某电影摄制小组去南美的丛林深处探寻食人族,结果神秘失踪,一位教授因此前去探寻原因。一年后,他们的电影胶片被发现并带回了美国,而这部电影就是他们拍摄的那卷胶片。
此片应该是最早的将伪纪录的写实手法运用于恐怖片的制作,只是纪录片的感觉不是很强。该片由于太过真实残忍而被禁映多年,导演甚至被起诉。虽是三十年前的老电影,但本片的特效技术和血腥场面时至今日看来仍令人惊叹。
1995年一场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汀·莱文等发起的电影运动开始,该运动被称为道格玛95共同体,其目标是在电影摄制中灌输朴素感和后期制作修改及其它发明的自由强调电影构成的纯粹性并聚焦于真实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本身。其要求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等。
可能是受此运动的启发,1999年的影片《女巫布莱尔》首次采用手持摄影的方法拍摄惊悚恐怖题材的影片并大获成功,此后该手法就被争相效仿。影片虽然成本极低,制作粗糙,但却大获成功,其中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以纪录片作为噱头最大限度的调动了观众的猎奇心理。片子的纪录了三名大学生为了探寻女巫而走进森林最后全部死亡的全过程。全片采用手持摄影拍摄,镜头晃动,画面失焦,很容易让人产生眩晕呕吐之感。影片并没有什么血腥镜头,女巫的真实面貌也并没有出现,但是看后确有一种毛毛的感觉。一宗离奇的失踪案件用全纪录的手法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它仿佛真的发生了,观众内心的疑问和茫然在影片结束后许久不能消散。他们在这样一部电影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恐怖与惊悚,而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体验。
美国恐怖电影研究专家诺埃尔·卡罗尔认为恐怖美学范畴的核心元素包括害怕和恶心。恐怖电影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它激起的恐惧心理体验和审美。越来越将非美学的元素加入到创作和表现中,任何极端的、对立的都可能被大胆地使用,以此来打破习惯的美学模式,激起新的、更强烈的体验。
可以说这种手法使影片反映的事件更真实、更可信,使得逼真性和纪实感更突出。
这里可以举以实例说明,2013年1月至2月间一名叫蓝可儿的华裔女大学生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塞西尔酒店(Cecil Hotel)屋顶水塔内的溺死事件轰动一时。因其死亡地点离奇,加上其失踪前被监视器拍摄到在酒店电梯内做出一系列诡异动作,因此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加之各种猜测和推断更使得这一事件扑朔迷离。并有好事者以此为蓝本拍摄了名为《蓝可儿之旅》的恐怖短片,并且也采用了伪纪录的手法,但其质量相比事件本身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在公布的这一段长约4分钟的监控视频中,每一秒都似乎让人感觉到诡异和毛骨悚然。这种真实的纪录感所带给人的恐怖气氛让所有技术主义的化妆、配乐、音效和血浆都黯然失色。
《女巫布莱尔》在拍摄手法上的创新为后来惊悚片的拍摄开辟了新的思路。西班牙2007年的《死亡录像》就是很成功的代表,这个系列电影可算得上是西班牙在世界上知名度较高的影片了。影片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在了一个公寓楼中,封闭环境增加了恐怖的气氛。记者安吉拉和摄影师跟随几名消防队员来到事发地后发现了一名被感染的老妇,她疯狂攻击前来的警员和消防员。正当人们要将伤员送去医院时,公寓却被警方封锁……
影片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上十分出色,将伪纪录的真实感发挥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快速的情节发展和凌厉的剪辑使得其中的惊悚效果更进一层。手持摄影的手法将本可能只是一部B级血浆电影成功变身。影片结尾处的夜视拍摄更是将全片的恐怖氛围推向极致。
第一集的结尾处向观众揭示了感染的来源,并为续集的拍摄留下伏笔。随着女记者被托入黑暗,影片结束。系列第二集紧跟第一集的故事。又一对搜救人员进入楼内,继续与感染者的搏斗……这一集采用了多个摄像机分段拍摄从多个角度呈现整个事件。导演在这一集中表现出了对《驱魔人》这类影片的兴趣,将事件原由归结于灵异的鬼魂附体,不仅让观众摸不找头脑,也使影片的整体风格被搅乱。但续集依然延续了前作紧凑的情节和快速的剪辑,使得恐怖气氛的营造自然流畅。该系列迄今也拍摄了4部,第三部的风格更显得与前作格格不入,显得杂乱和无厘头,而第四部已经脱离伪纪录的手法。而《隔离区》系列正是美国版的《死亡录像》。
