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二十四史之一。与《
史记》《
东观汉记》并称“
三史”,又与《
史记》《
后汉书》《
三国志》并称“
前四史”。由东汉史学家
班固所撰,汉建初年间编成,历二十余年。《汉书》八表由班固妹妹
班昭补写,《汉书》天文志由班昭弟子
马续补写。唐代
颜师古为之作注。为唐代科举之常科。
史书简介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
断代史体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
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
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
《史记》有交叉,
汉武帝中期以前的
汉朝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
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汉书》新增加了《
刑法志》、《
五行志》、《
地理志》、《
艺文志》。《
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
沿革和一些具体的
律令规定。《
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
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食货志》是由《
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
古今人表》,从
太昊帝记到
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
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
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 在我们面前。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
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跟。《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
作者介绍
班固(32—92),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孟坚。班彪子。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
司马迁并称“班马”。
创作背景
由于《史记》只写到
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
续篇。据《
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
刘向、
刘歆、
冯商、
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
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
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形成过程
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
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班固无罪开释,汉明帝赐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
汉明帝颇赏识班固的才能,召为
兰台令史,
秩俸为
六百石,后
转迁为
郎。当时兰台令史
傅毅是他的同事,二人皆以文闻名,班固与弟班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
自休。”此即“
文人相轻”的典故。班固又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
窦宪率兵伐
匈奴,班固随其出征,任
中护军,行
中郎将事,大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的
铭文,即出自班固手笔。
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
洛阳令种竞被班固的家奴醉骂,怀恨未忘。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班固受牵连而被免官职,种竞利用窦宪事败之机,逮捕班固,日加
笞辱。班固死在狱中,年六十一岁。此时所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汉和帝命其妹
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班固遗作,然八表完成,班昭便卒。同郡的
马续是班昭的门生,博览古今,汉和帝召其补成剩下的“天文志”。
编写体例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以汉朝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到了唐代,
颜师古认为《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
《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书中所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汉朝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汉书》的这一部分,多用《史记》旧文,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汉武帝以后的
史事,除吸收了班彪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
诏令、
奏议、
诗赋、类似
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不少
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录入书中,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纪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
汉高祖至
汉平帝的编年大事记。
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
武帝纪》及《
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的人物,如
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于汉朝东汉时期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政权——新朝,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
表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的沿革。
