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1904年-1997年)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柏,后慕
恽寿平(初名格,号南田)遂改名寿平,
山西省
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
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
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
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
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协理事,北京
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个人生活
董寿平出身于诗书世家,董寿平
高祖董霁堂为
清中叶著名书法家,祖父董之焕为清翰林,以诗书著称于世。董家收藏文物书画甚丰,海外闻名。董寿平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刻苦自学。初画花卉后研山水,尤以画梅竹及黄山风景而著称于世。1931年书画问世即蜚声京华,获得中外人士的好评。1938年后在西安、成都等地从事书画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供职北京
荣宝斋,从事编辑、创作、鉴定及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无计其数的作品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展览或发表于专业报刊。曾多次应邀出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
董寿平画辑》《
董寿平书画集》《书画大师董寿平》《董寿平谈艺录》《荣宝斋画谱·董寿平画集》等。代表作品有《黄山云海》《
人字瀑》《大渡河》《
雨后黄山》《黄山风雨》《二郎山之晨》《娄山关》《墨竹》《墨梅》《风竹》《劲节迎风》等。同年邓颖超访问朝鲜时,以他的画赠送朝鲜政府。他的书画作品流传到海外的很多,以日本为甚。国内除 “董寿平纪念馆” 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外,各大美术馆皆藏有董寿平作品
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出身诗书世家。董家收藏文物书画甚多,海外闻名。董寿平受家庭影响,自幼就喜爱书画。董寿平善画梅竹,朱砂红梅堪称绝技;写竹时笔墨简练,坚挺轩昂,构图空灵,以书法为之,浑厚古朴。所写墨松富有生活气息,笔墨苍劲,繁简相宜。山水画卷则多以
黄山奇峰老松为题材,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气韵的统一,在画界享有“董梅”、“
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国内除“董寿平纪念馆”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外,各大美术馆也都藏有董寿平作品。 他的
书法艺术富有个性,苍劲刚健、古朴潇洒、神形兼备、气度豪放,显示出了他那高尚的精神境界、渊博的学知和刚正不阿、胸怀坦荡的品德。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并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荣获“富士美术奖章”。
人物评价
董寿平先生的魅力,在于他高尚的人格。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助人为乐,这是董寿平从小就养成的一种习惯。 1923年,董老在北京世界语学校求学时,本准备暑假回晋探亲,因遇到一位
燕京大学的同学的同学苦于没有路费不能回四川老家探亲,他便毅然决定放弃了自己回家探亲的计划。生前六十多年间,他参加各种义务展览、
笔会、慈善、赈灾活动,捐献字、画数不胜数。最伟大的莫过于他的赤子爱国心。1941年他将在四川画展所得之款捐献支援抗战。晚年期间,全国侨联副主席
陈彬藩,为弘扬茶文化常请他作画,多是墨迹未干就匆匆拿上走了,董寿平不但不烦,反而觉得开心,非常赞许
陈氏的这种风风火火的作风。1994年,
华南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香港《大公报》等六个单位发起名家书画赈灾义卖会,董寿平闻悉后,画了一幅四尺墨竹《风雨劲竹》捐献义卖。那次活动,共有207名书画家、雕塑家捐献作品200件,义卖款总金额为240.9万港元,而董寿平的那幅《风雨劲竹》由升华服务有限公司主席
包玉刚之女苏
包陪庆女士以29万港元认购,创当次义卖之最高纪录。
董老一直热爱和关心家乡
文化事业的发展。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他就先后两次向
山西省博物馆捐赠了祖传的古代珍贵字画数十件。其中有明清册页,明代
