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治
海防导弹技术专家,航空工程专家
何文治,海防导弹技术专家,航空工程专家。曾主持两大系列海防导弹的研制和生产,走出了自力更生,发展中国海防导弹的路子。他采用了“三坐标管理”的系统工程方法,成功地组织领导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歼击机、民用飞机、直升机及空—空导弹。
人物简介
何文治,高级工程师。陕西乾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昌洪都机械厂技术员、科长、设计所所长、副总工程师,第三机械工业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航空工业部副部长、部科技委员会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兼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人物生平
何文治,1931年2月1日生于陕西省乾县阳洪西村一个农民家庭。祖上几代均以种田为生,家中唯一的书是皇历。他家虽说是中农成分,但因祖父常生病,国民党苛捐杂税又多,生活异常困难,贫穷伴随他渡过了童年。何文治自幼聪颖、听话,虽不识字,但心算很好。6岁时他祖父和家里人商量说:咱家祖祖辈辈是睁眼瞎,不能让娃受这罪,就是再困难也要送娃上学堂。他成了何家惟一的读书人。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下,何文治下地干活,再苦再累也无怨言。他常说,他是和祖父、父亲从小在田里劳动长大的,童年的经历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对待任何事都像种田一样,默默耕耘,相信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事情就会成功。
1943年他考上了乾县中学,靠每个星期天从家里背到学校的一小布袋窝头和馒头就辣椒面、咸萝卜生活。他深知学习来之不易,因而异常勤奋,刻苦学习,每次考试总在前三名之列。他口才好,在学校与专区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常得第一名。他人小志气大,做事有主见,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3.1417,比π大。1944 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升旗后,校长动员为抗日将士募捐寒衣而成立歌咏队。谁也不愿意第一个报名。何文治走上升旗台,声音十分洪亮地说:“国难当头,我们不能多想自己,前方在流血,我们为前方将士募捐寒衣义不容辞。”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响应加入歌咏队。在街头、农村作宣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个月共募捐了两千多件棉衣鞋。这年冬天,日本侵略军的飞机频繁地在西安地区侦察轰炸,有一次3颗罪恶的炸弹扔进了一所小学,炸得小学生血肉横飞,白花花、血淋淋的棉衣挂在树上,惨不忍睹。他望着空中横行霸道的日本飞机,满腔仇恨,恨日本侵略军惨无人道,恨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这件事在他心灵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为以后立志学习航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初中毕业后,何文治考上了西安二中,他利用课余和假日在工厂打工以补贴生活费,也养成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品格。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西北工学院电机系学习,后转到航空系,国家院校调整后又转到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学习。
个人成就
扭转直升机研制的困难局面
1978年中国直升机研制面临直6停产,直7下马,已生产20年的直5没有后继机的局面。当年12月何文治调任直升机研究所所长。到任后,他从调研入手,组织制定了《我国直升机发展规划的建议》,为研究所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接着他主持了武装直升机的方案论证以及优化设计、抗坠毁技术及武器火控系统三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他还领导了直8的研制生产,组织成立了直8型号指挥部,使研究所、主机厂、配套厂在统一的目标下拧成一股绳,加快了研制的速度。在直9专利引进后,他又组织全所技术人员开展反设计工作,为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起到关键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扭转了直升机研制的困难局面,使我国直升机研制走上了一条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系列发展的轨道,何文治功不可没。
组织运10飞机试飞成功
1980年8月何文治被任命为航空工业部副部长。还未到北京报到,即从江西被派往上海组织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客机——运10的试飞。运10飞机,没有请外国专家,是完全独立自主研制的,该机的研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技术上不可避免的受到某些局限,加上我国没有设计大型客机的经验,研制中又突破了我国长期沿用的苏联设计规范,参照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设计。运10机体国产化率达100%,航电和机械系统国产化率达96%,因此,运10试飞是件风险较大的任务。何文治没有参加运10的设计、制造过程,心中没有底。担任运10试飞组长不仅责任大、风险更大,但他还是服从决定去了上海。在上海市的支持下,他详细了解研制情况,听取研究所及工厂的汇报。然后对一个一个技术问题进行了严格的审核、检查、计算,夜以继日地连续紧张工作了二十多天。他经过认真审定后向部党组发出:“运10飞机试飞工作一切准备就绪,请批准试飞,保证万无一失”的电报。这一电报表示何文治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是一位知难而上、敢于负责的科技领导干部。运10飞机按计划于1980年9月26日顺利首飞上天,后来还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七次飞抵拉萨,到1985年为止,共飞了130个起落,170个小时,没有发生过故障。运10飞机虽未能取得适航证,但给设计人员壮了胆,为日后自行设计客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贡献
寻找歼7飞机坠毁原因
1981年底,歼7飞机在桂林地区发生了一起一等事故,飞机坠毁,飞行员遇难牺牲。根据事故现场收集到
