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6年,公历
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其中1月1日~9月25日为农历甲寅年(虎年),9月26日~12月31日为农历乙卯年(兔年),全年无农历
闰月;
秦王政元年。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另两资料分别为: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5千米处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南依
骊山的层恋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时,秦国疆域已北抵
秦昭襄王所建长城(由今甘肃临洮经陕北吴旗、靖边、神木等县,至内蒙古准格尔旗之十二连城),南包巴、蜀,东逾
函谷关。也就是占有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两个地理单元之大部及其东缘部分区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
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大型灌溉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 余里。郑国的真实目的是通过这项大型工程来耗竭秦国实力以延缓攻打
韩国的时间。修建过程中,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郑国辩解说:“臣为韩国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始皇认为郑国说的有理,继续要郑国主持水渠工程。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
史记》、 《
汉书》都说:“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
郑国渠。”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
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太子嬴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
相国,称他为“仲父”。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在那时,魏国有
信陵君,楚国有
春申君,赵国有
平原君,齐国有
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
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
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
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
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
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关中由是益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