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自
汉语词语
兀自,读音为wù zì,汉语词语,意思是仍是,还是。出自《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解释
1、径自。
2、亦作“兀子”。还;仍然。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你记得当时在月台上赏月,把我许你,你兀自拜谢。你记得也不记得?”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谁知今日见伊,尚兀子鳏居独自。”
明·施耐庵《水浒传》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谁知两个都错认了。三巧儿见不是丈夫,羞得两颊通红,忙忙把窗儿拽转,跑在后楼,靠着床沿上坐地,兀自心头突突的跳一个不住。”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大叫一声,昏倒于玉辇之上。慌得尹公脚麻,召公眼跳,同一班左右,将姜汤救醒,兀自叫心痛不已。当下飞驾入城,扶著宣王进宫。”
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
王统照《刀柄》:“周老头听见主人高兴的评判话后,却兀自没停手。”
冰心《笑》:“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参考资料
兀自.汉典.
兀自.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20:43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