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宽,男,汉族,1942年出生,四川洪雅人,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
人物经历
195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63年留校任教。1978年考上
南京大学研究生。1980-1981以交换学者身份游学美国。
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语言文化翻译研究所所长,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
获奖记录
政府奖两种:《思维的训练》1988年获重庆市第二届社科优秀奖;《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1996年获深圳市第二届社科论文一等奖。
主要贡献
文化研究
1、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2、比较文化之我见,《读书》,1983年第8期。
3、文化的层次分析和系统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4、文化的层次分析和系统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5、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崇“二”的心理定势,《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6、呼唤比较文化的新局面,《外国语》,1991年第4期。
7、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
深圳大学学报》,1994年第期,《
新华文摘》1994年第8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4年第5期转载。
8、试论中国人的隐私、《深圳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9、水向高处流,《今日东方》创刊号,1996。
10、中国历史文化,载《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出版社,1997。
11、Chinese Privacy,载《跨文化交际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12、《跨文化交际研究》序,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3、《比较文化的新局面》,
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9年第3期转载。
14、《麦克卢汉的遗产——超越现代思维定势的后现代思维》,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2000年第二期转载。
15、《和而不同息纷争——全球化与进程中的文化调适》,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6、《比较文化研究的新局面——评国内首批跨文化交际学专著》,载《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7、《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8、《麦克卢汉在中国》,
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9、《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外语教学
1、《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外国语文教学》,1986年第1期。
2、《Nonverbal Communication》,载《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外语专业要加强文化课建设》,《四川外语学院报》,1991年第4期。
4、《出路何在——论本科英语专业的文化倾向》,《深圳大学报》,1995年第2期。
5、《英语语音可的是是非非》,《深圳大学学报》增刊,1996年第三期。
6、《实用英语指南》序,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教材
1、电视教学片《
实用英语语音》,四川电大录制,1993年秋,全国电大通用教材。
译著
翻译方向: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
1、《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
2、《
麦克卢汉精粹》,马歇尔·麦克鲁汉著,艾里克·麦克卢汉和弗兰克·秦格龙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3、《人的延伸--媒介通论》,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1月。
4、《超越文化》,E.T.霍尔著(笔名韩海深),重庆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5、《文艺复兴盛期》,审校(笔名洪洞人),重庆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
6、《文化树--世界文化史》,R.林顿著,重庆出版社,1989年1月。
7、《思维的训练》,德波诺著,北京三联,1987年11月。
8.、《裸猿》,D.莫利斯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1月。
9、《林肯夫妇》,I.斯通著(合译),重庆出版社,1986年。
10、《希腊小奴隶》,L. 卡罗尔著,重庆出版社,1983年。
11、《
重新思考文化政策》,吉姆·麦圭根,2010年。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