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制度在中国,现行的假日制度对拉动经济、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带来了突出的矛盾。本文分析了中国现行假日制度的状况、特点及其在人们生活与国家经济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假日制度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产生
随着中国固定假日的增加,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多,而工作节奏也大大加快,即工作时间更忙,休息时间更多。人们在已经解决了基本的吃穿住,有了向更高
消费水平迈进的经济实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对外开放,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示范效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消费观念;
家庭结构的简单和社会保障的健全,使人们不必用过多的积蓄保障未来;紧张的都市生活使得人们崇尚
大自然,渴望享受放松一下的愉快。假日是供人们休闲的,当“休闲”具有积极主动的意味时,
旅游远足、亲朋聚会、
娱乐健身等等也就占住了休闲的极大比重,使得假日与“经济”相连结,从实质上具有了扩大
需求来拉动经济的意味。因此,人们的消费不仅向节日集中,也向假日和休息时间集中。
特点介绍
集中消费
假日消费使淡旺季更加分明。在假日旺销的同时,非节假日的清淡已露端倪。
商场普遍反映,节假日生意确实好,但节假日一过,平时的生意比以往更为清淡,平均下来与没有长假生意差不了多少。集中消费并非理想,假日集中消费破坏了市场的均衡,使得市场暴冷暴热,尤其是
交通、
旅游、
娱乐、
饭店的容纳量不像商品那样可以储存,没有“蓄水池”可以调节,难以适应集中消费的状况。
淡旺季分明
“五一”、“十一”的七天长假放出很多新气象。“
假日经济”焕发出的
生命力和刺激消费产生的经济效益令人瞩目,但是存在许多不足。“五一”节前夕,许多旅行团由于定不上车票和旅馆不得不办退团手续;包括
北京在内的
旅游城市
交通拥挤,车辆堵塞,人潮如海,扫了不少游人的兴致;由于游人太多,北京的
颐和园公园为了保护
文物不得不关闭了一些景点。看起来,“
假日经济”人气不旺不行,太旺也麻烦。
其实,用
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反思一下“
假日经济”,许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经济学的第一重要原理是供求均衡原理,即对经济中的任何商品的
供给和需求要大致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如果供大于求,商品就会卖不出去,结果是商品降价,经济萧条;如果供小于求,需要商品的人会买不到商品,结果是商品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当然,在
市场经济中,价格会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供求最终会恢复均衡。供大于求之后,价格下降,人们会减少生产那些卖不出去的商品,导致供求均衡;供小于求之后,价格上升,人们会多生产那些被
需求的商品,供求也会最终恢复均衡。但是,这需要时间,在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不少消费者和生产者要受损害。供求均衡原理对任何商品都不例外,解释
假日经济也很有力。因为放长假,中国骤然间了产生对
交通、道路、旅馆、
旅游景点、垃圾处理能力、甚至厕所等设备的大量需求,而这些产品又不是短时间内一下可以生产出来的,自然就会出现种种不尽人意之处。
从“五一”、“十一”长假暴露的一系列问题看,
交通拥挤、餐饮脏乱、住宿不配套、价格不合理、服务质量差,
政府对
公众如何度假和“
假日经济”阶段到来的政策准备不足,信息发布指导迟滞,部门之间欠缺协调;商家心理准备也不充分,与节假日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与需求脱节,硬软件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均不能密切衔接,错失不少商机;消费者则从众的
消费行为明显,集中在
旅游、购物、餐饮与
娱乐等活动,形成需求的高度集中,为“卖方市场”创造条件而令消费者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休假方式
中国现行假日制度自从实行周五工作制,每周都有双休日,再加上“大春节”、“大五一节”、“大国庆节”三个“黄金周”,一年当中,假日已达114天。这就是说,我们有1/3的时间都在休假。除去政策性的假日,节日就更多,
清明节、
端午节、
妇女节、
青年节、
儿童节、
建军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等等不一而足,几乎月月有节。节假日诱发了
旅游、休闲、购物、
娱乐的消费高潮,并带动了诸如
交通、通信、银行等相关行业的消费。因此说,假日市场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假日经济
概况
假日经济在国外有成熟的经验。它是指
政府、企业和居民通过对
公众假期的利用、协调、引导、服务与消费等,影响或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活动,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国内状况
在中国,假日经济还需要一个认知、适当调控到充分利用的过程。2004年的多次降息、开征
利息税和增发
工资等措施,都表明了
政府有意识的推动假日经济。 假日市场实际上包括了法定的休假日和不休假的各式各样的节日共同引起的消费。“假日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以广东为例。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大提高。2005年,全省人均GDP达到23616元,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9.9元;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多数城镇居民已经从
