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荣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侯正荣(1932年—2004年),汉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生前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广元市政协副主席,香港东方世术中心客座教授。
成就荣誉
1978年他的作品“虎”获得全国书法大奖后被当时美国总统以38万美金购买,悬挂于美国白宫内,其作品“虎”还曾作为国礼悬挂于联合国总部大厦以及赠送国外政要,他艺海泛舟六十余载,苦心孤诣,磨励精进,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书法史诗般的佳作,在当今书坛,侯氏书体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光华四射! 侯先生一生以虎字最为出名,为能写出“虎”的神威,侯先生不惜两年光阴,踏遍全国37个动物园,观察揣摩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之神态,描摹速写,再把速写与自己的书法融为一体,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虎”字。
侯正荣是广元籍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外圆内方,独具一格,万里长城第一匾“雄襟万里”,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层楼的第一联“雄关名中外,长城壮古今”都展示了侯氏书法的雄风。
艺术特点
一个虎字一片天
侯先生创作“虎”字时,提笔饱蘸墨汁后,先在宣纸上以饱满中锋点出虎头,然后用侧锋“刷”地一竖旋即上挑,弯钩;最后是悬针竖笔,至中段连连顿笔,顿出个“九节鞭”似的虎尾来,一气呵成。侯先生的“虎”字名扬中外,可谓一个虎字,一片天。
“‘虎’字头一点,就有无穷威力,继而用侧锋燥笔,正面用力,如横扫千军……其勇猛精神寓于雄浑形象之中,有非凡的审美感染力量。”追忆中,这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的故事逐渐清晰起来。人物生平方桌下钻出小脑壳1939年,身着长袍的国民党元老、现代行草书体的创始人于右任来到四川广元。一天,他挥毫泼墨兴致正浓时,写字的方桌下忽然冒出个小脑壳。于老先生停笔掏出梳子,边梳理胡须边拍着桌下的脑壳问:“娃娃,你干啥?”“爷爷,我看你写字。”“喔,这娃还爱字。”
这个钻到桌旁想看大师写字的7岁幼童,就是侯正荣。
侯正荣5岁上学,先从学于清代贡生张子余,后又师从文化名家谢无量余中英
他年幼时家道中落,只能以水为墨,以石为纸,潜心苦学“颜筋”、效法“柳骨”。练习书法需要强劲的腕力,他就在笔杆上缠了两斤多重的铜钱,还在手腕上套铁圈。没钱买纸墨,他就用红土碾细在地上写,写了用水冲,冲掉又写。
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使侯正荣终成书坛名家,备受各方关注。198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将他的画带回了白宫
1984年,他书写的“虎”字又被当成礼物送给了联合国
纸上“虎”来自园中虎欣逢改革开放盛世,侯正荣思忖:一定要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字来。思前想后,他决定写“虎”———虎有百兽之王美称,象征一种内涵丰富的雄风。上北京,走上海,下广州———在各地动物园里观察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的种种形态,他常带上汽水、面包在狮虎山前一蹲就是大半天。
1984年一日,他终于见到了猛虎扑食的情景:快速奔跑,低头竖尾,前肢腾空,气势凌厉迅猛,如排山倒海。尤其是扑食时那直竖而上的虎尾,坚挺有力,纹路分明,呈明显的九节状。这个难得的瞬间,给了他惊人的启迪。回来后,他反复琢磨,力图将这一雄姿表现在书法上,写出前无古人的“虎”字来。
于是,他这样开始写“虎”:饱蘸墨汁、卧笔运肘,以中锋饱墨在宣纸上先点出虎头,然后转侧锋旋即上挑,弯勾,尤其在第三弯处蜿蜒用笔,紧接着转为中锋,写那长长的悬针竖笔。其运笔如神,墨将尽而意无穷。写至中段,用若断若连的顿笔顿出“九节鞭”似的虎尾来。———一个名扬中外的“虎”字,就这样产生了。
16公斤墨汁的佳话1985年,侯正荣参加了成都军区组织的春节慰问团。他首先给部队指挥部写了一副对联:国威军威将士威,山亲水亲人民亲。随后便起早贪黑、跋山涉水给将士们写字。在慰问期间的40多天里,他写秃了3支毛笔,用了16公斤墨汁和880多张宣纸,一时传为佳话。
至今国内很多地方都留有侯正荣的墨迹:在长城老龙头城楼,他挥毫写下“雄襟万里”气
势磅礴四个大字;在长城之尾嘉峪关,他在关楼的三道门上连书佳句名联;此外,在曲阜孔庙、司马光祠、轩辕庙等名胜古迹,也可看到他的墨迹。
参考资料
图片.新浪网.
侯先生在异乡.广元晚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7 16:20
目录
概述
成就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