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年
年份
670年是指中国纪年670年,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咸亨元年。
历史大事
改元咸亨
总章三年(六七0)三月一日,因大旱,赦天下,改元咸亨。
徐齐聃在世
齐聃字将道,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世居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八岁能文,举弘文生。历任曹王府参军、潞王府文学、崇文馆学士、桃林令、沛王侍读、西台舍人。咸亨初(六七0),诏突厥酋长子弟侍东宫,齐聃上疏言皇太子左右应引文学端良之士,不可以戎狄边夷之人入侍。又奏长孙无忌乃高宗外祖,不可以子孙之罪毁其先庙。高宗皆纳之,并诏复无蕲忌之官。齐聃擅长文诰,高宗爱其文,令侍皇太子及诸王属文,因泄禁中机密,贬蕲州司马,流钦州(今广西钦州以北)。及卒,年四十四。
罢安西四镇
咸亨元年(六七0),吐蕃兴盛,四月,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与于阗联合攻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温宿)。时安西都护府统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个军镇,治所在龟兹,既陷,罢安西四镇。至此,唐在西域的统治开始动摇,吐谷浑、鄯善、且末之地,正式为吐蕃所据。
唐军败于大非川
吐蕃既陷安西四镇,唐廷决定军事还击。咸亨元年(六七0)四月九日,唐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十余万人讨吐蕃,且援吐谷浑还故地。逻娑乃吐蕃首都(今拉萨),唐军直指吐蕃心脏。八月,唐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将进乌海,仁贵以乌海险远,军行艰难,辎重难以随军前进,留待封等二万人及辎重于大非岭上,嘱其筑两栅,围辎重,待先遣军袭取乌海后再汇合。仁贵率轻锐部队倍道兼行,趁吐蕃不备,败其于河口,进屯乌海。待封本与仁贵官位相等,此次出征为仁贵之副,耻居其下,不听指挥,率兵士辎重随跟其后,半途遇吐蕃二十余万人,战而大败,辎重尽失。仁贵无后援,只得退守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率兵四十余万击之,唐兵大败,死伤略尽。仁贵、待封、阿史那道真与钦陵约和,仅以身还。高宗令大司宪乐彦玮至军中查败状,械送京师,三人免死除名。唐军之败,将帅不和系原因之一,但主因是两方力量悬殊太大,吐蕃兵力三倍于唐兵。唐军孤军深入,运输艰难,地形不熟,故有此败。九月,唐又以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出击吐蕃,后以恪卒,乃班师。
吐谷浑复国未成
吐谷浑龙朔三年(六六三)国灭内附,其后,总章二年(六六九)九月,唐高宗召宰相姜恪、阎立本、将军契苾何力等议徙吐谷浑部落于凉州南山(今甘肃境内),或言宜先发兵击吐蕃,以防吐蕃侵暴,使吐谷浑不能自存;立本以去岁欠收,民饥,不宜兴师,反对出兵,议而不决,不果徙。咸亨元年(六七0),吐蕃陷安西四镇四月,唐发兵讨吐蕃,乃兼送吐谷浑还青海故地。然唐军战而大败,吐蕃尽占吐谷浑之地,吐谷浑复国未成,可汗慕容诺曷钵率亲近数千帐再次内附。
唐再平高丽
唐灭高丽,以安东都护府统辖其地。高丽民不满唐朝统治,咸亨元年(六七0),爆发大规模反抗斗争,时间长达四年,新罗亦参与战争。是年四月,高丽酋长剑牟岑率众反,立原高丽王高藏外孙安舜为王。唐派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讨伐安舜,又遣司平太常伯杨昉绥纳高丽亡余。安舜惧,杀剑牟岑,逃奔新罗。二年(六七一)七月,高侃破高丽余众于安市城。三年(六七二)十二月,双方又在白水山(即泉山)激战,唐兵获胜。新罗遣兵来救高丽,唐兵击破之,生俘新罗援兵二千。四年(六七三)闰五月,李谨行于瓠芦河之西又破高丽兵,俘获数千人,高丽余众皆逃奔新罗。谨行妻刘氏先留守伐奴城,高丽引靺鞨攻之,刘氏擐甲帅众坚守此城,高丽久攻不下,退兵。四年之战,唐军获胜。
