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比埃奈战役(Battle of Gabiene)是在第二次继业者之战中
欧迈尼斯与
安提柯之间的第二场重要
战役。
事件背景
由于在东征
伊朗高原的帕拉伊塔肯战役(
帕莱塔西奈战役)中失利,
安提柯一世被迫返回
底格里斯河以西休整。但手里控制的广袤领地,足够他在短时间内撮取巨额财富,让士气低落的军队重拾战斗信心。与之相比,无论是留在
马其顿本土的
卡山德、躲在
埃及的
托勒密还是寄人篱下的塞琉古,都不敢对其发表公开批评。至于勉强守住各东部省份的攸美尼斯,也不能轻易遣散部队,而要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场恶战。但超乎他意料的是,安提克的二度光临速度极快。
仅到当年冬天,最强
继业者就突然催促他的士兵上阵,在违反战争使节的月份出征。由于古人往往习惯在缺乏补给的阶段进行休整,所以冬季一贯被大部分将领视为非交战月份。唯有机动性强且后勤能力出色的游牧势力,才会在天寒地冻中策动攻势。考虑到安提克的士兵大都有省区口粮和优厚军饷,自然就不需要像普通农兵那样对气候低头。作为对手的攸美尼斯也不可能料到如此出招,继续让士兵分散在几个城市内过冬。
欧迈尼斯军中的马其顿人自视甚高难以统御,为求自身生活舒适方便,使各营帐间非常分散,毫无防御能力。
不过,仅仅挑选淡季还不足以完全掩人耳目。安提克也修改了前次东进的路线,不再从
两河下游迂回到
苏萨地区,转而率领前锋士兵只带十日军粮,冒险通过沙漠和险峻的
扎格罗斯山脉。最后期望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分散驻扎的攸美尼斯阵营都逐个击破。
然而,因前锋士兵在荒无人烟的区域内生火,让这次突袭的踪迹为当地山民所获悉。他们立刻将这则重要情报出卖给攸美尼斯,也让后者再次施展自己的谋略技巧。
由于集中分散的兵力需要数日时间,攸美尼斯便派人到伽比埃奈附近的山头建立营地。当安提克行军至此,就会被夜间大量点燃的篝火所迷惑,以为对方早有防备。于是就将原计划的突袭修改为正面对决,并在临时营地内花几天时间等待全部后续人马赶上来。得逞的对手也没有错失良机,将包括银盾军团在内的全部野力量都召唤过来,甚至在总兵力方面反超了入侵者。
战役
公元前315年初春,攸美尼斯将手中的42000多名士兵集中完毕。由于始终高举帝国中央旗帜,这位前王室秘书始终能笼络到东方的大部分行省总督。那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辖区较小且麾下的马其顿-
希腊士兵较少。因此就需要强势的帝国宫廷保护,维持必要的资金和兵源补给。也是他们在凑出近20000人的马其顿方阵步兵外,还各显神通地派来许多
亚洲辅助部队和战象,给攸美尼斯的排兵布阵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后者的武力中枢,终究是老而弥坚的的
银盾兵,以及由前代君王留下的数千近卫步兵。
安提克则由于前一年的损失,只能动用约30000多人的部队。除了必不可少的长枪方阵和贵族重骑兵,也不得不增加亚洲籍士兵数量。但经过精简的队列,反而比堆砌各类参差不齐的大杂烩更为高效。阵中依然保留的65头战象,也将被作为特殊部队加以运用。
在具体的排兵布阵方面,安提克始终坚持传统的马其顿右翼斜击战术。他与儿子
德米特里乌斯一起,执掌7000骑兵(包括大量
色雷斯重装骑兵)中的大部分中队,并同轻步兵和战象一起部署在最右侧位置。
德米特里统率右翼的
伙友骑兵。随后才是8000名堪称中流砥柱的
马其顿方阵。至于左翼则还是交给希腊雇佣兵负责,除部分轻重步兵分队,就是来自南
意大利城市
塔林敦的标枪轻骑兵。显然,他吸取了前次分兵两头的教训,准备将更多力量用于集中突破。
攸美尼斯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侧重右翼,而是将重骑兵、轻步兵和大部分战象都放置在左翼。步兵中最善战的近卫军与银盾长者,也都部署在阵线左翼,完全是在针对安提克的王牌力量。
攸美尼斯期望能抵挡安提柯的突击,再利用中间的精锐
银盾兵击败安提柯的步兵方阵,就像先前的帕莱塔西奈战役一样。当银盾指挥官
安提贞尼斯发现对面是同样来自马其顿的晚生后辈,便策马跑到阵前嘲讽:混蛋!你们竟敢同追随
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父辈们对抗?!