小康步入
富裕小康的水平,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
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也已经很高,这使部分人的
消费结构开始转型升级,从吃、穿、用类转向基于此上的更高如休闲
娱乐、
旅游以及
文化教育等消费上。
国外状况
有资料表明,在国外,节假日商品和服务的日均消费额是平时的3-5倍。
欧美国家每年有多达100多个节假日,除了传统的“五一”、元旦外,还有很多
宗教性节假日,如复活节、
圣诞节等。他们真正休假的时间不一定就比我们多,但每个休假时间安排更灵活。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每个节假日的营销策划都很到位,浓厚的节日气氛很好地剌激了消费。如
德国的
啤酒节是久负盛名的传统节假日,在每年九、十月间为期两周的节日里,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无数
啤酒爱好者给当地市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结束语
中国的假日不少,节日也不少,但操作节日市场的技术还较差,这个
市场还远未做大。
人的需求表现为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低层次的需求解决以后,人们肯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当人们
货币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追求闲暇、自由等精神享受。这是一个趋势,世界各国都如此。中国现在正经历的“
假日经济”现象,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了。上述趋势在一个国家何时出现,取决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革。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为上述趋势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存在问题
有关部门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思想观念陈旧,对时代特点有模糊认识。休闲观念庸俗化,以为休闲只是看电视、串亲访友、吃喝玩乐、购物,很难将休闲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联系起来,更看不到高雅的休闲可以促进
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素养的提高。因此,不论是生产,还是服务,都没有新思路和新创造。反映在政府部门,则是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缺乏政策的扶植,缺乏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学术界对此问题反应迟钝,国外的
休闲学已有一百余年的研究历史,而在中国却极少有人问津,理论落后于时代。 缺乏思想认识,必然物质准备不足。大多数人以为休闲只能去
旅游,特别是几亿人都安排在假日出游,不仅使人无法达到欣赏和体验的目的,而且会使刚刚激发出的旅游热情消沉下去,不利于休闲产业的形成。应该认识到休闲产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诸如:
饭店、餐饮、接待、公安、
医疗、
交通、
商业、
旅游、通信、文化艺术等,各部门必须同步发展,削弱了任何一方,休闲经济都难快步疾行。
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尚未形成
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不配套就是制约
假日经济的一个瓶颈。仅就
旅游来讲,节假日庞大的出游人数使一些原本就很薄弱的基础更加不堪重负。各大
火车站虽不同程度地加开了临时
旅客列车,但仍出现了旅客滞留的现象。许多旅行社因无法保证旅客车票,只得散团,让旅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交通问题在节假日更加突出。许多公路大堵车,游客用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有些地区的
出租车司机更是漫天要价;
旅游景点的住宿问题更为严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
假日经济的发展。
假日经济若想持久的“火”下去,必须突破这些瓶颈,而这又非一日之功,同时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又面临
旅游淡季闲置的危险,“旺季太旺、淡季太淡”,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会浪费原本就十分稀缺的
资源。服务质量不高是
假日经济难以摆脱的困境。服务质量除了服务态度以外,还包括服务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方便程度、满意程度、舒适程度、
安全感、
信任感以及通过服务使消费者获得知识。在现有的条件下,
假日经济很难保证服务质量。各大
商场人头攒动,出去
旅游吃、住、行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更谈不上方便、舒适了。
假日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休闲,若让人们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花钱冤枉,假日经济就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发展了。就
