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敦昌(1920年8月—2004年8月),广东省
大埔县大麻镇大留管理区人。其父余术先,是二十年代闽、粤有名的“中军班”班主,广东
汉乐乐师。其自幼从父学艺,十四、五岁便通晓广东
汉乐的“吹、拉、弹、唱、打”,并学会了头弦、提胡、
古筝、竹笛、洋琴、三弦、
琵琶等乐器。
余敦昌对
唢呐进行了专注的学习。其
唢呐除能演奏汉
乐和为汉曲伴奏外;又能仿吹不少汉剧各行当人物的唱腔;还能模仿鸡鸣马叫、男女哭笑、姑嫂对话等生活中的音响。余敦昌改革
唢呐的寸金和唢咀,并融合“大陆派”、“大河派”及借鉴、吸收闽西
上杭、连城等地吹奏唢呐的“连环换气法”,形成“中军班”音乐“
余派”
艺术体系。
余敦昌多次应中国唱片社、省、市音像出版社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汉乐》编辑部邀请,录制了大量广东汉乐唱片。其事迹被编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省高级专家辞典》。大埔
文联、
汉乐研究会曾举办“余敦昌先生从事广东汉乐活动五十周年”庆贺会。其古稀之年,仍致力于编写《汉乐研究》学术论文。
★ 1982年参与对
丝弦音
乐和“中军班”音乐的挖掘、整理及编辑录制《广东汉乐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