2008年的美国影片《科洛弗档案》用同样的手法拍摄了一部《哥斯拉》。又是纽约遭受了不明生物的袭击,一群正在举行派对的人用DV记录了死亡前的经历。全片直到最后时刻才出现了怪兽的全貌,可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全手持摄影让观众有置身灾难中纽约的真切感受,跟随主角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心惊肉跳,我们由旁观者变成了亲历者。伪纪录的手法又一次在惊悚效果的营造上获得成功,取得了票房和口碑上的认可。影片中的灾难和袭击突如其来、毫无征兆,人们一下子就陷入了恐惧和无助之中。这其中显然有美国人对911事件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影片对恐怖袭击下人们的遭遇做了艺术化的处理。结合现实和政治隐喻也成了这类影片的一个特点,《死亡录像》系列中对政府的刻画显然也有某种政治讽刺。同类题材的还有挪威电影《追击巨怪》。
2009的小成本电影《灵动·鬼影实录》又一次证明了该类型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灵异事件又一次获得了青睐,一队夫妇用摄影机扑捉鬼魂,希望能够用真实的影像记录下鬼魂出没的证据,但显然,他们对随后出现的可怕事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一种纪录片形式所呈现出的真实恐怖体验,让人颤抖。影片里的悬疑和惊悚气氛,无疑渲染得十分成功。但《鬼影实录》还是引领了现代恐怖片的新潮流。该片虽然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但还是以其独到的创作获得了观众的认同,这部以1.5万美元的小成本收回1.5亿的票房,跟当年的《女巫布莱尔》一样赚得盆满钵满,靠的便是伪纪录。迄今为止这个系列已经拍摄了5部。美国的《鬼影实录》大获成功后,日本也原样照拍了一部《鬼影实录:东京之夜》,这部电影在创作上并无新意和突出的恐怖效果。2010年韩国也拍摄了号称是首部伪纪录恐怖片的《废家》,中国也有《北纬31度录像带》,但都乏善可陈,国产恐怖片依然在搞笑的路上狂奔不止。
还有一种手法是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和场景的再现来表现事件的真实性。典型的是2008年的澳大利亚影片《蒙哥湖》。影片讲述一家人去湖边休闲度假,女儿爱丽丝游泳时突然失踪,不久消防队找到了尸体,之后家里便频频出现诡异现象,似乎是爱丽丝的灵魂在作祟...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大量的人物访谈,探讨家庭伦理和鬼魂是否存在,期间穿插一些灵异照片和一段灵异视频。还如《第四类接触》采取了混搭式的伪纪录手法,其改编自一位教授对被外星人绑架事件幸存者的采访调查报告。由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再加上那些“真实”的访谈录像,就更加让人疑乱丛生了。此类手法使影片产生了类似BBC纪录片一样的真实效果,有一定的创意,在悬念和气氛的营造上也一定特色。
与传统恐怖片相比,伪纪录恐怖惊悚片在审美特征上具有共通之处,但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首先一点,影片必须向观众明确摄像机的存在及其为何会存在,这是传统恐怖片不需要的,因为它们必须让摄像机隐藏起来。比如《女巫布莱尔》和《达洛夫事件》等以一队人对某个神秘事件的探寻来将摄像机的存在合理化。其中设定比较合理的有《死亡录像》和《科洛弗档案》。《死亡录像》是以记者的采访为切入点,让整个纪录的过程显得顺理成章。《科洛弗档案》则在一次聚会的录像过程中插入了整个事件。这两部作品在解释为何摄像机会存在,为何会有这样一段录像方面较有创造性。但这类影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那种极度恐慌和紧张的状态下,为何人物还能继续拍摄。疲于奔命时仍然不愿舍弃这个负担。在所有人都死亡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能看到他们拍摄的东西。一些影片还试图利用多个摄像机,并在它们之间玩起了蒙太奇,可以说这是对整体纪录风格的破坏,把观众又带回了传统。
为了营造诡异陌生的神秘气氛,经典恐怖电影往往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安置在遥远偏僻、孤立封闭的地方,伪纪录恐怖片同样如此。如封闭的公寓、精神病院和洞穴、冰天雪地的无人之处、人迹罕至的森林、外太空等往往成为故事发生的地点。而晚上则成为故事情节重点发生、进展的时间,目的是通过时间、空间的陌生化与隔绝来加强神秘的气氛。