旅游来讲,最根本的关联因素是文化,发展旅游业的思路是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中国的
旅游业仅仅停留在数量的扩张上,停留在简单的粗放式经营上,不注重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不重视旅游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是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
此外,从以往“五一”、“十一”假日消费情况看,还有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一是媒体对
假日经济的宣传有很强的炒作性,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引导,过于强调假日经济消费的一面;二是不能把
旅游业的发展寄托在每年的三次长假上。
调整思路
尊重传统
公休假时间安排与中国
传统节日和人们的传统出行习惯相结合。 顺应规律:顺应中国
扩大内需的客观需求,顺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顺应生产工作和
教育的内在规律。
满足需求
假期的设定基本满足人们外出
旅游、探亲访友、业余学习和兼职等各种不同需求。
兼顾各业
建立全国各行各业基本统一适用的公休日和休假制度,保证公民基本平等的休息权利,增强执法的严肃性。
大不变,小调整
对现行每年114天的公休日和休假时间不做大的增减,只对公休日和休假的频次及节奏做必要的调整。
月集中,年均衡
将每周2天的公休日拿出1天,集中到每月的传统节日和
旅游旺季的月初,形成每周小节奏、每月大节奏、全年基本均衡的格局。
除了上文所述的相关问题外,与
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也应跟上
旅游业发展的脚步,快速发展。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
假日经济”才能真正健康发展起来。
最新亮点
【2024年放假安排的五大突出亮点】
亮点一:9天,史上最长春节假期
2024年春节至少放假8天,从初一放到初八,如果配合带薪休假可以放假9天,堪称新年第一份大礼包。虽然除夕当天名义上不放假,但鼓励各单位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同时高速公路已经免费了,实质上就是创造条件给老百姓多放一天假。春节假期的延长,能够满足广大群众有更多时间用于亲人团聚的心愿,还可以实现一个假期先团聚、后旅游的小目标。这是在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的基础上的创新之举、暖心之举,充分体现出政策制定者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设计。
亮点二:不得不调,但更加人性化更具灵活性
调休是放假安排中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是否调休以及如何调休,目前社会公众的观点差异比较大。总体而言,调休比不调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调。因为7个法定节假日中,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元旦节、劳动节和国庆节是按照公历来确定的,清明节又是按照节气来确定的,与公历历法中的双休日不够衔接,如果不做调休,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部分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间隔1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等情况,形成很多“单蹦”,那就不是“累觉不爱”,而是“累且不爱”啦。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2024年通过调休,形成了“9573”的放假时间安排,展现出较强的人性化和灵活性。
亮点三:最小干预,尽量不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
2024年全年假期比较均衡,通过调借临近周末,春节至少8天、国庆7天、劳动节5天,元旦、清明、端午、中秋都是3天,长假后最长工作日也只有6天,调整的幅度比较小,避免出现长假过后工作时间长的局面,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劳逸结合的实际需要。
亮点四:长短结合,更好满足群众出游要求和休假期盼
我国法定节假日具有时间分布“上半年多、下半年少”、日期间隔“上半年短、下半年长”等特点,5个集中在上半年。此次放假安排充分考虑到这些法定节假日的日期特点,形成了四个3天短假、一个5天小长假、一个7天长假、一个9天超长假的假期分布,较好地实现了长假与短假相互交错的局面。通过长假、短假的合理搭配,人们可以提前做好全年的出行计划与安排,在探亲、休闲、旅游等方面拥有更多更好的日期选择,避免“一窝蜂”出行和“扎堆”旅游。
亮点五:鼓励落实带薪年休假,更好保障群众休息权益
国办发文中首次提出了鼓励结合落实带薪年休假等制度来落实,实质上就是倡导企事业单位在保障基本运行的前提下,能放则放。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周末休息104天,带薪休假5-15天,总假期天数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之所以大家仍然觉得假期不够、获得感不强,主要还是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不到位,大家不能错怪法定节假日安排和调休了。此次放假安排,通过鼓励用人单位将除夕放假纳入带薪年休假安排,就是一次非常巧妙的探索。相对而言,带薪年休假的假期时间更长,安排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人们错峰出行、分散安排的客观需要。只有将带薪年休假与法定节假日统筹协调安排好,劳动者的休息权利才会更有保障,保障得更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