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文陀竭王经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经文
《佛说文陀竭王经》,由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收录于乾隆大藏经小乘阿含部 54册之第600部。
前言
佛教的经典被称为“藏”,“藏”在梵文里指盛东西的匣子,佛教用它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有如我们今天说的“全书”。全部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称为三藏。经是佛阐发的教义,律是僧侣的戒规,论是阐发经和律的著作。三藏均通晓的高僧被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合编在一起称大藏经。我国历史上曾有汉、藏、傣、西夏回纥、满等各族文字翻译的大藏经,现存较完整的大藏经包括巴利文、汉文和藏文。
正文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阿难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多。阿难日中后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白佛言。我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多。佛言。审如阿难言。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多。所以者何。昔者有王名号文陀竭。生从母顶出。是故字为文陀竭。后作遮迦越王。东西南北皆属之。有七宝。一者金轮。二者白象。三者绀色马。四者明月珠。五者玉女妇。六者圣辅臣。七者导道主兵臣。作遮迦越王有七宝如是。王仁贤修正法不烦扰万民。有千子皆端正高才健猛力壮。四天下皆降属之。作王数千岁。意中自念。我有四天下人民炽盛。谷米平贱人民多富。王复自念言。我有千子皆端正无比高才健猛力壮。令天为我雨钱金银七日七夜快耶。天闻其语随其所愿。即为雨钱金银七日七夜。王见天雨钱金银七日七夜。大欢喜即共相娱乐数千岁。王自念言。四天下皆属我。我有千子七宝皆在我前。所欲得者皆已得之。天复不夺我所愿。为我雨钱金银七日七夜。文陀竭王。闻南方有阎浮提国大乐人民炽盛。王意欲往。适生意便举七宝四种兵俱飞到。阎浮提国二十八万里。其国见王即降伏属之。王宿命作善故至使得是福。在俱耶尼国数千岁。王复生意。我有大国在西方。名俱耶尼。纵广三十二万里。我有七宝。天为我雨钱金银七日七夜。我有千子皆端正无比高才健猛力壮。我有南方阎浮提国二十八万里。王闻东方有弗于逮国人民炽盛。谷米平贱其国大乐。王意欲往。适生意便举七宝四种兵俱飞行到。其国王及人民便降伏属之。王因以正法治国。如是数千岁。王复生意。我有阎浮提国二十八万里。我有俱耶尼国三十二万里。我有弗于逮国三十六万里。王闻北方有郁单曰天下大乐人民炽盛。王意欲往到其国。其国中无贫穷。无豪羸强弱。无有奴婢尊卑。皆同一等。令我人众官属共食之自然粳米。自然衣被服饰诸珍宝。王适生意。便举七宝四种兵俱飞行入郁单曰国界。遥见地正青如翠羽色。王问边臣言。汝曹宁见是地正青如翠羽色不。边臣对言。唯然见之。王言。是故郁单曰天下也。王适前行。复见地正白如雪。王复语边臣言。见是地正白不。边臣对言。唯然见之。王言。是故郁单曰地自然生成捣稻米。汝曹皆当共食之。适复前行遥见诸宝树百种衣树。金银璧环璎珞皆悬着树。王问边臣言。汝曹见是诸宝树不。边臣言。唯然见之。王言。是故百种衣树。金银璧环璎珞树也。汝曹往皆当共取着之。王便前到郁单曰国。人民皆悉降伏属之。王治郁单曰数千岁。复生意自念言。我有阎浮提地有拘耶尼地有弗于逮地有郁单曰四十万里。王意欲上须弥四宝山王。至忉利天王释所止处。王适生意。便举七宝百官俱飞到须弥山上。便前入天王释宫。释遥见文陀竭王来。便起迎之言。数闻功德。欲相见日久。仁者来大善便牵与共坐。以半之座与文陀竭王。适坐左右顾视天上有玉女侍使。皆以七宝金银琉璃水精珊瑚虎魄车磲。以为宫殿。见之心便念言。我有阎浮提俱耶尼弗于逮郁单曰。我舍中有雨钱金银七日七夜。文陀竭王自念言。使天王释死去。我欲代其处治天上。如治天下时快耶。王适生意。神便去即来还在天下。便被病困劣着床。王所从群臣官属。悉在王床边问王。得无有遗言。王曰。有敢问汝曹。王有何等遗言。汝曹语之言。王在时治四天下。天为雨钱金银七日七夜。王有千子七宝皆能飞行。王上忉利天上。天王释起迎劳赉问讯。以半之座坐之。尚复生意欲得天王释处。适生意便来下在地。即被病困劣自悔言。人至死无有厌足。知厌足者少耳。经说言不以天雨钱金银七日七夜故不饱也。其利少耳。其过大重。有智之人当思惟是事。复得天王释半尚复不足。人行求道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至得佛道乃厌足耳。佛告阿难。时文陀竭王者。是我身也。佛说如是。阿难欢喜为佛作礼。
乾隆大藏经收录
乾隆大藏经收录的佛说文陀竭王经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名《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经版79036块。该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分正续两部分,正藏485函,内容完全和《永乐北藏》相同;续藏239函,内容较《永乐北藏》有所增减。
佛说文陀竭王经收录于乾隆大藏经小乘阿含部 54册之第600部 佛说文陀竭王经,由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中华大藏经收录
中华大藏经收录的佛说文陀竭王经
中华大藏经 汉、藏、满与蒙古四种文字的大藏经。汉文绝大部分是东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期译出的。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经序、注疏、论文、工具书、史料编辑,有一些假托译出的佛经,正统佛教徒称为“伪经”。这些大量的中土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佛教传统的“三藏”(经、律、论)的内容,使大藏经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百科全书。
佛说文陀竭王经收录于中华大藏经34册之733卷 佛说文陀竭王经,由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译者介绍
昙无谶(意译法护),中天竺人。幼年丧父,从小跟母亲做织工过活,后拜达摩耶舍为师。十岁学念经,聪明特出,记忆力强,一天能背三百多颂。他本学小乘,后来遇到白头禅师,辩论了一百天,难不倒禅师。禅师便给他树皮的写本《涅盘经》,他读了以后,便专攻大乘。到二十岁时,已熟习大小乘经典六万多颂。他受到《涅盘经》的启发才改小归大,后来他弘扬佛教即以《涅盘经》为主。
后来,他因事触犯了国王,很害怕,就带了《大涅盘经》前分十二卷和《菩萨戒经》等,逃到龟兹。那里的人都学小乘,不信《涅盘》,他只好又去敦煌,停留了几年(这是依《涅盘经序》及《记》所说。《魏书》卷九十九说他曾到鄯善,因犯了错误逃去凉州,《祐录》和《高僧传》又说他从龟兹径到姑臧,都不可靠)。他在那里开始译经,现在《菩萨戒本》一卷就是当时的译品
大约在北凉玄始十年(421),河西王沮渠蒙逊占领了敦煌地方,迎接他到姑臧(这也是根据《涅盘经序》及《记》之说)。《文陀竭王经》就是在这之后译成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1 14:30
目录
概述
前言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