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恺
版画家
侯恺(1922—2015年2月14日)别名朱林,鲁耕。回族,山西左权人。擅长版画。1938年先后在太行新华日报、胜利报、中共太行区党委、129师及野战军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并在前方鲁艺任教务干部,1942年在晋绥边区文联、晋绥日报等处工作。参与创办大众美术社。1950年后任荣宝斋总经理、党委书记。多年从事美术出版、编辑领导工作。作品有年画《锄头与枪杆》等。
简介
荣宝斋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该店负责经理其事者王仁山先生看到许多商号纷纷走向公私合营的道理,于是便也四出奔走呼吁求救。虽然到处碰壁――因为许多单位皆不知他们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但事有凑巧,碰到了郑振铎先生。郑先生与荣宝斋素有旧交,当时又任国家文物局长,便协助他寻救于国家出版总署。可是就在这时候,该号因难以维持,已将大部人员遣散,店铺用房也打算抵押给师范大学充做宿舍。在和出版总署最后一天洽谈时,师大要求一定要在当天十二点以前签定,否则下午二时即和师范大学签约,店铺用房就卖给师大了:当然从此也就没有荣宝斋这一号了。在这关键时刻,出版总署负责同志毅然决定投资接办。这已经是一九五O年的五月份了。但在当时这一行业的公私合营荣宝斋还是最早的一家。
改革发展
齐白石老先生按照我们编辑设定的规格要求创作绘制了册页一部。这部册页印制出版后,效果颇佳。时隔不久,徐悲鸿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木版水印技法,譬如,它由初起仅能印制盈尺小幅、色彩浅淡的诗笺、信笺之类,也可以试验印制大张巨幅重彩作品。后来试印了齐白石新罗山人的一幅花鸟巨作。这幅古旧作品印制出样张以后,送给叶圣陶副署长审定。他看了以后十分惊讶,张挂在他的客厅壁上,来访的朋友还以为他在收藏古旧字画。当说明是印刷品时,他们十分感叹。很快叶老就在当时的《新观察》上发表了一篇介绍推荐文章,对荣宝斋来说当然是一种勉励,证明采用这种印刷方法,古代作品也是可以复制的。不过古代作品多为绢本,于是又鼓起勇气试印了一幅长卷,绢本,唐代周昉
快速发展原因
那么,荣宝斋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发展?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人才;二是原材料的供应。当时四出发现,招聘人才,前后招聘到具有相当绘画能力和有一定鉴定水平的二十多人,如当代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就是于一九五二年在西城区劳动局招聘来的。同时还经劳动局和教育局,陆续推荐介绍来初、高中学生,皆培训成勾、刻、印、裱的技术人才二百余人,共同肩负这一事业不断提高和发展的重任;再一点就是原材料的充分供应,诸如宣纸、绢帛、锦缎、各种颜料、印泥等,这些原材料都是特制的。为此于五十年代初,即请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轻工局扶持恢复宣纸生产。国家拨给专门培植高秆稻的土地,发动群众大力培杆檀树,修缮扩建厂房等等。请求轻工业部派遣专家多次长期驻厂研究改进宣纸生产;全国总工会有一名经溥心畲、张大千培养起来的织造仿宋、元画绢的专家,调来荣宝斋专门织绢;组织苏州宋锦厂专门供应装帧所用的宋锦及各种装潢锦缎,请沈从文先生提供样品图案;组织苏州姜思序堂专门研究制造各种绘画颜料等等。这些原材料除供应复制印刷使用外,并充分供应各地书画家们使用。
提到社会上的书画家们,欲把他们团结在荣宝斋的周围,这又是一项重要的业务。首先要为他们提供上好的书画用品。故经常组织书画家们与制做书画用品的厂家见面座谈,当面提出要求和意见,随时测试他们的产品,力争满足书画家创作所需的用品要求。这么做的目的在于调动书画家们的积极因素、繁荣创作,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发展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此,一般两三个月即邀请在京书画家们座谈交流;如遇外埠进京参加会议的书画家们即邀集大型的交流座谈,此外还经常向收藏家借阅他们的藏品,和荣宝斋自藏的古代名家作品一道举办观摩展览,以供研究、借鉴、参考。如黄胄就承认自己受益匪浅。再则组织笔会,亦即以文会友。在笔会中经常同时邀请一部分酷爱书画艺术的老首长参观,使他们有机会在荣宝斋和书画家们相遇,促膝谈心。经常被邀请的书画家很多,如李苦禅王雪涛胡佩衡及外埠的金陵、岭南、海派、浙派
政府支持
为发展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很多中央领导同志给予荣宝斋极大的关怀和支持,如薄一波指示有关部门为荣宝斋储备宣纸五百吨并拨了专款,使其存放五年以上,经多年氧化以后,画家使用就更得心应手。
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贞三位创作绘制了花卉一百幅,全用木版水印复制出版,该画集出版面世后,的确是书画并茂,颇得海内外人士好评。又如陈毅同志,除经常为我们题字外,还为我们的出版物撰写序言等;再如何香凝、廖公为我们选题,帮助我们鉴定书画等等。总之为发展这一事业,很多领导同志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事例太多,不一一细说了,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全体职工的努力,荣宝斋怎可能得到如此快速发展呢?
曲折发展
当然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和困难。如在接办初起,也正处于解放初期,方针、方向亦不明确。其困难之大,实在是不堪想象,曾几度处于行将停业解散、连职工一日三餐都难得到保障的地步。经常不开张,或营业额寥寥,不得已每天到天桥买点现成的面条煮煮,既是汤,又算菜,煮一锅小米饭,大伙围坐共餐。直到亚太和平会议后始有好转。经过二三年的摸索,荣宝斋的方针方向渐渐明确起来,在萨空了副署长的直接帮助指导下,定为:以古代传统印刷方针印刷出版祖国历代书画名作;组织团结当代书画家繁荣创作;以满足国内外日益发展的文化生活需要;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增进国际文化交流。方针方向逐步明确了,使这一事业逐步走向稳定和发展,否则所作不知何来,势必被社会淘汰。
2015年2月14日中午12点50分,在北京南城万明路家中,被誉为“民间故宫掌门人”的荣宝斋老经理侯恺,安静地走完了自己93年的人生历程。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20:11
目录
概述
简介
荣宝斋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