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即
信阳师范学院原中文系,是学校成立最早和最大的院系之一,2003年更名为文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现设置
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
语文教学法和大学语文、公关文秘8个教研室、3个研究所,其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为处级建制。
学院简介
浉河之滨的
信阳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着丰厚底蕴和文化积淀的本科院校。山连翠绕、林青木秀的洁净校园,曾是明朝文坛“
前七子”之一何景明的生身故地。先贤的华章风采既是文学院的奠基资源,又是中文专业研习不尽的文学传统和人文精神。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即信阳师范学院原中文系,是学校成立最早和最大的院系之一,更名为文学院。她紧贴信阳师范学院的母体走过了近40年的光辉历程。
师资力量
文学院现有教师60余人,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博士和硕士37人,另聘有国内重点大学10余名博士生导师为本院兼职教授,有10余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省管专家、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现有在校硕士生、本科生近1600人。
学科建设
文学院现拥有“中国语言文学(0501)”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
文艺学(050101)、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050102)、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040102)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文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个: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
文秘、
对外汉语。其中,汉语言文学为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淮河文明研究中心为河南省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为河南省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为河南省级网络课程。
文学院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已经产生显著成效,汉语言文学正在向博士点一级学科建设的方向努力。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格局
教学机构
文学院现设有8个教研室:
文学理论教研室
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外国文学教研室
汉语教研室
写作教研室
语文教学法教研室
大学语文教研室
公关文秘教研室
科学研究
文学院设有3个研究所:
淮河文明研究中心
古代文学研究所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支撑和提升教学质量。截止2012年,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9项,河南省级研究项目近40项,厅局级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等重要刊物发表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70余项。
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院既保持传统专业的特点,又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坚持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在教学第一线讲授基础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构筑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教师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从教能力;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巩固、提高。
在1983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统考中,获全省高校第一名;在1989年河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中文专业本科古代文学统考中,获得全省高校第一名。历届毕业生中有1200余人考入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应届本科生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达20%。扎实的专业教育催生了一批批学生作家,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90年代的散文、小说创作小有影响,而新世纪80后小作家
陈渐、火传鲁、李刚、严晓峰等人的《
大学桥》、《
地狱传媒》、《1983》、《
爱我就要我》、《
犁与刀》、《先生秀》等长篇小说和学术专著在国内产生较大轰动,被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张宇命名为“信阳师院小作家群”。
人才培养
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学院一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开放性育人,积极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材,党总支牵头负责,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组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和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创新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经常开展工作研讨,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举措;有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通过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文学院有南风通讯社、方舟文学社、晨曦话剧社、社会调查协会、文艺经典研讨社、国学研教社等6个社团,编辑有《南风》、《方舟》、《人文论坛》、《心苑》、《学子文摘》以及各班编印的班刊10余种,“南风网”2004年被教育部网络联盟评为全国大学生十佳网站。众多的工作阵地为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近40年来,文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普通本专科学生7000余人,还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成人类和各类实用人才。毕业生中很多人也在从事着育人的工作,他们以自己的赫赫业绩和成就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专家;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驰骋,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骄子;还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地的党政管理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各级管理层的领导人。
党建工作
