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
汉语词语
光阴,汉语词汇。拼音:guāng yīn 释义: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时间)的推移。
释义
1.景象。 2.时间;岁月。3.光亮、光芒·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基本解释
[time]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笔迹》 (临安·万宽)
例句
1、景象。
南朝 齐王融秋胡行》:“光阴非或异,山川屡难越。”
苏轼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
2、时间;岁月。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流水。”
韩偓《青春》诗:“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四折:“叹光阴忒紧急,嗟岁月苦奔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是新春。”
李贽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叹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馀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馀以自润。”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光阴荏苒,不觉又捱过了二年。”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
3、光亮、光芒。
王度古镜记》:“见龙驹持一月来相照,光阴所及,如冰著体,冷彻腑脏。”
其它相关
古代中国人的时间观
在古代,光阴表示时间。时间是人根据物质运动来划分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宇宙中的“时”本来是没有间的。物质运动需要耗费“时”,
但是如果不把“时”分割成间,我们的思维就无法识别“时”,我们之所以能思考,是因为思维能对物质世界命名,物为实,思为虚,思命物以虚名,为思所用。没有进行分割过的“时”,无法被命名,无法进行区分,只有分割成“时间”后,才能被思维所用,因为分割后可以命名了。比如我们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运动过程划分为一年,地球自转一圈的运动过程划分为一日,这样的划分便于思维使用数字符号来计算。如果你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绝对不会以地球的运动过程来分割时。所以,时间不过是人为了便于思维思考这个宇宙,而对物质运动进行的一种划分,是人定的规则,而并非什么自然规则。间是人为的划分,怎么分都可以。
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时间的概念是人类认识、归纳、描述自然的结果。在古中国,其本意原指四季更替或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轮回,《说文解字》曰:时,四时也;《管子·山权数》说:时者,所以记岁也。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时间的概念涵盖了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运动,《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可见时是用来描述一切运动过程的统一属性的,这就是时的内涵。由于古代人们研究的问题基本都是宏观的、粗犷的、慢节奏的,所以只重视了“时”的问题。后来因为研究快速的、瞬时性的对象需要,补充进了“间”的概念。于是,时间便涵盖了运动过程的连续状态和瞬时状态,其内涵得到了最后的丰富和完善,“时间”一词也就最后定型了。
参考资料
光阴荏苒.百度汉语.
光阴.百度汉语.
资料.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4 05:36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基本解释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