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
韩愈、
白居易、
刘禹锡、
柳宗元等一大批诗人应运而生,其显著特点是创新意识极强,而又具有较明确的诗派意识,并以其独具面目的创作,在元和年间大放异彩,营造出唐诗史上的第二高潮。故称之为元和
诗坛。
首先,元和为唐诗之第二高峰,亦为唐诗之大变期。综观唐代诗史,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诗人辈出争雄,合奏出盛唐之音。开、天之后,大历诗人难以接武,出现盛极而衰的落差。元和诗人没有跟在盛唐这座诗歌高峰之后
亦步亦趋,而是竭力冲破盛唐诗创作范式的笼罩,在诗歌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求新求变,大力突显自身特征,这是
元和诗人群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其为后人重视的主要原因。
其次,元和诗歌的部分新变颇启宋调,开启了宋诗某些重要特征之先河。创作题材的日常化、生活化,以及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等,是宋诗较突出的几个特点,而这几个特点,在元和几位大诗人笔下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韩愈将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融叙述、议论为一体。而在创作取材的日常化、生活化方面,韩愈也作了大量努力,将此前不能入诗的诸多生活物事纳入诗中。这样一些特点,被宋人拿去,发扬光大,遂成为宋诗的一些重要特点。
再次,元和诗人的内部交往颇为频繁,形成了较为明确、自觉的流派意识,从而使其创作特点获得了较个体诗人更为突出的集团放大效应。到了元和时期,诗人们的创作激情及其与他人交往的频率都大大提高了,诗歌传播受到他人接受的机率也大大增强。
元和
诗坛在唐诗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盛唐而成为唐诗的又一高峰,下开宋调,成为宋诗效法的对象。
在宋以后直至清末民初的
诗坛上,都回响着元和之音,异彩纷呈的诗歌特色使得元和诗坛充满了魅力,元和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及其所开启的作诗法门对后世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盛唐诗。
元和诗人取法
前代,
转益多师,而又能自成体格。他们从
老杜及大历诗人入手而能上溯《诗》、《骚》,下揖陶、谢,各取所需,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 元和时期佛教盛行,此时的著名诗人多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对他们的生活及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古文、唐传奇与诗歌创作在元和时期都出现了繁荣局面,三者之间互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