前六篇的记载包括:记载汉初同姓诸侯王的《诸侯王表》,记载
异姓诸侯王的《
异姓诸侯王表》,记载汉高祖至
汉成帝的《功臣年表》等,借由记录统治阶级来达到尊汉的目的。
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今人物表》,班固把从三皇五帝到秦楚之际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时期的
官制。
志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
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
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史记》中的“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将《史记》的“
礼书”、“乐书”改为“礼乐志”,将“
律书”、“
历书”改为“
律历志”;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将“
封禅书”改为“郊祀志”,将“
河渠书”改为“
沟洫志”,将“平准书”改为“食货志”。
同时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艺文志”、“
地理志”,各志内容多
贯通古今,而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
其中,如《地理志》详述先秦时期、
秦朝、西汉时期的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
名门望族和帝王的
奢靡等。
《
五行志》集有关
五行灾异之说而编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料的自然史资料。
《天文志》则保存上古至汉哀帝元寿年间大量有关星运、
日食、
月食等天文资料。
《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西汉时期的
刑法,并且点出
汉文帝、
汉景帝用刑之重,更指出汉武帝进用
酷吏而导致的恶果。
《
沟洫志》则记述上古至汉朝的水利工程,并说明治理水文的策略。
传
《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同时以时代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
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
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为标题。
《汉书》列传中有关文学之士的部分,多记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内容,如《贾谊传》记有“
治安策”;《
公孙弘传》记有“贤良策”等,这些都是《史记》没有收录的。
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传》、《循吏传》、《游侠传》、《酷吏传》等,此外又新增《外戚传》、《元后传》、《
宗室传》,这些也是《史记》所没有的。
四夷方面,有《匈奴传》、《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西域传》等三传。
此外,又仿“
太史公自序”之意,“列传”最后一篇作《
叙传》,述其写作动机、
编纂、
凡例等。“列传”以记载西汉一朝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
作品目录
本纪
表
志
列传
附录
汉书叙例
储君体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综九流,观炎汉之余风,究其终始,懿孟坚之述作,嘉其宏赡,以为服、应曩说疏紊尚多,苏、晋众家剖断盖砂,蔡氏纂集尤为牴牾,自兹以降,蔑足有云。怅前代之未周,愍将来之多惑,顾召
幽仄,俾竭
刍荛,匡正
睽违,激扬郁滞,将以博喻胄齿,远覃邦国,
弘敷锦带,启导
青衿。曲禀宏规,备蒙嘉惠,增荣改观,重价流声。
斗筲之材,徒思罄力,驽蹇之足,终惭远致。岁在重光,律中大吕,是谓
涂月,其书始就。不耻狂简,辄用上闻,粗陈指例,式存
扬搉。《汉书》旧无注解,唯
服虔、
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
典午中朝,爱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前人当否,号曰《汉书集注》。属
永嘉丧乱,
金行播迁,此书虽存,不至
江左。是以爱自
东晋迄于
梁、
陈,南方学者皆弗之见。有
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之所见,续厕其末,举驳前说,喜引《
竹书》,自谓
甄明,非无差爽,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今之集解、音义则是其书,而后人见者不知臣瓒所作,乃谓之应劭等《集解》。王氏《
七志》,阮氏《
七录》,并题云然,斯不审耳。学者又斟酌瓒姓,附著安施,或云傅族,既无明文,未足取信。
蔡谟全取臣瓒一部散入《汉书》,自此以来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浅,不加隐括,属辑
乖舛,错乱实多,或乃离析本文,隔其辞句,
穿凿妄起。职此之由,与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谟亦有两三处错意,然于学者竟无弘益。
《汉书》旧文多有古字,解说之后屡经迁易,后人习读,以意刊改,传写既多,弥更浅俗。今则曲核古本,归其真正,一往难识者,皆从而释之。
古今异言,方俗殊语,未学肤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辄就增损,流遁忘返,秽滥实多。今皆删削,克复其旧。
诸表列位,虽有科条,文字繁多,遂致饵杂,前后失次,上下乖方,
昭穆参差,名实亏废。今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荡
愆违,审定阡陌,就其区域,更为局界,非止寻读易晓,庶令转写无疑。
礼乐歌诗,各依当时
律吕,修短有节,不可格以恒例。读者
茫昧,无复识其断章,解者支离,又乃错其句韵,遂使一代文采,空韫精奇,累叶钻求,罕能通习。今并随其曲折,
剖判义理,历然易晓,更无疑滞,可得讽诵,开心顺耳。
凡旧注是者,则无间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隐。其有
指趣略举,结约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备悉。至于
诡文僻见,越理乱真,匡而矫之,以祛
惑蔽。若泛说非当,芜辞竞逐,苟出异端,徒为烦冗,祗秽篇籍,盖无取焉。旧所阙漏,未尝解说,普更详释,无不洽通。上考
典谟,旁究《苍》《雅》,非苟臆说,皆有
援据。六艺残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扬镳分路。是以向、歆、班、马、仲舒、子云所引诸经或有殊异,与近代儒者训义弗同,不可追驳前贤,妄指瑕
纇,曲从后说,苟会
扃涂。今则各依本文,
敷畅厥指,非不考练,理固宜然,亦犹康成注《礼》,与其《书》《易》相
偝,元凯解《传》,无系毛、郑《诗》文。以类而言,其意可了。爱自陈、项,以讫哀、平,年载既多,综缉斯广,所以纪传表志时有不同,当由笔削未休,尚遗
秕稗,亦为后人传授,先后错杂,随手率意,遂有乖张。今智穷波讨源,
