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毒性出血症(viral haemorrhagic disease of rabbits)又名兔出血性肺炎、兔出血症和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所致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和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分布危害
在意大利、德国、捷克、俄罗斯、西班牙、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日本和墨西哥等国家均有本病流行的报道(见下表)。1984年初在江苏无锡市郊曾暴发过此病。该病主要危害兔,目前还未见其他动物发病的报道。
疾病病原
有关病毒的核酸还存在争论。1991年在北京召开的兔出血症国际会议上,德国动物病毒研究所Thiel教授提出RHDV核酸为单股RNA,在分类上应归属于嵌杯病毒属(Calicivirus),称为兔嵌杯病毒(RCV)。而当时国内杜念兴教授认为RHDV为单股的DNA病毒,应归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但由于病毒形态较大,幼畜不致病,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血凝性以及病毒子带正电,泳向负极等特性不同于细小病毒,故暂定为类细小病毒(Parvolike Virus,PLV)。杜念兴等就RHDV核酸是DNA还是RNA? 是一种病毒还是二种病毒的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揭开了本病病原之谜。有关RHDV的结构多肽报道很多,但均认为VP1为RHDV的主要结构多肽,分子量为60k道尔顿。现已证实,欧洲流行的兔病与我国流行的是同一种病原引起的,病毒在血清学上完全一致。
RHDV成熟的病毒粒子为球形颗粒,无囊膜,是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病毒外径一般为32-34nm,核衣壳厚4-6nm,表面有直径约4nm的壳粒32-42个。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29-1.34g/ml。沉降系数为85-162s。分子量为2.4×10-2.6×10道尔顿。
流行病学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兔和带毒兔。传播途径主要由病兔或带毒兔与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被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空气、兔毛以及人员来往间接传播。经口腔、皮下、腹腔、滴鼻等途径人工感染均可引起发病,但没有由昆虫、啮齿动物或经胎盘垂直传播的证据。本病只发生于家兔,毛用兔的易感染性略高于皮用兔,其中长毛兔最易感,
青紫蓝兔和土种兔次之。主要发生于二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成年兔和哺乳母兔病死率高,而哺乳期仔兔则很少发病死亡。将本病毒人工接种于小鼠、大鼠、豚鼠、
金黄地鼠、毛丝鼠、鸡、鸭、犬、猫、牛、羊、鸽、鱼等均不发病,不在其体内繁殖,也不造成损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北方以冬春季多发,可能与气候寒冷、饲料单一导致兔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本病发病急,病死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传播迅速,几天内危及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95%以上。
临诊症状
潜伏期自然病例为2-3天,人工感染为1-3天。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三种病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常发生于夜间。无任何前兆或仅表现短暂兴奋,而后突然倒地,抽搐,尖叫数声而死。
急性型:病兔表现食欲减少或拒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结膜潮红,体温升高达41℃以上,稍稽留后急骤下降,临死前病兔瘫软,不能站立,但不时挣扎,撞击笼架,高声尖叫,抽搐,鼻孔流出泡沫性液体,死后呈
角弓反张。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潜伏期和病程较长,精神不振,采食减少,迅速消瘦,衰弱而死。有的可以耐过,但生长缓慢,发育较差。
据报道,病兔中约有90%的急性型病例其特征症状为,临死前15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许多病例临死前肛门排出淡黄色的稀簿液状粪便;约有15%的病例死后鼻孔流出鲜红色的血液。
病理变化
以实质器官瘀血,出血为主要特征。鼻腔,喉头和气管粘膜弥漫性充血,出血,气管内充满大量血染泡沫,肺一侧或两侧有数量不等及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并有水肿。心脏扩张,瘀血,
心包积液,心包膜点状出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淡黄色,质脆,肝小叶间质增宽,有的肝表面有灰白色,散在性坏死小点。脾脏瘀血,肿大。肾脏瘀血.呈暗红色。十二指肠,回肠充血,有时可见小点出血。内分泌腺,性腺,输卵管和脑膜亦可见充血和出血。组织学变化以全身微循环
障碍为主,突出表现在肺肾,心,延髓等重要器官的微血管广泛瘀血,红细胞粘滞,透明血栓形成,小点出血和间质血肿,实质器官的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脾脏充血,出血,淋巴组织和
淋巴细胞排空等病毒性败血症特征。在电镜下,最常见的是线粒体肿胀,变性,空泡化,毛细血管管壁断裂消失。病变最初见于线粒体,而后影响到核仁,内质网,糖原颗粒,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亦有轻度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