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人格障碍是
人格障碍的一种,在一般人口中的数目不详,他们很少求助于医生,如果配偶或同事陪伴其去治疗,他们多持否认或辩解的态度,使治疗者难以明辨真相。他们经常难以自拔,陷入难言的痛苦中。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
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一问题时,自己也是很难改变。当向外界求助时,别人的指导难以维持太久,继而又陷入从前的状态。自己也经常以多种方式疏通自己让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难。
患病率为0.4%~1.6%。多见于男性。
病因
早期失爱
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
单亲家庭更易出现有偏执型人格的儿童。
后天受挫
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
自我苛求
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
处境异常
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
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回避谈论经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临床表现
一般于早年开始,此类偏离正常的人格一旦形成以后即具有恒定和不易改变性。智力并不低下,但人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地发展,而且本人对自己
人格缺陷缺乏正确的判断。
表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
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如受到质疑则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和好斗;常有某些
超价观念和不安全、不愉快、缺乏
幽默感;这类人经常处于戒备和
紧张状态之中,寻找怀疑偏见的根据,对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动作歪曲而采取敌意和藐视,对事态的前后关系缺乏正确评价;容易发生
病理性嫉妒。此类人一般是自我和谐的,不会主动或被动寻求医生帮助。
诊断
临床诊断依据病例收集、检查和对照
人格障碍的
诊断标准。
ICD-10F60.0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为:
1.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
2.容易长久的记仇,即不肯原谅侮辱,伤害或轻视;
3.猜疑,以及将体验歪曲的一种普遍倾向,即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4.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
6.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的倾向,表现为持续的自我援引态度;
7.将患者直接有关的事件以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
治疗
药物治疗
制订药物治疗计划时应检查患者有无共患疾病。对伴发焦虑、抑郁的患者采取
联合治疗,可给予
抗抑郁药及
抗焦虑药对症处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心理治疗
偏执型人格治疗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在于由
心理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症状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解释,来协助患者能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蔽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有所领悟与了解。治疗的范围要包括内在的精神,
人际关系,现实的适应。其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
(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
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
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
先决条件。家庭作业是
认知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最后的
咨询阶段,家庭作业应服务于
预后和复发预防。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
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①真诚相见,以诚交心。②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③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
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
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
对抗心理。①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②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③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④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
(5)
沙盘游戏法咨询可协助其整合人格、恢复
心理健康。对患者进行
潜意识的分析,有助于咨询师对患者制定有效的
咨询方案。
预后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经过是漫长的,有的终生如此,有的可能是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前奏。随着年龄增长,人格趋向成熟或应激减少,偏执型特征大多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