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珙县志》(旧志)上说:“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
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僰人在首领
卜漏的带领下,在
僰王山上筑城堞、修寨门,聚众造反,
揭竿起义,但被宋军用“火猴战”打败,僰王被宋军擒获后招安。僰人兵败僰王山后,在400多年的时间里偃旗息鼓,直到明朝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再次在
兴文、
珙县两地造反,明王朝派四川总兵
刘显、
刘铤父子率领十四万官军大举围剿,最终在
兴文县九丝城将僰人彻底剿灭,僰人从此销声匿迹。
珙县位于中国的川、
滇、
黔三省邻接处,是古代
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
中国14个有
悬棺的省和直辖市中,
四川省
珙县麻塘坝的“
僰人悬棺”保留最好。1935年,在中国华西大学供职的美籍学者葛维汉曾专程赴珙县调查。他在《川南的“白人坟”》一文中写道:“另一使作者感到极大惊奇的,是在非常接近白人坟的岩面上有许多岩画”,并附录了岩画的少许。这是人们最早见到的珙县麻塘坝“
僰人岩画”临摹图。葛氏推论“它们似乎不是美术作品,可能是放棺的人所画的。”继后,在1946年,前往珙县考察“
僰人悬棺”的学者还有前
中央研究院的
芮逸夫和石钏钟健。
做绘画和雕刻的目的,不外乎是安慰死者,或者借以张大死者威望,以慑服生者;或者表示死者所属的民族,部落的徽志。前者是人物画,如岩壁画,有舞蹈、钓鱼等画幅,大概是安慰死者用的,有跃马战场的战斗画幅,大概是夸耀死者的威武功业,使生者对他更加尊重用的”。岩壁画还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的反映行
悬棺葬的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正是从这种
宗教信仰出发,一整套丧葬礼制才逐渐形成起来。
1974年,在对珙县麻塘坝“
僰人悬棺”的首次发掘清理中,
四川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对麻塘坝东西两侧20多座山岩的岩画进行临摹,先后在“棺材铺”、“狮子岩”、“大洞”、“九盏灯”、“猪圈门”、“麻磨山”、“硝洞”、“邓家岩”、“三仙洞”等处,临摹下了大量“僰人岩画”。这些岩画经过整理问世后,很快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珙县麻塘坝“
僰人岩画”,一般都画在悬棺周围的岩壁、岩框上,在多用红色,少数用白色,有的色泽犹新。绘画采用的是平涂的手法,虽线条粗犷,但多形而又传神,人物极富变化和动感,题材十分广泛,内容
丰富多彩。有舞蹈、体操、杂技、刑术、击剑、赛骑、
踢毽、球戏、钓鱼、狩猎、征战和各种动物以及刀矛、车轮、日月、
太极图、各种纹饰图案等,构图简练,形态动人,乍看起来确是栩栩如生。
1985年,在对麻塘坝“
僰人悬棺”的第二次发掘清理中,清理现场的凌空厢架,靠近“九盏灯”峭壁顶端的岩上檐补正了在地面上无法看清、原来没有临摹下的10余幅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