的飞机残骸分析,大多数人认为是座舱盖爆裂,致使飞机失控、导致事故发生。中央领导指示:“人命关天,一定要查清原因,如果是生产质量问题,当事人要受到法律制裁”。为了落实首长指示,查清事故原因,何文治亲自去工厂看座舱盖生产情况,并决定千方百计寻找那架坠毁飞机的座舱盖。但是,它已失散在大小凉山里,要在这绵延数百里的山区找到几块破碎的座舱盖如同大海捞针,后来他和大家商议了一个办法,找省公安厅和电影放映公司在山里到处放电影。山区少数民族住得十分分散,文化生活特贫乏,都爱看电影。在放映前把座舱盖的样品给他们看,动员大家去找,找到一块奖励200元,结果收效很大,最后还差飞行员头顶上的那最关键的一块。放映公司又去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去演电影,宣布找到后奖励500元。有一位少数民族妇女看了样品后马上跑回家从屋顶上拿出来了。回到北京后把所有碎片拼在一起成为座舱盖原来的形状,请各方面专家一道分析事故原因。按照座舱盖内壁被飞行员头盔撞划的一道道痕迹,找出第一条、第二条……,以及每一条的起点、终点。最后得出大家认同的结论:飞机在设计的最大速度上飞行时间过长,飞行速度不断加大,使飞机的实际速度远远大于飞机的最大设计速度,造成飞机失控、飞行员也无法控制自己、头盔不断顶撞座舱盖,最终使座舱盖破裂。做出了正确的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隐患,保证飞行员的安全。充分体现了他对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解决MD-82取证的难题
1985年4月,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签订了在上海合作生产25架MD-82飞机的合同。上海飞机制造厂MD-82 生产线将作为麦道公司MD-82飞机生产线的延伸。但上海生产MD-82须经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审查合格,发给生产许可证,取证成为这个项目的关键。美国FAA三次赴上航公司认证均未通过。为了尽快取得生产许可证,何文治亲自去了上海,组织落实取证工作。他深入到每个车间,每个角落,了解查看情况,从计量室的温度,水的净化到质控系统,结合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100多条,并一一落实,终于顺利通过FAA的审查,取得生产许可证。在此基础上上航公司与麦道公司又合作生产了MD-83飞机返销美国,飞机质量在美国引起了轰动。美国联邦航空局指出532项检查项目,上海一次检查合格率为95%,麦道只有51%,MD -82生产使上航公司基本形成了符合FAA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工作履历
1952-1978年 在南昌飞机制造厂,历任技术员,技术室主任,技术监督科副科长、科长,工程师,主任设计师,导弹分厂主任,厂副总工程师,导弹设计所所长。
1978-1980年 任直升机研究所所长。
1980-1988年 任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科技委主任。
1988-1992年 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个人著作
1989年何文治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深感社会上道德滑坡现象比较严重,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高尚的道德具有“乐民安邦”的作用。他提到,李政道博士曾在一个会上说,美国最近在中学里举行了一次智力测验,选拔全美最优秀的中学生100名,结果华人占19名,而华人在美国只占千分之三。华人有这样的成绩,除了勤奋好学之外,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也是重要的因素。他说,道德规范是人的第一行为规范,比政策和法律更具有群众性,一些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法律——社会道德,被群众广泛地遵循着,这种习惯势力增强人们的凝聚力,使社会获得稳定的发展。他想组织力量编写一套适合群众和社会道德建设需要的书——《道德建设》,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道德风尚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他把这个计划与党校同学们讨论研究,又向中央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作了汇报,得到支持。1991年由他主编出版了古今中外有关道德的论述,中国5000年历史上2000多位名人的道德风范跃然纸上。该书的出版十分适时,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支持。江总书记在来信中说:“你们致力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完全赞成。预祝你们成功”。人民日报记者周庆撰文“乐民安邦赖其力”——《道德建设》的启示,赞扬《道德建设》的出版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主要论著
1 何文治,李章由主编.航空机载设备系统管理.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9
2 何文治主编.海鹰1号系列与051舰上导弹武器系统文集.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0
3 何文治.纵论系统工程.让系统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航空科研系统工程的矩阵管理与起用人才.顺着规律奋进.编入《系统工程研讨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4 何文治主编.中国航空工业技术政策.航空航天工业部出版,1991
5 孙维本,何文治,张明远主编.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宝库.改革出版社,1991
6 何文治主编.道德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7 何文治主编.世界名人论科学技术.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所获荣誉
何文治曾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质量协会副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问教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山东、陕西省政府经济顾问,全国扶贫基金会、老区建设委员会顾问等职。何文治1988年获献身航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三十年荣誉奖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李鹏总理签发奖状嘉奖他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9 19:0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