构会甄释。
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
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说,攻击本文,至有
诋诃言辞,
掎摭利病,显前修之
纰僻,骋己识之优长,乃效矛盾之仇雠,殊乖粉泽之光润。今之注解,
翼赞旧书,一遵
轨辙,闭绝歧路。
诸家注释,虽见名氏,至于爵里,颇或难知。传无所存,具列如左:
荀悦字仲豫,
颍川人,后汉
秘书监。(撰《
汉纪》三十卷,其事皆出《汉书》。)
服虔字子慎,
荥阳人,后汉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初名重,改名祗,后定名虔。)
应劭字仲援,(一字仲援,一字仲远。)
汝南南顿人,后汉萧令,御史营令,泰山太守。
伏俨字景宏,琅邪人。
郑氏,晋灼《音义》序云不知其名,而臣瓒《集解》辄云郑德。既无所据,今依晋灼但称郑氏耳。
李斐,不详所出郡县。
文颖字叔良,南阳人,后汉末
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
张揖字稚让,
清河人,(一云河间人。)魏
太和中为博士。(止解《司马相如传》一卷。)
苏林字孝友,
陈留外黄人,魏
给事中领秘书监、
散骑常侍、永安卫尉、
太中大夫,
黄初中迁博士,封安成亭侯。
孟康字公休,安平
广宗人,魏散骑常侍、
弘农太守、领
典农校尉、勃海太守、给事中、散骑侍郎、
中书令,后转为监,封广陵亭侯。
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刘宝字道真,高平人,晋中书郎、
河内太守、
御史中丞、
太子中庶子、吏部郎、
安北将军。(侍皇太子讲《汉书》,别有《驳义》。)
臣瓒,不详姓氏及郡县。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晋赠弘农太守。(止注《相如传序》及游猎诗赋。)
蔡谟字道明,陈留
考城人,
东晋侍中五兵尚书,
太常领秘书监,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
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
扬州牧,侍中
司徒不拜,赠侍中
司空,谥文穆公。
崔浩字伯深,清河人,后魏侍中
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封东郡公。(撰荀悦《汉纪》音义。)
景祐刊本校语
景祐元年九月,
秘书丞余靖上言:“
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
舛讹,恐误后学,臣谨参括众本,旁据它书,列而辨之,望行刊正。”
诏送
翰林学士张观等详定闻奏,又命国子监
直讲王洙与靖偕赴
崇文院雠对。二年三月,靖又上言:“案颜师古叙例云:班固《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著音义,自名其家。至西晋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二学当否,号曰《汉书集注》。
永嘉之乱,此书不至江左。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见,续厕其末,掎摭前说,多引《
汲冢竹书》,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凡称集解、音义,即其书也,蔡谟全取此书散入众篇,自是以来,始有注本。至
唐太宗时,皇太子承乾命颜师古更加刊整,删繁补略,裁以己说,儒者服其详博,遂成一家。总先儒注解,名姓可见者二十有五人,而爵里、年代,史阙载者殆半。考其附著及旧说所承注释源流、名爵、年次,谨条件以闻望德,刻于本书之末,庶令学者启卷具知。”奏可。今列之如左:
荀悦,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服虔,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应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伏俨,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刘德,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郑氏,旧传晋灼《集注》云北海人,不知其名,而臣瓒以为郑德。今书但称郑氏。
李斐,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李奇,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邓展,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文颖,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张揖,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苏林,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张晏,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如淳,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孟康,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项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韦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晋灼,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刘宝,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臣瓒,不知何姓。案
裴骃《史记序》云,莫知氏姓。韦稜《续训》又言未详,而
刘孝标《类苑》以为于瓒,郦元注《
水经》以为
薛瓒。
姚察《训纂》云,案《庾翼集》于瓒为翼主簿、
兵曹参军,后为建威将军。《
晋中兴书》云,翼病卒,而大将军于瓒等作乱,翼长史
江虨诛之。于瓒乃是翼将,不载有注解《汉书》。然所采众家音义,自服虔、孟康以外,并因晋乱灭,不传江左。而《高纪》中瓒案《茂陵书》、《文纪》中案《汉禄秩令》,此二书亦复亡失,不得过江,明此瓒是晋中朝人,故得具其先辈音义及《茂陵书》《汉令》等耳。蔡谟之江左,以瓒二十四卷散入《汉书》,今之注也。若谓为于瓒,乃是东晋人,年代前后了不相会,此瓒非于足可知矣。又案《穆天子传》目录云,秘书
校书郎傅瓒校古文《穆天子传》,已记《穆天子传》者,汲县人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今《汉书音义》臣瓒所案,多引《汲书》以驳众家训义,此瓒疑是傅瓒。瓒时职典校书,故称臣也。颜师古曰,后人斟酌瓒姓,附之傅族耳,既无明文,未足取信。
郭璞,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蔡谟,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崔浩,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唐中书侍郎,兼通直散骑常侍、秘书少监、弘文馆学士,封琅邪县子。