诏营孔庙及学馆
咸亨元年(六七0)五月,诏诸州、县孔子庙及学馆或遭破坏,或未建者,有司应立即营建修缮,使百姓有学习和祭奠先师之所。
听收养男女
咸亨元年(六七0),天下灾荒频仍。去岁水旱天灾,四十余州乏食,今岁又四十余州大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困顿。唐廷令百姓往诸州逐食。十月,又令雍、同、华州贫困之家,年十五以下不能存活者,听任人收养为男女,供收养人驱使役用。然规定不得作为奴婢。至咸亨四年(673)正月七日,乃下诏咸亨初收养为男女及驱使者,可按所费衣食价值酬还主家,放还本处。
官名复旧
咸亨元年(六七0)十月二十七日诏,龙朔二年(六六二)二月所改百官之名仍复其旧。东台复为门下省,西台复为中书省等。
咸亨元年(六七0),赵仁本卒。仁本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县)人。隋末任官,贞观中累转殿中侍御史。仁本善记忆,遇诏敕,手写速记,临事亦皆暗记,时人为之叹服。曾有敕差一御史任远使,同列皆托辞不行,仁本以食君之禄,当为君效死力,虽跋涉艰险,亦不能有所辞,主动请行。既行,处事称旨,擢吏部员外郎。乾封中(六六六至六六七)历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太子右中护兼正谏大夫,司列少常伯。时许敬宗为右相,欲用亲信,有所请托,仁本皆拒之。敬宗因此怀恨,咸亨元年(六七0),转仁本左肃机,罢知政事,乃卒。仁本曾充使检校四部群书。任详刑少卿时撰《法例》三卷,作为断案准则。高宗后以烦文不便废之。
承庆字子余,幽州涿(今北京)人,美风仪,博学有才干。少袭父爵,为范阳郡公。历官秦州参军、考功员外郎、民部侍郎。太宗问历代户口之数,承庆叙夏商迄周隋,引据该详,太宗嗟赏。后兼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雍州别驾、尚书左丞。永徽初(六五0),为人构陷,出为外官。显庆四年(六五九),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度支失当,免为润州刺史,迁雍州长史,加银青光禄大夫。总章二年(六六九)任刑部尚书,致仕。咸亨元年(六七0)卒。承庆掌典选,考内外官,有一官督运粮米,遭风暴,漕舟沉没。承庆考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如。改为“非力所及,考中中”,其人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承庆重其雅量,又改为:“宠辱不惊,考中上”。
张文收卒
咸亨元年(六七0),张文收卒。文收贝州武城(今山东)人,文瓘从父弟。录善音律,曾以萧吉《乐谱》未详,博采群言及考历代沿革,裁竹为十二律吹之,尽备旋宫之义。太宗时召入太常寺,与太常少卿祖孝孙参定雅乐,行用于世。太乐有十二古钟,隋惟用七钟,另五钟设而不击,俗称哑钟。文收吹律调之,十二钟皆用。以功授协律郎。贞观十一年(六三七),文收表请厘正太乐,太宗以天下丧乱,虽改音律而乐不和;天下太平,则音律自然调和,无须更改,故不依其请。文收以孝孙《十二和》(即《大唐雅乐》)之制不完备,与起居郎吕才考正律吕,叶其声音,乐曲遂备。十四年(六四0,一说高宗即位之后),制《景云河清乐》,又名《燕乐》,以玉磬、方响等二十来种乐器奏之,编成舞蹈。咸亨元年(六七0)迁太子率更令。有《新乐书》十二卷。