万历年间朝鲜画家李滩隐画的墨绢本《赤金竹》,及清代画家为他的高祖董霁堂画的《抚膝肄书图》《汉书下酒图》等。1983年,他再一次向家乡捐献自己创作的精品书画200幅。他的家乡为纪念董寿平的艺术成就,在
山西省
太原市有关部门与日本友人的大力合作下,在太原市郊名胜古迹--
晋祠公园内,建成一座长期收藏和展览董寿平作品的美术馆。这个美术馆坐落在具有悠久历史的
晋祠博物馆内,
晋溪书院中国现代为数不多的德艺双馨的书画大师,即使在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仍洁身自处,完美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个人经历
1922年求学于北京世界语
专门学校,后转入天津
南开大学经济系。
1927年后自学书法、绘画,因慕清初画家
恽寿平之品德,遂改名寿平。
1931年始以卖画为生。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携家去西安,后到成都,得四川文豪
林山腴赏识,为之延誉,于成都举办第一次个展。
1939年迁居
四川省灌县
都江堰玉垒关,在那里居住了12年,在四川各地举办多次个展。
1941年将画展所得之款捐献支援抗战。
1956年沿二万五千里
长征路线写生,创作了《长征》画卷。
1979年、1983年、1985年应邀三渡以荣宝斋顾问身份去日本,并在
东京艺术大学讲学,作画示范,并在东京等地举办个人水墨画展览。
荣获 “富士美术奖章”。
作品解析
匠心别具
以画
竹闻名的画坛名家屡见不鲜,但董寿平的
风格迥异,匠心别具。素有
文同之挺劲,
顾安之谨严,
夏仲昭之繁盛,
李方膺之简约,
郑板桥之清癯,
石涛之质朴,虽然他们各自风格整体面貌不同,但仔细揣度,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寻,遗迹可踪。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但其风格鲜明,且不悖
古法寿平竹” 是恰如其分、确有道理的。
两种意义
古人把画竹称为 “写竹”。一个 “写” 字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画竹的用笔形式与
中国书法最为接近,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画好。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一个 “力” 字贯穿始终,充弥于整个画面。无论是顶天立地的长竽还是画中局部的末节枝梢,都充满着力量,那种斩钉截铁般的笔力,足见他在书法上的超然功力。这幅《墨竹图》虽然属于纨扇类小品,但每一笔都是那样沉稳扎实,没有丝毫的犹豫马虎。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是挺拔劲健,英姿勃发。起笔行笔,俨然是在写字。董寿平画竹,是对
赵孟頫说的 “写竹还须八法通” 最好的诠释。
哲学理念
董寿平在青年时代从艺开始,便养成了半日读书,半日作画的习惯,他博览群书,有渊博的学识,曾就读于
南开大学经济系后研究
东方哲学,善于将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与现代
表现技法相结合。所以,他的作品布局章法富有哲理,蕴含着深邃的东方传统哲学理念。他能够将诸如干湿、疏密、长短、浓淡种种对立的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和谐地表现 在一幅作品中,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画竹的过程就是如何将
具象美与
抽象美和谐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画家本身与所画之竹融为一体的过程。人即是竹,竹即是人,要做到入画竹、竹化人。这种朴素的
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成为董寿平作品鲜明的特征。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艺术成就
董寿平先生技法全面,修养深厚,不仅是书画艺术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家、美学家,不愧为我国
书画史上一座丰碑。
他几十年沧桑风雨中辛勤耕耘于书画,留下了成千上万幅一贯雍容恬静、旗帜鲜明的历史名作。他的画风苍劲浑朴,布局精到,清新典雅,以造化为师而不违古法,在风格上有突出的个人创新。他的画出于天籁,从写生入手,笔墨活泼,富以高度的
艺术概括,既求形似,也重神似,更重表现对象的精神。所作朱砂红梅堪称绝技;所作墨竹俊逸挺秀,简练轩昂,构图空灵,别具一格;所作山水更是脍炙人口,多以
黄山奇峰老松为题材,画卷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气韵的统一;所写墨松富有生活气息,笔墨苍劲,繁简相宜。其作品在画界享有 “董梅”、“寿平竹”、“
黄山巨擘” 的雅誉,体现了哲学与美学和谐统一,完美地代表着
文人画那种天人合一的真髓,不仅具有诗画的天然意境,还富有一种谦和醇厚的文人书卷气质和儒士风范。显示出了他高尚的精神境界、渊博的学知和刚正不阿、胸怀坦荡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