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子
汉语词语
中古早期,男子称兄之儿子为兄子,兄之女儿为兄女。兄子在当时是常用的宗亲称谓词之一。到唐代以后开始广泛地称为
典籍示例
(1)《三国志·王昶传》:其(指王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从子]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
辨析:原文“沈”前省略“兄子”,使人以为王沈也是王昶兄子,即王昶兄之子。但据《晋书·王峤传》:“沈少孤,养于从叔司空昶,事昶如父。”由此可知,王沈实际上是王昶从父兄弟之子,而不是“兄子”,应为“从子”。因此,原文“沈”前补“[从子]”以示区别。
(2)《晋书·王湛传》:[王湛]兄子济【王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