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韫珠
中国护理专家
佘韫珠,护理专家。从事护理工作60多年,始终以身作则,大胆创新,改进多种操作规程。研究过医院建筑和设备问题,还在病房内开展宣传教育。一生坎坷,但毫不气馁,在任何岗位上均忘我地工作。
人物简历
1925年 毕业于天津市中西女子中学高中。
1925~1926年 肄业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护预科。
1927~1929年 于北平燕京大学护预科学习并毕业。
1929~1931年 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学习并毕业,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
1931~1935年 任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妇产科门诊护士长。
1931~1932年 兼任天津公立医院护士长和教师。
1935~1936年 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护理系及纽约市纽约医院妇产科进修。
1936~1941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教师兼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督导员。
1942~1945年 任天津天和医院护士兼天和护士学校校长。
1945~1949年 任天津市立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兼天津市护士学校校长。
1949~1958年 任天津市中纺医院(今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
1950年 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第二大队,任护理部主任。
1951~1957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
1951~1952年 兼任保定市河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
1958~1962年 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五官科科护士长。
1962~1969年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护士。
1969~1972年 任广西灵川县医院供应室护士。
1972~1978年 任广西南宁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政处干部。
1978~1983年 任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
1980~1982年 任天津市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
1978~1987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副理事长。
1984年 任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顾问、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天津市卫生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佘韫珠,祖籍江苏南京。其父佘桂笙是商人。佘韫珠共有兄弟姊妹5人,她排行第三。1925年她从天津中西女子中学高中毕业。毕业后父母要为她操办婚姻大事,她进行绝食斗争,获得胜利,父母同意她继续求学。
就在这时,有两位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的毕业生到中西女子中学作选择护理专业的体会报告,佘韫珠听了很受感动,不顾当时社会上对护理人员的种种偏见,毅然选择了护理专业。1925年8月~1926年7月她肄业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27年8月~1929年1月于北平燕京大学护预科学习并毕业,1929年1月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她一直刻苦学习,不甘人后。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及护士学校的教育制度很严格,采用淘汰制,当初与佘韫珠同年进校的同班同学有12人,到毕业时只剩下7人。1931年她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同时获得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
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毕业后,佘韫珠被借调到天津公立医院任护士长和教师一年。为了教学,她利用业余时间翻译英文教材给学生们讲课。学员们经过补课,参加中华护士学会统考,全部及格。因为工作出色,该院院长丁懋英对她极为赞赏,执意挽留。但她还想继续深造,便婉言谢绝,回到北京协和医院。
1935年,为了学习美国护理学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管理,她被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医院妇产科进修一年。1936年回国后,佘韫珠决心把学得的知识和技术用于实际工作。1936年8月~1941年11月她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任教师兼任医院妇产科督导员。她进行了技术革新,研制成产妇冲洗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她每周安排学生给产妇表演一次婴儿沐浴,做示范操作;在产科病房展出适用的婴儿衣物;组织宣教,增加产妇的育婴知识。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20 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医院被迫关闭。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保健科工作的苏启祯医师和同事在北平市合办“启光诊所”。佘韫珠也在诊所协助工作。经过短时期的交往,共同的事业和理想把她和苏启祯医师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于1942年结为伉俪。
佘韫珠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毕业后不久,她父亲的商号破产,3年后父亲因病逝世,家庭生活的负担落到了她的身上。她和苏启祯医师婚后无子女,他们一向热心助人,省吃俭用,把节余的钱财资助亲朋中肯上进的孩子上学。几十年来经他们资助的有20余人,经他们资助的晚辈后来都学有所长,其中有工程师、教授、医生、护士、会计师等,均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942年5月,佘韫珠来到天津天和医院任护士,负责后勤工作兼任天和护士学校校长之职。抗战胜利后,1945 年11月,她被借调到天津市立第一医院任护理部主任及卫生局专员。在这期间,她曾整顿过几个护理实习医院,重新成立护士学校。当时各医院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缺乏医疗护理设备,缺乏护理人员,医疗护理质量低。她以专员身份,要求有关医院建立规章制度,设法增添设备,设法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和护士以充实医院的技术力量。在各医院院长及护理部主任的支持和努力下,医院的管理工作得到逐步改善。1949年6月,她任天津市中纺医院(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1950年,她曾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担任第二大队护理部主任,在工作中她就地办起护理人员培训班。1950年代之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她多次蒙受不白之冤。1950年被撤销护士学校校长职务;“三反”“五反”运动中被打为“老虎”;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降职降薪调任五官科护士长。1962年~1969年10月,她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基建和内部设备工作三处、脑系科病房、供应室等处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她又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以上这些迫害使她在精神上、生活上和经济上都受到了不小的摧残和损失。1969年11月,她虽已年过花甲,又被下放到广西灵川县县医院任供应室和病房护士,1972年8月~1978年4月,调到南宁任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政处干部,在广西工作近9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的问题得到彻底平反。1978年5月~1983 年12月她重新担任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1980年4月~1982年12月任副院长。1984年77 岁时退休,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终身制顾问、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天津市卫生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