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历来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教职工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党总支成为文学院的政治核心,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干事创业,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精神状态昂扬,文学院风正气顺人脉旺,锐意进取,共谋发展的氛围浓烈,成为文学院再创辉煌的最珍贵的资源。
发展历程
1975年
9月,“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就在
信阳师范学校挂牌了,这就是信阳师范学院。成立中文业,是为过去的中国语言文学系亦即文学院的前身。
9月,任命黑兴沛为中文专业业务负责人。
11月,第一批由各县推荐的40名学员进入中文专业学习,这是文学院历史上所招收的第一届专科生。
11月,成立了中文专业临时党支部,李长荣为代理副书记。
1976年
6月,原在河北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工作的郝胜道、史青夫妇调入中文专业工作。
10月,郝胜道任中文专业党支部副书记。
1977年
中文专业教师队伍初具规模,教学与管理得以正常运转:朱德明先生主讲文学理论,黑兴沛、姚学贤二位先生主讲中国古代文学,郝胜道先生主讲现代文学,刘明馨先生主讲当代文学,史青先生主讲现代汉语,张松屹先生主讲写作。
1978年
2月,第一届通过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入校。
7月,分院正式脱离信阳师范学校,迁到原信阳高中校址(即信阳师范学院原址),仍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随校而来的中文专业教师有6人:黑兴沛、郝胜道、朱德民、姚学贤、刘明馨、李长荣(不久之后,李长荣到了信阳
教师进修学校)。原信阳高中的四位老教师周学禹、李淑毅、刘夫元、龚佩莲也留在了分院。
1979年
中文专业改称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任命黑兴沛为中文系副主任(主持行政工作),郝胜道为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中文系下设一个办公室和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写作、外国文学、教材教法等7个教研室。
9月,停招专科班,79级69位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入校。
1981年
中文系成立党总支,由罗群同志任副书记,主持中文系党务工作。
9月,招收第一届民师班。
1982年
9月,王巍主持党务工作。
1983年
在河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同类院校古代汉语统考中,获全省第一名。
9月,重新招收中文专科。
9月,任命郝胜道为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
1984年
9月,从
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学生,组班为“中师保送班”。
9月,从地方招收“干部班”。
1985年
3月,“远方诗社”成立,朱根亮为社长,杜超为副社长。诗社以中文系为主体,面向全校。聘请当时的中文系老师程光炜为名誉社长,全国知名作家白桦、叶文玲、苏金伞、叶楠、二月河等为顾问。并创办《远方》诗刊。
6月,81级毕业生杨国良考取研究生,成为中文系历史上第一位考取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
9月,黄义祖为中文系党总支书记。
1986年
3月,肖天柱任中文系主任,中文系结束了10多年来由副主任主持行政工作的时代。
1987年
9月,开始招收中文函授专科。
1988年
9月,金长民任中文系副主任,主持工作。
9月,郝胜道为中文系党总支书记。
1989年
10月,在河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中文本科古代文学课程统考中,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得第一名。
1990年
2月,金长民任中文系主任。
1991年
9月,开办中文自学考试大专班
1994年
6月,韩伟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
申办文秘教育本科专业成功。
9月,中文系新增公关文秘专科,实行对口招生(1997年停招)。
1995年
9月,文秘教育本科实行对口招生。
1996年
5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确立为河南省首批优质课程。
1997年
5月,汉语课程被确立为河南省优质课程。
1998年
2000年
6月,孙长军老师的“新时期大众文化管理与引导问题的研究”,获批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2001年
10月,单刚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
2003年
9月,招收汉语言教育本科专业。
10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10月,中文系改名为文学院。陈伟琳为院长,单刚为党总支书记。
12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金荣权。
2004年
6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确立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学科负责人为王忠阁。
9月,首批6名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入校。
2005年
5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与文学院共同承办全国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座谈会”。
12月,王振海任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2006年
10月,汉语言文字学、
文艺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
9月,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研究生首批学生入校。
2008年
10月,范小伟、缑广飞任文学院副院长。
2009年
7月,信阳师院教师技能训练中心获批河南省高校文科综合实验示范中心,中心主任陈伟琳。
8月,淮河文明研究中心获批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伟琳,中心负责人金荣权。
2010年
9月,汉语言文学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带头人陈伟琳。
10月,开始“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2011年
8月,承办河南省语言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11月,中国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批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陈伟琳。
30多年来,文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博学务实,严谨笃行的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栋梁之材为己任,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孜孜以求;广大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莘莘学子奋发进取,锐意成才,文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河南省高校中文专业前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底蕴厚实、充满生机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精诚团结,不懈奋斗,必将创造新的业绩,实现新的发展!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