淳风岐州雍(今陕西凤翔)人。父播,隋时弃官为道士。自号黄冠子,颇有文学,注《老子》、撰《方志图》。淳风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历官将士郎直太史局、承务郎、太常博士、太史丞、太史令、秘阁郎中。因修国史有功,封昌乐县男。淳风贞观初与傅仁均争论《戊寅历》之失,上疏言十八事,见纳七事。七年(六三三),造成浑天黄道仪,于古代浑仪六合仪和四游之间加三辰仪,使浑仪变成表里三重。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赤道环相交构成,黄道环测太阳位置,白道环测月球位置,赤道环测恒星位置,三辰仪可绕极轴在六合仪中旋转,四游仪可在三辰仪中旋转,以便直接观测日月星辰在各自轨道上的视运动。淳风撰《法象志》七卷,讲述所制浑仪结构及使用方法,并总结分析历代浑仪得失,介绍当时尚存的北魏斛兰所造铁浑仪。显庆(六五六至六六一)后撰成《乙巳占》,分类汇编唐以前数十种星占之书,内容涉及星占、天文、气象等,现存于世。所撰《麟德历》,麟德二年(六六五)颁行于世。又撰《晋书》、《隋书》两书中《天文》、《律历》、《五行志》,《文思博要》及《典章文物志》、《秘阁录》,并演绎《齐民要术》等凡十余部。以《五曹》、《孙子》十部算经理多舛驳,与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贞儒受诏注之,于国学行用。咸亨后乃卒,年六十九。
通鉴记载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上咸亨元年(庚午,公元六七零年)
春,正月,丁丑,右相刘仁轨请致仕;许之。
三月,甲戌朔,以旱,赦天下,改元。
丁丑,改蓬莱宫为含元宫。
壬辰,太子少师许敬宗请致仁;许之。
敕突厥酋长子弟事东宫。西台舍人徐齐聃上疏,以为:“皇太子当引文学端良之士置左右,岂可使戎狄丑类入侍轩闼!”又奏:“齐献公即陛下外祖,虽子孙有犯,岂应上延祖祢!今周忠孝公庙甚修,而齐献公庙毁废,不审陛下何以垂示海内,彰孝理之风!”上皆从之。齐聃,充容之弟也。
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辛亥,以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副之,以讨吐蕃,且援送吐谷浑还故地。
庚午,上幸九成宫。
高丽酋长剑牟岑反,立高藏外孙安舜为主。以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之,安舜杀剑牟岑,奔新罗。
六月,壬寅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丁巳,车驾还京师。
郭待封先与薛仁贵并列,及征吐蕃,耻居其下,仁贵所言,待封多违之。军至大非川,将趣乌海,仁贵曰:“乌海险远,军行甚难,辎重自随,难以趋利;宜留二万人,为两栅于大非岭上,辎重悉置栅内,吾属帅轻锐,倍道兼行,掩其未备,破之必矣。”仁贵帅所部前行,击吐蕃于河口,大破之,斩获甚众,进屯乌海以俟待封。待封不用仁贵策,将辎重徐进,未至乌海,遇吐蕃二十馀万,待封军大败,还走,悉弃辎重。仁贵退屯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将兵四十馀万就击之,唐兵大败,死伤略尽。仁贵、待封与阿史那道真并脱身免,与钦陵约和而还。敕大司宪乐彦玮即军中按其败状,械送京师,三人皆免死除名。
钦陵,禄东赞之子也,与弟赞婆、悉多于、勃论皆有才略。禄东赞卒,钦陵代之秉政,三弟将兵居外,邻国畏之。
关中旱,饥。九月,丁丑,诏以明年正月幸东都。
甲申,皇后母鲁国忠烈夫人杨氏卒,敕文武九品以上及外命妇并诣宅吊哭。
闺月,癸卯,皇后以久旱,请避位;不许。
壬子,加赠司徒周忠孝公武士彟为太尉、太原王,夫人为王妃。
甲寅,以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御吐蕃。
冬,十月,乙未,太子右中护、同东西台三品赵仁本为左肃机,罢政事。
庚寅,诏官名皆复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4 23:55
目录
概述
历史大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