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
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对人和事物的消极认识与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偏见是仅仅根据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对其成员形成的一种态度,并且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或怀有敌意的态度。
名词释义
基本性质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意向。其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prejudice)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别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
偏见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往往产生破坏性的结果,因此,
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一般情况下,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偏见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偏见得以产生的原因、偏见造成的后果、偏见的消除措施等方面。
与误解的不同
偏见异于误解。偏见根源于认识者的
偏颇式心理,例如喜欢热闹的人认为安静者无趣,其实各有各的趣味领域,爱好冥想的修炼者在自己的领域有他人难以体会的乐趣。
而
误解是根源于对象的复杂性,例如李四看到张三做了一件坏事而认为他是恶人,彼此不熟悉,其实张三可能是好人而特殊情况下做了件坏事,张三表现的复杂性是李四不了解的,导致误解,例如李四平时可能乐于助人而有的情况下心情不佳而不助人,张三不了解这种全面情况。
产生原因
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论
团体冲突(group conflict)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
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谢里夫和他的同事所进行的一项著名研究。他们让一群来自不同地区的男孩参加一次暑期夏令营活动,到营地后,将其分为两组。开始,两组人员彼此互不认识,也不往来,各自从事自己组内的学习与活动,逐渐地在各族成员内部建立了“我们一体”的群体意识感和归属感。随后,研究者安排两组进行各种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奖励方式为一组之所得必为另一组所失。随着竞赛活动的进行,两个群体间的社会距离越来越大,而且产生了对己有利,对对方不利的看法。每个小组成员都认为自己的群体是勇敢的、坚强的、友善的,而对方群体是卑劣的、狡诈的、邪恶的。即使双方成就差不多,也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成就而低估对方。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两个群体的对立态度不仅出现在竞赛活动中,而且也扩散到了其他非竞赛的场合。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论认为偏见是习得的。它是通过与其他态度、观念等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基本反应机制发展形成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经验获得的。儿童从父母、朋友、老师和周围其他人的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用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某些社会群体,而且儿童认同这一点之后,还可能得到重要他人(如老师、同伴和父母等)的赞扬、鼓励等直接的强化。除了直接学习外,还有模仿学习。周围人尤其是父母等长辈,经常与人接触时的表现和态度即是儿童学习的最好榜样。最后,环境气氛的感染。这是学习者对特殊环境气氛的一种认知。例如,存在严重种族歧视的国家里,白人和黑人分区而居,分校而读。黑人生活的地方白人很少光顾,黑人喜欢的东西白人就讨厌。儿童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传递着“黑白有异”的气氛,长期生活在这种社会气氛下,就会逐渐被感染,产生符合特定社会环境下所期望的态度和认知,但是,这些认知和态度实际上是偏见。
影响偏见的其他社会认知因素,还有前面已提到的刻板印象的作用,包括内隐的和外显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作为一种认知框架,对输入的社会刺激性信息加工具有非常强烈的影响。
有一个测量内隐的种族刻板印象实验研究,证明了这种内隐的种族偏见。研究者让被试看一张黑人头部启动图片(黑人脸部图片)后,判断与黑人种族刻板印象相关的词的反应速度,要比看到一张白人头部启动图片(白人脸部图片)的词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同样,被试在看了白人头部启动图片后,判断与白人刻板印象相关的词的反应速度,也要比看过黑人头部启动图片之后要快得多。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自动激活的、内隐的刻板印象的存在。此外,社会规范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个人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偏见倾向上并非一致不二,而是存在着很大的人际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
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权威主义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固守传统的等级观念,排斥、轻视违反传统价值的人;(2)顺从于所属群体的道德权威,以权威和地位为行事的依据;(3)敌视其他群体的人;(4)对周围的事物偏好作两分法的简单判断。显然,具有这些特点的人是很容易产生偏见的。
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弗洛伊德认为,偏见是一种人类倾向于投射的功能。投射有两种,第一种是相似性投射,即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把自己不受社会赞许的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倾向,即想看到别人做我们最害怕被抓住的事情。按照这种观点,具有将他人视为有敌意和侵犯品质的明显倾向的人往往暴露了他自己的敌视和侵犯品质。第二种是互补性投射,如资本家在剥削工人时可能认为,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贪婪,而是因为被他们剥削的人能力低。除了投射这种心理作用可能导致偏见之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还认为,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偏见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实际上男性与女性的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
自我实现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用来说明偏见这一后果。1968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等人所做的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的看法,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尽管教师的这种看法可能是完全不正确的。既然积极的看法会导致积极的效果,那么消极的看法也可能导致消极的效果。如果学生知道老师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愚蠢,那么这种消极的期望可能会变成他自我实现的预言。他的成绩可能会变得很差,并且还会形成自卑感。社会中其他的对团体、对个人的偏见也通常具有这种效果。
性别角色
在社会中还存在着对女性的许多偏见,如认为女人是依赖的、被动的等。这种偏见对于形成女性心理和女性性别角色有着很大的影响。Spencer和 Steele(1995)在研究针对女性数学能力的刻板印象时发现,男性与女性数学能力的差异受测验指导语的影响,在测验之前如果告诉参加测验的男女生这个测验会有性别差异(男性成绩优于女性),则实际测验能发现这种差异;如果测验前告诉被试该测验不会有性别差异,则这种差异也确实消失。又如西方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灰姑娘情节”,即女性通常认为自己是无力的、依赖的,需要“白马王子”来追求和保护等。就和上述这种偏见紧密相关。此外,关于女性的偏见还造成了女性的逃避成就动机,在男性面前的自卑感等等。
疏离
社会的隔离会导致并强化偏见,而偏见又反过来会增加隔膜和疏离。如在学校中,如果学生知道自己不受老师喜欢,就可能避免见到老师,与老师疏远,并且进而与同学疏远。这种疏远会导致受偏见的个体的人格失常,并对周围的人产生强烈的敌意感。
偏见的消除
在我们的社会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消极后果。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只要我们对症下药,便可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消除刻板印象。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减少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对地位低下者不利的。同样,非个人间的接触通常也只能导致接触双方之间肤浅的、形式化的认识。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形成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在暑期夏令营的研究中发现,竞争可以引发两组原来互不相识的群体相互间的敌视和偏见。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敌视和偏见呢?在该实验室中,谢里夫把营区的供水系统加以破坏,使两个群体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命运,解决这个困难只有依靠两个群体全部成员的共同合作才能消除。结果证明,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则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