二年九月校书毕,凡增七百四十一字,损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字。
作品思想
正统论
《史记》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朝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原因。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灭亡,将《高帝纪》置于首篇。《汉书》中神化西汉皇权,拥汉为正统,是为论证东汉王朝的正统性和神化东汉皇权服务的。西汉末年刘歆著《三统历谱?世经》,构建了一套系统的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说,主要观点之一便是以“汉为尧后”。《汉书·高帝纪》据此整理自唐尧至刘邦的具体世系,系统宣扬“汉为尧后”。但刘歆宣扬“汉为尧后”说,是希望刘汉皇朝能像唐尧禅位于虞舜一样禅位于王莽,因而是为了服务于汉政权和平过渡的政治需要;而班固宣扬“汉为尧后”说,则是有鉴于刘邦“无土而王”,需要从神意角度做出历史解说,为刘汉政权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高帝纪》所述刘氏世系并非班固凭空杜撰,而是依据《左传》的记载得来的。《左传》涉及刘汉世系的记载主要有三处:一是文公十三年,叙述了刘氏先人士会逃到秦国,晋人设计将他骗回。留在秦国的部分家眷改以刘为氏。交代刘氏的来历。二是襄公二十四年,士会之孙范宣子历数自己的世系。宣子曰:“昔句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三是昭公二十九年,借晋史蔡墨答魏献子的话,叙述自刘氏先人刘累到成为范氏的过程。《高帝纪》糅合《左传》三处记载,外加刘向之说,补上了士会留秦一支从秦迁至魏再迁至丰的过程,而高祖正是出自该支。顾颉刚指出:“言刘氏为其后的只有《左传》和图谶,五经家则从无是说。《左传》编于刘歆之手,图谶起于哀平之间,这一说的来源也就可想而知”。班固依据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理论,勾勒出了一个自伏羲氏而至刘汉的天命王权体系,“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贴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汉书?高帝经赞》)。通过作《高帝纪》,班固依据《左传》关于刘氏世系的论述,考究出了一个自唐尧至刘邦的刘氏家族世系。班固正是借助于这两个系统的建立,从而对刘汉皇朝的历史统绪做出了神意化的解释。所以,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的“五德终始说”和王权神授的封建神学说教,便成为《汉书》正统史观的主要内容。
灾异观
《汉书·董仲舒传》与《史记·儒林列传》中的《董仲舒传》有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汉书》将集中体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天人三策》完整地收入《汉书·董仲舒传》,并在“赞”中列举了刘向、刘歆和刘向曾孙刘龚等人对董仲舒的评价,其中刘向的评价最高,认为董仲舒有虽伊吕不以加的“王佐之材”;而刘歆、刘龚则认为“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班固充分认识到了《天人三策》所宣扬的天人感应思想对西汉武帝以后整个思想界产生的极其重要的影响。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础的灾异学说,被刘向、刘歆等人进一步发扬,用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由班固整理,体现东汉官方意识形态的《白虎通》中的《封禅》《灾变》总结前代学者的灾异理论说,“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天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白虎通·封禅》);“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过修德,深思虑也”(《白虎·通灾变》)。集中反映班固灾异思想的《汉书·五行志》,正是通过记载董仲舒、刘向和刘歆等人的灾异理论,夹杂自己的灾异观点编成的。为了宣扬“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两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五行家的事迹,把历史上和当时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灾异与社会人事等联系起来,阐释自己对历史、政治、现实的看法。例如记述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刘向以为是由于齐桓公好色,宠信女子,以妾为妻,嫡庶数更,故致大灾。董仲舒也以为,齐国不守纲常礼教,故遭天灾惩戒。十八年“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董仲舒以为王室将乱,而诸侯莫救,未担负其保卫王室的责任,故上天降灾于四国,预示其将灭亡。刘向以为,宋、陈两国是王者之后,卫、郑两国与周同姓也,却都外附于楚国,没有尊周室之心,故天灾四国。西汉惠帝四年十月,未央宫两次发生火灾,班固借刘向之口解释为因吕太后杀赵王如意,残戮其母戚夫人,立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为皇后,残忍暴虐,悖乱纲常,因此凌室和织室两处分别发生火灾。凌室是皇宫供养饮食之处,织室是供奉宗庙衣服之处,这两次灾祸等于告诫皇室没有供奉宗庙之德,祭祀将会断绝。后来惠帝果然无后,众大臣诛吕氏而立文帝。
宣扬汉德
《史记》通记古今人物,立《陈涉世家》《项羽本纪》。《汉书》认为尊立项羽于《本纪》,冠于汉代帝王之上,不合礼法,体例不严;陈胜于秦末称王,数月而败,身死无子,所以也不应列为《世家》。因此,班书将陈、项俱改为《列传》,就是要严格维护儒家纲常礼法。
《史记》于《高祖本纪》后即继以《吕后纪》,而孝惠帝在位七年,竟然删削不载。班固认为,虽然当时朝政皆出于吕后,但惠帝并未被废,名义上还是天子,孔子修《春秋》,于鲁昭公流亡他国,每岁书“公在乾侯”,《史记》的体例与孔子修《春秋》“尊尊亲亲”的观点不合,实际上破坏了礼法秩序。此外,《汉书》大力表彰征伐匈奴的卫青、霍去病等人功绩,以及出使西域、匈奴的张骞、苏武等坚贞不屈和一心向汉的气节。例如《卫青霍去病传》记述苏建劝卫青招贤纳士,壮大势力,卫青说:“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在《酷吏传》中对酷吏也多有回护,认为他们“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方略教道,一切禁奸,亦质有文武焉。虽酷,称其位矣”。他还极力批评吕氏、霍氏等外戚专权乱法,其目的实际上都是在宣扬儒家“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的纲常秩序。
作品鉴赏
叙事体裁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 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
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
