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红豆杉(学名:Taxus floridana Nutt. ex Chapm.)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常绿小灌木或乔木。树皮呈紫褐色,呈片状脱落。叶子针状,扁平,线形,有点镰刀形,2-2.5厘米长。树枝排列不规则,长枝的方向通常与树干几乎成直角。球果仅在少数叶腋单独出现,生于杯状肉质的假种皮中,肉质假种皮厚10毫米左右。
佛罗里达红豆杉是一种天然的常绿
小灌木或
乔木。成熟时的最大高度通常为8米(最高可达9米),
树径可达16.5厘米。
树皮呈紫褐色,呈片状脱落。叶子针状,扁平,线形,有点镰刀形,2-2.5厘米长。树枝排列不规则,长枝的方向通常与树干几乎成直角。球果仅在少数叶腋单独出现,生于杯状肉质的假种皮中,肉质
假种皮厚10毫米左右。
佛罗里达红豆杉通常生长于海拔15至30米的阔叶林中或潮湿、阴凉的山谷中,偶尔也生长在阿帕拉契科拉河(Apalachicola)沿岸的断崖。喜呈微酸性或中性砂质壤土,但在酸性泥炭沼泽(pH范围4.2-4.5)也能生长。耐荫。仅分布于美国
佛罗里达州北部Liberty县和Gadsden县,其分布面积估计为24平方公里。
佛罗里达红豆杉是雌雄异株的,通过种子繁殖,种子通常需要两个生长季节才能发芽。佛罗里达红豆杉种子需要经过鸟类的消化道才可能发芽。此外,佛罗里达红豆杉的幼苗通常生长在雌树下。
佛罗里达红豆杉的短叶紫杉细胞系可以利用
乙酸盐合成
紫杉醇。紫杉醇能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抗癌作用,并已用于临床。
几乎所有的佛罗里达红豆杉群都是由成熟的个体组成。虽然他们有种子产生,但在过去二十年中几乎没有新的佛罗里达红豆杉长成(2010年)。在过去的27年里,对佛罗里达红豆杉四个亚群体的研究表明,佛罗里达红豆杉的成熟个体死亡率高于他们的出生率(Redmond和Winn,2010年)。佛罗里达红豆杉个体只能通过种子发芽才能存活,幼苗密度可能在每公顷几百到几千之间。
19世纪人们对沼泽森林的砍伐以及20世纪初人们对坡林的选择性采伐是导致佛罗里达红豆杉分布范围缩小和栖息地破碎化的主要原因(Reinsmith and Foreman 1934年,Kwit 1998年)。佛罗里达红豆杉面临的最直接的威胁是缺乏更新。刚发芽的幼苗容易被鹿啃食和摩擦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它会导致幼苗的死亡。由于禁止在保护区内狩猎,在狩猎季节(冬季),佛罗里达红豆杉分布区域内的鹿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佛罗里达红豆杉的生存压力。
佛罗里达州的佛罗里达红豆杉几个分布区被设为保护区,如自然保护协会的阿帕拉契科拉断崖和峡谷保护区(the Nature Conservancy's Apalachicola Bluffs and Ravines Preserve)以及托雷亚州立公园(the Torreya State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