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营保国农场
海南省境内农场
海南省国营保国农场位于海南岛乐东黎族自治县与三亚市交界处,是以天然橡胶生产为主要产业的国有中型企业。创建于1960年,现有人口7100人,土地面积10。7万亩;其中种植橡胶4。5万亩,造林及其它热带作物1。5万亩。
经过38年的艰苦奋斗,已在昔日的荒山峻岭种植橡胶4。5万亩,造林及其它热带作物1。5万亩,建场四十多年来,累计上缴国家利润6084万元,投资回收率已达178%;同时还支援了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为国家建设和海南开发作出了贡献。
本场地处乐东黎族自治县东南部的山地丘陵区,四周有海拔600-800米的低山屏护。场区地势北高南低,场部海拔高度210米,最高的是北部的保卡山,海拔高度834.1米。场部地形属盆地平原,盆底开阔。场部西南部地形欺负较大,坡度在
15°~30°之间,东北部较平缓,坡度多在10°以下。国营保国农场场区河流水系,水流均自西向东南汇集。境内有8条小河,汇集成南文河后,注入东南场界上的宁远河。南文河在旱季仍保持一定的流量。1985年2月农场在其上游建立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1260千瓦,年发电量135万千瓦/小时。宁远河虽然流量较大,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差,地势较低,不便利用。
农场土壤类型,据海南省农垦总局1985年土壤普查统计,多为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表土为壤质土,土层深100厘米左右。打什一带有砂页岩风化发育成的砖红壤。在砖红壤中,花岗岩砖红壤面积占33.8%,砂页岩红壤占11.5%。建场时,的原生植被主要是次生杂木林地。乔木主要树种有麻栎、乌墨厚皮、青岗等,树高达7米。农场所有土地经40年的垦荒耕耘,约45.83%的面积已被胶园所代替,一些屡遭破坏的地方,几乎被人工造林、热作及农田种植所覆盖,占有极少数的植被已经演变成稀树灌木或高草落群。稀树灌木主要有山黄麻、角木等;高草则以飞机草居多。
热带作物和养殖业初具规模。职工的文化、物质生活逐年改善提高。保国农场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史,它倾注着大批南下干部、退伍军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知识分子及城镇知识青年的艰辛和热血,也凝聚着保国人的指挥和创造精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1 21:2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