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中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体例沿革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改称“纪”,“列传”改称“传”,“书”改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
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刑法志》系统地叙述了国家律令,为研究中国律法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地理志》记录了当时行政区划、户口,物产、经济、民情等内容。
《艺文志》考证了各种
学术流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而来,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
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
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后人非常推崇,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封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
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朝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
《汉书》史料来源,武帝前为《史记》。后一为其父书,二为各家所续《史记》,三为其它记载。
作品评价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六家》中说:“历观自古,史之所载也,《尚书》记周事,终秦穆;《春秋》述鲁文,止哀公;《纪年》不逮于魏亡,《史记》唯论于汉始。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也认为:“迁《史》不可为定法,固《书》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
学术研究
相关注本
《汉书》多用古字
古义,文字
艰深难懂,以至于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
音义的
注解方可读懂。据《
隋书·
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
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
关于《汉书》的
注本,唐朝以 前
诸家所注都已失传。清朝的
王先谦仿经疏体例注释
旧史的代表作《
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 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这些注释,对于《汉书》中的
字音、
字义和史实等均有详细考证,为我们阅读《汉书》提供了便利,成为今 天使用《汉书》的重要工具。
另外,近人
杨树达的《
汉书窥管》及《汉书补注补正》,都可以参考阅读。
考订著作
《读汉书杂志》(清朝·
王念孙),《
汉书注校补》(清朝·
周寿昌),长于
音训和
文义。《
汉书疏证》(清朝·
沈钦韩), 《汉书辨疑》(清朝·
钱大昭),《汉书管见》(清朝·
朱一新),《汉书琐言》(清朝·
沈家本),精于考证,
训诂和
校勘也颇有可取。《汉书窥管》(民国·
杨树达),长于训诂校勘。
《
汉书新证》(现代·
陈直),系统利用
居延和
敦煌出土的
汉简、
汉碑、秦汉铜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汉
印玺、
封泥和
瓦当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
疏证,尤为精当。
此外,
金少英的《
汉书食货志集释》是研究汉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
岑仲勉的《
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则是研讨
西域地名沿革的必读书。
清末的王先谦,集六十七家考订之作的精华,撰《汉书补注》。其个人发明虽不多,但综合抉择能力强,成就斐然,至 今无可替代,是阅读《汉书》最基本的参考书。其缺点是对钱大昭、周寿昌等人的观点,采摭均有未备。所以清代学者的考订之书仍不可轻废,而近现代学者的新成果,更需格外重视。
清人有关《汉书》表志的
校补之作甚多,成就亦较大。有代表性的佳作多收入《
二十五史补编》及《
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二书中。其中
夏燮的《校书八表》、
梁玉绳的《人表考》、
杨守敬的《汉书地理志补校》、
姚振宗的《
汉书艺文志拾补》最为重要。
宋代
王应麟作《汉书艺文志考证》十卷,对三百八十多种图书进行了详细考订,“所考证者,汉书著记即起居注,家语非今家语,
邓析子非
子产所杀、庄忽奇严助之驳文,逢门即
逄蒙之类,不过三五条而止”,又收未录之书二十七种,“《易》类增《
连山》、《
归藏》、《
子夏易传》;《诗》类增《元王诗》;《礼》类增《
大戴礼》、《
小戴礼》、《
王制》、《
汉仪》;《乐》类增《乐经》、《乐元语》;《春秋类》增《冥氏春秋》;道家增《老子指归》、《素王妙论》;法家增《汉律》、《汉令》;纵横家增《鬼谷子》;天文增《夏氏日月传》、《甘氏岁星经》、《
石氏星经》、《巫咸五星占》、《
周髀》、《星传》……”,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汉书艺文志》的学术著作。王应麟认为《
汉书·艺文志》中将于长《天下忠臣》归入“阴阳家”是不恰当的,又考定
皇甫谧所云《伊尹汤液》即《汉书·艺文志》之《
汤液经法》。又如:“老子指归不著录隋志:十一卷,
严遵撰。列子释文云:遵,字君平,作指归十四篇,演解五千文。”清人
姚振宗又作《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补书三十四种。
后世影响
历史地位
《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70篇,主要记载各类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
班固作《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所不同的是《史记》有“世家”,《汉书》没有;《史记》记载典章制度的部分叫作“书”,《汉书》改称“志”。
《史记》贯通古今,不以朝代为限,所以叫通史。《汉书》纪传所记的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
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正如
刘知几所说“自尔讫今,无改斯道”了。可见,其史学地位之重要。
《汉书》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
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例如《
霍光传》、《
苏武传》、《外戚传》、《