1951~1957年她曾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1978~1987 年任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副理事长。
1981年两位美国医学社会学专家来津访问,她受命负责组织接待。经过3周的工作接触,她的思想作风给美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回国后不久,就寄来了几本Science 82(《科学82》)杂志,其中有一篇介绍了以佘韫珠为代表的中国护士的事迹,文章最后说:“在我们国家妇女任院长职位是很少的,尤其是护士。中国女护士、女医师却可担任院长职位。”
佘韫珠于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0年被评为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她是天津市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2004年2月,她不慎摔倒,右股骨颈骨折。3月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功地为她进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物贡献
健全护理规章制度
佘韫珠刚调回天津后,住房问题尚未解决,住在天津市第四招待所,吃饭地点不固定,一间10平方米的客房,只能容纳两张单人床和一个小书桌,她一住就是两年。当时医院领导让她半日工作,但她却说:“我虽已72岁,但要象27岁那样去干。”就这样,在拨乱反正,整顿医院的过程中,她每天从早上6点钟就到医院,下病房、去门诊,找护士长谈工作,和护士们谈心,还到各部门去征求意见。为了整顿提高护理质量,医院连续召开了3次护理大会,会上她列举了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劳动纪律松弛、管理混乱)及其危害性。她谈到由于很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探视制度、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被废除了,住院患者得不到安静的休养环境和可靠的医疗保证,医疗质量也受到影响。她除了宣传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还与护理部主任们一起调整了护理队伍的各级领导班子,设立了夜班护士长和主班护士,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总务护士工作职责,落实各级护理岗位责任制,并完善了管理制度,如:三查八对、差错登记、消毒隔离制度等,她还积极支持护理部主任们认真整理了28页的护理技术基本操作规程,开展各级护理人员技术练兵等活动。因此,在全市各医院护理操作比赛中,该院护理人员获得了三项第一,一项第二的优异成绩。1980年该院护理部被评为天津市先进集体。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院食堂不允许医务人员穿工作服进食堂,但多年来这点却难于实施。为了使这一制度得以执行,佘韫珠亲自在食堂门口站立了十多天,说服医务人员遵守规定,不管是谁,穿工作服一律不准入内。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血库是医院的要害部门。一次她发现医院血库负责采血的医务人员没有穿无菌工作服,就直率地提出批评。当她了解到医院去农村采血时没有专门采血室,就建议医院血库对采血场地进行一次细菌培养,测试结果表明,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菌落数都大大超过了正常标准。在她的建议下,医院在农村租了一间房,建成无菌采血室,添置必要的设备和器械,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消除了污染的隐患。
刻苦钻研 提高服务质量
佘韫珠肯于钻研,富于创新,经常用业余时间,阅读护理资料,了解国内外护理动态并从事翻译工作。她认为做好护理工作不但要有献身精神,还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要把科学原理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她与护士学校教师合作编译了《人体力学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一书,该书1980年由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出版了一万册,供全国护理工作者参考。该书针对护士的日常劳动,提供某些示范动作,主要介绍人体操作姿势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认为如果习惯地形成了不良操作姿势,在工作中就容易感到紧张和疲劳,精神不振,工作效率就受影响;反之,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操作姿势,这既能节省时间与体力,又能坚持较长时间的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寻找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如何达到省时省力,又提高工作效率的答案,她去急诊室进行调查研究,把按旧护理操作规程操作时的动作次数、走路的时间和距离、每次动作的时间及抢救物品所放的位置等,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并参照有关资料,反复研究分析数据,重新制定操作规程,利用运筹法绘出图表。实验证明新操作方法能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如过去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操作时间为4分20秒,而新方法操作时间为2分钟,缩短了2分20秒。她通过实验总结,撰写了题为“运用作业管理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论文。该论文于1980年在全国第一届医院管理学术会上宣读,并在《中华护理杂志》1981年第2期上发表。
另外,她亲自参加导演由天津市护士学校编摄的《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教学彩色影片,该片先后在全国护理教育学术会议和全国中等医学教育会议上放映,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并为全国各地提供拷贝100多套。该影片的内容为护理工作的基本功,对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起到直观示范作用,受到护士学校的欢迎。
她在广西灵川县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工作期间,协助供应室改进和设计了冲洗针头、冲洗针管、卷棉球的设备,这不仅节省了人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佘韫珠对医院的建筑和设备也有独到的见解,早在1950年代,她就先后参加了天津市中纺医院及保定、石家庄等6个卫生单位的建筑设计及室内装修工作,并将经验总结,著文刊登在《建筑杂志》上。当时全国城乡新建扩建的医院日益增多,而关于医院建筑设计特点,如何改进医院设备,缩短建院前期工程时间,如何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建院质量等方面的参考资料很少。1984年,在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她与其他有关同志共同编写了《医院建筑与设备图集》。1985年该书在天津市医学会礼堂召开的医院内部设备展览会上展出。
佘韫珠于1984年77岁时退出一线领导岗位,但她心系护理事业,仍不断地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关心护理科研
主要作品
1 佘韫珠.介绍供应室的敷料桌.护理杂志,1955,(3):123.
2 佘韫珠.便盆中的构造和使用说明.护理杂志,1955,(5):237~239.
3 佘韫珠,等.人体力学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天津: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1980.
4 佘韫珠.运用作业管理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杂志,1981,(2).
5 佘韫珠(导演).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教学彩色影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4 21:0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