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钧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名余大君,曾用笔名孔大钧。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副教授。1936年4月7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宁波市,汉族。1958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分配在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中学任教。
简介
余大钧 (1936-2006)
在其父余元盦(an)影响和指导下,对蒙古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1953年起,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大学各门历史课程及有关蒙古史的专业知识。同时协助父亲翻译俄文历史资料、论著,如:《布里亚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民族出版社,1955年)以及《普兰·迦儿宾行记》、《史集》、《金帐汗国兴衰史》。1963年2月调到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今蒙古史研究所)从事蒙古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助教、讲师,1981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4月调到北京大学历史系,1989年晋升为教授。侧重蒙元史、北方民族史、中亚史研究。
论著
◎论文:
关于蒙古兀鲁兀惕部落的起源,《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3、4期
论耶律楚材,《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呼和浩特,1979
论耶律楚材对中原文化恢复、发展的贡献,《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第3、4期
志费尼和他的历史著作《世界征服者史》,《内蒙古大学学报》1980年第2、3期
最早来到蒙古高原的罗马教皇使节普兰·迦儿宾和他所写的《蒙古史》,《内蒙古大学学报
1981年第1期
论阻卜与鞑靼之异同,《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
关于“阻卜”的语源、对音与语义,《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蒙古秘史》成书年代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英译文载《华裔学志》第37
卷(1987)
蒙古朵儿边氏孛罗事辑,《元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2)
从王国维的蒙古史研究论王国维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内蒙古大学纪念校庆二十五周年学术论文集》,1982年10月
论王国维对蒙古史的研究,《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拉施特丁和他主编的历史巨著《史集》,《民族研究》1983年第6期
十三世纪的两部古蒙古行纪,《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
清代学者张穆及其对我国西北史地学的贡献,《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阻卜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丛刊·蒙古史论文选集》第1辑,呼和浩特,1983~84
蒙古西征始末,《文史知识》1985年第3期
公元91年后长期居留新疆一带的北匈奴,《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1辑
论屠寄的《蒙兀儿史记》,《元史论丛》第三辑(中华书局,1986)
西欧各国蒙古史研究史略,《民族研究动态》1986年第2期
俄苏与东欧各国蒙古史研究史略,《民族研究动态》1986年第3期
日本蒙古史研究史略,《民族研究动态》1987年第3期
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过程及纪年新探,《辽金史论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元史·太祖纪》所记蒙金战事笺证稿,《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评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第3期
9世纪末至12世纪初鞑靼与契丹的关系,《中国民族关系史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论柯劭忞《新元史》,仓修良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元代中国,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之光》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关于元代四等人制下的科举取士,《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著作与教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译著和主要译文:
(波斯)拉施特《史集》(三卷,共四册,前二卷与周建奇合译),商务印书馆,1986
(苏)雅库博夫斯基等《金帐汗国兴衰史》,商务印书馆,1985
(苏)马夫罗金《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商务印书馆,1994
(苏)马夫罗金《彼得大帝传》,商务印书馆,2000
《蒙古秘史(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普兰·迦儿宾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与蔡志纯合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出版图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7 18:36
目录
概述
简介
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