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年,公历
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其中30年2月22日~31年2月10日为农历庚寅年(虎年),31年2月11日~32年1月31日为农历辛卯年(兔年),全年无农历
闰月;
建武七年。
建武七年(31),因战结束,天下一统,诏令地方兵吏,诸如轻车、骑士、
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一律还归民伍。
建武七年(31),光武帝
刘秀颁布诏令:凡青、徐二州吏民的妻子因遭饥乱被略为奴婢而要求离去的,一律不得阻拦;奴婢主人如敢拘制不放,以“卖人法”治罪。
建武七年(31),光武帝下诏省罢“
八校尉”中的
长水校尉官和
射声校尉官。“
八校尉”是汉武帝为加强首都防卫而设,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长水校尉执掌长安西北郊的宣曲胡绮,射声校尉执掌
射声士。
护漕
都尉是汉朝负责转漕事宜的官员。东汉建都洛阳,由山东、河北、江淮等地转漕粮刍至京师洛阳,比西汉时运到长安要近得多,道路无大险阻,也无需经过黄河砥柱天险。漕运简省,故光武帝
刘秀于建武七年(31)下诏省罢护漕都尉官。
建武七年(31),光武帝
刘秀颁布诏令说:“现在世上崇尚厚葬,鄙视薄葬,以至有钱的人过分奢侈,穷人只好谒尽财产。这种习俗法令不能禁止,用礼义说教也不能收效,只有等天下丧乱时才能知晓这种习俗的恶果,今天诏告天下,使大家都知道薄葬的意义”。倡导葬礼从简,薄葬送终。
杜诗是河内汲(今河南新乡东北)人。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任郡功曹。
更始政权建立后,
征辟为
大司马府属史。
建武元年(25),一年之中三次升迁,官至
侍御史,后为成皋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迁沛
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之处皆有政绩。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为政清平,兴利除害,爱惜民力。曾发明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此冶铸农器,用力少,见功多,大大方便了百姓。又修治陂池,广辟土田,郡内富足。南阳百姓反
杜诗比做西汉循吏
召信臣;称颂说,“前有召次,后有杜母”。建武十四年,因指使门客为其弟报仇,征诣洛阳,后病死。死后贫无产业,无法归葬,光武帝刘秀特地下诏丧郡邸,赙绢千匹,以为治丧之用。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世代经商,为闾里首富。新莽末年,百姓悉怨,李通宣扬谶语:“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等到平林、新市农民军起,南阳一带纷纷响应,李通与堂弟李轶以及刘秀谋议,约定立秋都试时由李通劫持新莽前队大夫
甄阜、属正梁丘赐,以号令大众;
刘秀和李轶则在舂陵起兵相应。此后,
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得子弟七八千人。李通未及起事,事情败露。其父
李守及家属六十四人株连被杀。
李通只身逃到
棘阳,与
刘秀、李轶会合攻破前队(南阳),杀甄阜、梁丘赐。更始政权建立后,李通为
柱国大将军、辅汉侯,
更始帝刘玄到长安后,又迁大将军,封
西平王。因李通娶刘秀之妹伯姬为妻,刘秀称帝后即征李通为卫尉。
建武二年(26),封为固始侯,拜大司农。光武帝
刘秀每次出征,常令李通镇守京师。建武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第二年夏天,李通率
侯进、
王霸等进攻
延岑;
公孙述派兵来救,李通大败公孙述。建武七年夏,拜为
大司空。李通以布衣倡义,助成帝业,深得光武帝信重,但其为人谦恭。任宰相后,称病不理政事,连年请求辞职。刘秀优宠有加,准其公归第养病。二年后,才允许辞去
大司空,以特进奉朝请。建武十八年,李通死,谥曰恭侯。刘秀和皇后亲往吊唁,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