正当安提克麾下的新兵们陷入沉思,两军强侧的战象部队已开始了捉对厮杀,象牙对象牙,双方轻装步兵则企图割断敌战象的腿筋。战场在平坦的沙地上,安提柯利用战场的特性,命令他的
米底骑兵扬起沙土,形成大批沙雾挡住视线,以对敌方的营地展开奇袭。这支分队由从左翼抽调的部分塔林敦轻骑兵和加盟的
米底重骑兵组成,直接利用尘土的掩护绕过攸美尼斯阵营侧翼。在发现那里缺乏必要的防御兵力后,便将大批财物和士兵家属都控制起来。整个过程由于非常迅速,几乎不为前方的主战部队所察觉。
接着,安提克亲自率领大量重骑兵进行二次迂回。同样依靠尘埃掩护,避开了还在正面厮杀的战象与附庸轻骑兵,侧击攸美尼斯本人所在位置。后者的骑兵数量本来就少,还是由许多省份的援军拼凑而成,很快就在重压之下溃散。欧迈尼斯左翼的骑兵指挥官
波斯总督朴塞斯塔斯并没有坚守阵地,反而带着骑兵逃向附近的小河。
好在有忠心耿耿的亚洲贵族们护卫,才将安提克的兵锋暂时逼退。然而,对手只是稍作停顿,便再次以重兵将他们包围起来。攸美尼斯不仅性命堪忧,也和数万名奋斗在战场另一侧的步兵们失联。受此影响,在最前方位置激战的象队也在首领阵亡后撤退,将全军的左翼都让给了对手。
然而,两军步兵间的交战却完全呈现另外一幅模样。安提克麾下的新手普遍对眼前的银盾前辈们心生敬畏,在对方的强侧冲击下节节败退,使安提柯的步兵方阵遭到粉碎并付出约5,000名阵亡代价,而银盾兵几乎没啥损失。然而,攸美尼斯的整条步兵战线也只在局部获得进展,无法形成一锤定音的决定性战果。欧迈尼斯命令此前在安提柯军队下放弃阵地的朴塞斯塔斯和他的骑兵尽快回到战场上追击来扩大战果,或是夺回行囊,但
佩乌塞斯塔斯拒绝听从命令。眼看自己胜利无望,穷尽心思的前任秘书便只能在无奈中率亲兵突围。发现事情不妙的右翼附庸骑手,也就毫无压力地掉头奔逃。
在伽比埃奈战役的最后阶段,安提克派部将
培松率领骑兵分队,开始从后方夹击敌方步兵。一直据守左翼的雇佣轻骑兵也以相同方式行动,彻底扭转了本方步兵的不利局面。但他们还是无法直接击破精锐的长枪方阵,仅仅能做到让对方停下来组成防御队形。
在确信己方的骑兵和主帅都已走人后,这些来自东方各省的守备队也只能调头走向营地位置。虽然一路上不免遭受损失,却还是艰难地回到安全阵地。然而,一片狼藉的现场却在残酷说明,自己的家当和亲属都已被敌军控制。
战后
当天夜里,攸美尼斯动员部下在次日继续作战,不要向犯上作乱的军阀低头。但包括
银盾兵指挥官
透塔摩斯在内的主要人物,都开始与安提克秘密接触。双方很快达成协议,用主帅及其幕僚去换回自己失去的一切。于是,原本并未分出最终胜负的伽比埃奈战役,就因这些兵痞的临阵倒戈而瞬间结束。
在次日的审判中,深受传统马其顿贵族记恨的攸美尼斯,被大部分与会者投票判处死刑。被杀的还有战象指挥官印度总督欧德摩斯、
银盾兵指挥官
安提贞尼斯等人。至于麾下那批征战大半生的银盾老兵们,也因出卖行为失去了安提柯的信任,被流放到
阿拉霍西亚省的亚历山大城戍边。读者若不能理解这个复杂名称的含义,可以直接查找那里的现代称呼--
坎大哈。
至此,原本的
马其顿帝国中央派势力就被保守派彻底消灭。安提克不仅用胜利提升了个人威望,还顺带收编了大量东方驻军,并获得了几乎所有偏远省份的总督效忠。也是从这一刻起,他的身份就从挑战宫廷威权的传统贵族,直接升格为有望重建帝国中央的头号枭雄。对于他的主要支持者来说,这种趋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接受的。双方很快就将因为共同对手的死而变得矛盾尖锐,并将漫长的
继业者战争引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