在恐怖元素的设置,或者说是什么造成了恐怖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新可供创造。通常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元素,首先是幽灵或鬼魂之类的灵异元素,代表的即《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蒙哥湖》、《灵异咒》、《地下墓穴》等。其次是病毒、僵尸,如《死亡录像》、《隔离区》、《美国僵尸》《墓地邂逅》等。怪兽入侵的《科洛弗档案》《追击巨怪》。驱魔类《死亡录像2》、《最后一次驱魔》、《绞刑架》。外星人作怪的《欧罗巴行动》、《阿波罗18》、《第四类接触》、《达洛夫事件》等。
经典恐怖电影在叙事结构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大多是封闭式的。往往以一个恐怖元素对正常秩序的暴力入侵为开始,叙事围绕着入侵和人们的抵抗展开情节,故事一波三折,危险步步紧逼,勾起观众和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虽有危险、恐惧的情节和场面出现,但是强烈的故事性化解了这种恐惧感,叙事在整个恐怖情感的接受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使观众有继续观影的愿望。因此,一个完整的、起伏跌宕的故事是经典恐怖电影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伪纪录恐怖片多数时候则是相反的,即是我们主动的介入但某个恐怖元素中去,妄图探寻和挖掘其中的秘密,而后被恐怖元素所包围。而且许多恐怖片特别是伪纪录恐怖片在叙事结构上多是不封闭的。如《女巫布莱尔》的几位人物都命丧密林,且没有与恐怖元素的直接交锋。《科洛弗档案》中的主人公同样都死于袭击,只留下一盘录像带。主人公多数没能在与恐怖元素的交锋中取胜或逃出生天,而是相反,或者是更开放的结局。这种处理的效果在于使观众在观看完影片后仍然处在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和疑虑中,将对整个事件和人物命运的猜测不断萦绕在脑海。《黑暗侵袭》是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的影片,其结尾处的处理可谓精彩绝伦,让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伴随着嚎叫在洞穴和观众的内心回荡不绝。
相比传统类型,这类影片在技术上对一般用于渲染恐怖气氛的配乐作了必须的舍弃,对一些特殊声效也必须使之融于影片的整体风格。
这一类型恐怖惊悚电影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无论在恐怖元素的设置和故事内容的编排上近年来都乏善可陈。《鬼影实录》虽然仍然在拍摄续集但都难以再吊起观众的胃口,而《死亡录像》系列到最近一部已经脱离这种形式。可以说这个类型在创作上的创新有一定难度,实际上,整个恐怖片类型也都面临这一问题。首先,技术上可以说手法已经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除了晃动的摄像机,就是固定的摄像机,类型的恐怖纪实感也在逐渐失去新鲜感和刺激效果。试图在其中加入多个摄像机和蒙太奇大多会使这个事件的纪录性产生问题,甚至给观众造成出戏的感觉。故事层面的创新更是难题(整个类型的难题),大多都在结尾时失控或落入俗套,难以使观众接受和认同(这种电影为什么会被拍出来?)。
以上总结了伪纪录恐怖电影的主要特征,但由于恐怖电影自身类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我们对这类影片的分析仅仅提供了观察西方恐怖电影的一个视角。在日渐多变和不断增加的恐怖电影类型中,由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的恐怖形象和混合性的元素,使得经典恐怖电影和现代恐怖电影的分类显得过于简单。伪纪录恐怖惊悚片可以说是现代恐怖片的代表,其在技术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写实主义的某些主张和手法,但归根结底这仍然是技术主义的实践。
一般来说,西方恐怖片以强烈的血腥和恶心构成视觉冲击为主,与东方恐怖片独特的心理恐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当今世界上恐怖片的两大主流创作模式,即心理恐怖与血腥恐怖。但实际上,这两种模式也在不断的融合和互相借鉴。一部恐怖片的最大成功大概在于它什么也没干,而你已经被吓到,影片虽然结束,但是恐惧不会消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01:13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