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贼心虚
汉语成语
做贼心虚(拼音:zuò zéi xīn x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明州雪窦重显禅师》。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明州雪窦重显禅师》:“却顾侍者曰:‘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曰:‘有。’师曰:‘作贼人心虚。’”
宋·沈括《梦溪笔谈·权智》:“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閤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帷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做贼心虚”。
成语典故
枢密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城知县时,有人丢失了东西,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
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辩认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陈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并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
陈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后人用此词指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惶惶不安。
成语寓意
陈述古善于抓住为盗者往往做贼心虚的致命缺点,所以能够巧设机关,很快破获了盗窃刑事案。也许,陈述古的具体做法并无多大普遍意义,尤其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这种利用迷信的诡迷的手法,早已被历史所抛弃,然而,他善于分析罪犯的心理活动,能够抓住罪犯的弱点,对于人们有着借鉴的意义。因为只有抓住对方的弱点,才能制定神奇的攻克方案,出其不意地取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不会绝对,如果要对方在表面上有可疑之点便认为属于“做贼心虚”,那么,上当的可能正是自己,所谓呆子的思维往往就导引出这种结果。聪明人决不会学得了这一手,同时却丢掉了那一手。实际应用中应该多方面考虑各种可能性措施,方能有把握地制胜。
成语运用
“做贼心虚”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连动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十回:“这个毛病,起先人家还不知道,这又是他们做贼心虚弄穿的。”
清·风韶《凤氏经说·天子诸侯即位以殡明日》:“盖桓公作贼心虚,迟回以探众志。”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五章:“做贼心虚的胡老板的那张又胖又红的尖脸皮,突然变成了灰白色,额角上涌出雨点大的汗珠。”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五一:“这不是妨碍你的自由。不要做贼心虚,把事体谈清爽就让你走。”
郭沫若《孔雀胆》二幕:“并且刚才段功在这儿的时候,我叫王妃把点心给他的儿女吃,他匆匆忙忙地便把他们带走了,这不更显得是作贼心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9 13:5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