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条费树蛙
树蛙科费树蛙属两栖动物
侧条费树蛙(学名:Feihyla vittata)是树蛙科、费树蛙属的两栖动物。头长略大于头宽或几乎相等;吻较短,吻端略尖,吻棱钝圆;鼓膜轮廓清晰;舌大、呈梨形,后端缺刻深。前肢适中;指间基部略有蹼迹;掌部有小疣,掌突3个,略显或不显。后肢细长;外侧蹠间微具蹼;关节下瘤小,蹠部有小疣;内蹠突弱,略成椭圆形,无外蹠突;无跗褶。皮肤平滑,上眼睑及背部有细小的痣粒;颞褶略显而斜直。腹面咽喉部平滑,胸部无横肤褶,腹部及股下面满布扁平圆疣。生活时背面一般为灰黄色或浅黄色。腹面乳黄色或白色。
形态特征
体小窄长,雄蛙体长25毫米,雌蛙体长26毫米左右。头长略大于头宽或几乎相等;吻较短,其长略大于眼径;吻端略尖,吻棱钝圆;颊部几乎近垂直,略向外侧倾斜,颊面有浅凹陷;鼻孔略近吻端,在背面仅能看到鼻孔的边缘;眼间距几乎等于眼径,而大于鼻间距;上眼脸宽略超过眼径之半;眼球明显向外突出;鼓膜轮廓清晰,紧接于眼后,近圆形;无犁骨齿;舌大、呈梨形,后端缺刻深。
前肢适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均有吸盘及边缘沟,吸盘背面无“Y”形骨迹,第一指吸盘较小;指较宽扁,指长顺序3、4、2、1;第二指的基部低于第三指的基部,其间距大,显然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伸出;外侧第三、第四指的基部极为靠近,与内侧的第一、第二指形成相对的握物状;指间基部略有蹼迹,外侧2指缘膜较宽,第二指较窄,第一指几乎无缘膜;关节下瘤着,第四指中部关节下瘤有一浅纵凹痕,似成一对;掌部有小疣,掌突3个,略显或不显。后肢细长;前伸贴体时胫酣关节达眼,左右跟部重叠,胫长略小于体长之半而长于足;趾端与指端同而吸盘略小;第三、第五趾等长;趾间蹼较发达,约为半蹼,第二、第三趾外侧和第五趾内侧蹼均达趾吸盘基部,第四趾蹼达远端关节下瘤,并以缘膜达趾吸盘基部,蹼缘缺刻较深;外侧蹠间微具蹼;关节下瘤小,蹠部有小疣;内蹠突弱,略成椭圆形,无外蹠突;无跗褶。
皮肤平滑,上眼睑及背部有细小的痣粒;颞褶略显而斜直。腹面咽喉部平滑,胸部无横肤褶,腹部及股下面满布扁平圆疣。
生活时背面一般为灰黄色或浅黄色,满布均匀灰褐色星状小细点,四肢背面的较体背面的稀疏而略大;上眼睑部位色黑;体侧由眼后方至胯部各有一条浅黄纵纹,上面有极稀疏的小点;自吻端沿吻棱至浅黄线纹下方为深棕色纵纹;颌缘及体侧亮黄色。腹面乳黄色或白色。液浸标本背面为灰棕色,体侧纵纹呈白色,较为明显,整个体腹面白色。
雄蛙第一指上有白色婚垫;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外面皮肤较松弛近似外声囊,声囊孔长裂形,近下唇缘;有雄性线。
卵群外不呈泡沫状,卵团成卵圆形,浅绿色;大小为20毫米×14毫米左右;卵粒较小,卵径1.5毫米左右,连同卵外胶膜直径1.8毫米,全乳白色。液浸卵粒为白色。
据Pope(1931)曾描述在中国海南采到的蝌蚪,唇齿式为Ⅰ∶2+2/+1∶Ⅱ,少数为Ⅰ∶4+4/1+1∶Ⅱ;尾肌部位有深色纵纹,纵纹的上面边缘不齐整。
近种区别
侧条费树蛙外形与背条螳臂树蛙(Chiromantis doriae)相近。但背条螳臂树蛙有体侧及背部有5条深色纵纹;胸部有褶。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
生活习性
侧条费树蛙生活在海拔80-1500米处水塘附近的灌丛、芦苇、香蕉、芭蕉叶上或杂草上,也有在林边稻田边的灌木叶或杂草上。鸣声甚尖而高,发出“吱儿、吱儿”的叫声,但音节短促。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西藏(墨脱)、云南(景洪、河口)、福建(武夷山)、海南(琼中五指山、乐东尖峰岭、陵水吊罗山)、广西(凭祥、龙州、上思十万大山)。
繁殖方式
侧条费树蛙产卵季节颇长,在5-8月均可产卵。产卵在夜间进行,尤其是小雨或雨后的夜晚较多。卵产于水塘或稻田边的植物叶片上,呈卵圆形,内有卵63-235枚。变态期蝌蚪残留尾12毫米时,体长为12毫米左右。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无危(LC)。
参考资料
Feihyla vittata.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6: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