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瑞战争(Russo-Swedish Wars)是指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俄国和瑞典为争夺
波罗的海(因
波罗的海是大西洋深入北欧大陆的
内海,为沿岸各国海上贸易的交通要道)及其沿岸地区而进行的多次战争的总称,双方互有胜负,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八次。
1561~1583年
立窝尼亚战争期间,瑞典站在反俄一方,于1561年6月出兵占领
爱斯特兰(今
爱沙尼亚北部),1580~1581年又占领科列拉、
纳尔瓦、
伊万哥罗德、雅姆和科波里耶。1583年8月,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俄国在芬兰湾南岸仅保留
涅瓦河口一小块土地,其余全部划归瑞典。
1590~1595年战争为夺取瑞典控制的爱斯特兰地区,俄国沙皇
费多尔一世于1590年初派兵西进,直指纳尔瓦,击溃瑞军(约2万人),随后围攻该城并分兵攻掠爱斯特兰。瑞典被迫同俄国谈判,签订为期一年的停战协定,承认俄国对该地区若干城镇的控制权。一年后,瑞典国王约翰三世决心夺回被割让的城镇,战事再起。
1610~1617年战争
俄波战争(1609~1618)期间,瑞典利用俄国“混乱时期”的动荡局势,于1610年出兵攻占伊万哥罗德、雅姆等地,次年进占
诺夫哥罗德。俄军实施反击,企图夺回失地,遭惨败。瑞军乘胜进军莫斯科,于1614年围攻设防坚固的
普斯科夫要塞,但久攻不克,被迫撤退并开始和谈。
1656~1658年战争1656年7月,俄国利用瑞典与波兰交战之机企图夺取失地,向
立窝尼亚(今爱沙尼亚和
拉脱维亚大部)发起进攻,连克若干城镇和要塞,8月底包围里加。守城瑞军在援军配合下实施反包围。俄军损失约2万人,被迫撤退。尔后,瑞军加强防御,于1658年再次粉碎俄军进攻。
1700~1721年战争史称北方战争。战争中,俄瑞力量对比发生根本转变,俄国夺取大片领土,获得进入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建都
圣彼得堡。
1741~1743年战争1741年8月,瑞典在法国支持下为夺回失地再次挑起战争。俄军首先发动进攻,于9月3日在芬兰的维利曼斯特兰德大败瑞军。翌年,俄军再次侵入芬兰,击败瑞军主力。9月24日,1.7万瑞军在赫尔辛福斯(今
赫尔辛基)投降。
1788~1790年战争1788年7月,瑞典国王
古斯塔夫三世乘1787~1791年
俄土战争之机,出兵进攻俄属芬兰。初期,瑞典失利,陆军进至斯瓦泰波尔要塞受阻,海军在
戈格兰海战中受挫。翌年,俄军反攻,在第一次斯文斯克松德海战中重创瑞典舰队。
1790年春,
古斯塔夫三世亲临前线指挥芬兰战役,随后率军东进,受阻于维堡。7月,祖德曼尼亚公爵指挥的瑞典舰队在第二次斯文斯克松德海战中获胜,击沉、俘获俄舰53艘。此时,俄国的盟国丹麦进军瑞典西南部的西哥德兰地区并包围哥德堡。瑞典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被迫同丹麦签订停战协定。8月14日,俄瑞签订《韦雷尔和约》,确认两国战前边界不变。
1809年3月,俄军兵分三路进攻瑞典本土,威胁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瑞典被迫议和。9月17日,双方签订《腓特烈港和约》,瑞典把芬兰和
奥兰群岛割让给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