朱买臣传》等。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少数民族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作品影响
开创断代史体例
首先,《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沿袭。自秦汉以来,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接评论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则合乎作者的心理,因为前朝已灭亡,评述前朝政事,
危疑较少,较易发挥。故《汉书》一出,此后历朝
官修“正史”均以断代为史。
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他总结汉武帝到东汉初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著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其目的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班固认为,《史记》的通史体例,将汉朝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
汉德”,又难以突出汉朝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汉朝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学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
其次,在编纂体例方面,《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彼此间又互有联系,因此全书可以合成一整体。它既能扼要列举历史发展的大概,又可以详细记述有关的史事。既便于查看个别人物活动的情况,又能顾及
典章制度的
历史沿革,其优点极多,使纪传体能为后世史家所采用。
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细和明确。对于传记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汉书》继承了纪传体优点,此后正史均沿用纪传体的体例。
再者,《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汉朝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
扩大历史研究的领域
《汉书》十“志”中,《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志》、《郊祀志》、《刑法志》分别记载政治、军事、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志》、《天文志》和《律历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
确立书志体
十“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汉化部分更为详细。书志体始创于《史记》,《汉书》加以发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汉书》十“志”为依归。书志体也成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编著所模仿,如唐朝
杜佑所著的《
通典》。
开创目录学
在《艺文志》中采用了
刘歆《
七略》的分法,将古代的学术著作区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加以论述,使人们对各学术流派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汉书·艺文志》还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为人们研究上古至西汉末年的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及学术文化史。
保存重要的历史文献
现存《汉书》约80万字,
卷帙比《史记》繁富。它增载不少重要的
诏令,主要集中在
帝纪部分。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又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
奏疏、
对策、
著述和
书信。在《汉书》的
十志中,也有类似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
晁错的《
论贵粟疏》等。
《汉书》还增补《史记》对于国内外各
民族史的资料。例如,在《史记·
匈奴列传》的基础上,《汉书》大量增补汉武帝以后的史实,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远古至西汉末年匈奴民族的历史。《汉书》又合并《史记》的
南越、东越、朝鲜、
西南夷诸传,在补充大量的史实基础上,以合传形式写成较为详细的《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时,《汉书》改《史记·
大宛列传》为《西域传》,记述今新疆境内中国各民族历史,以及中亚和
西南亚诸国史。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
班固生活的时代,封建神学思想已发展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的史学家,他们自然以维护封建神学思想为己任,将“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著作的指导思想。这样,作者一面承袭《史记》的内容,一面又指责它的“是非颇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记》的观点,使《汉书》更加符合于封建正统思想。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所谓“圣人”,就是
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
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汉书》神化汉朝西汉时期皇权、拥汉为正统的思想,其目的是为论证汉朝东汉时期的正统性和神化汉朝东汉皇权服务的。因此,以
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的“五德终始说”和王权神授的封建神学说教,便成为《汉书》的主导思想。为了宣扬“
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 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西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
五行家的事迹。
作品版本
主要版本
《汉书》的版本很多,唐朝以前的版本多已佚失。
清朝
乾隆年间,
武英殿刊印了“
殿本”,又称“
武英殿本”。
清朝刊印的“殿本”和“局本”都是《汉书》较好的版本。
民国时期,
商务印书馆刊印的“
百衲本”,系影印北宋时期的“景佑本”而成,其中很少错误,是《汉书》的
善本。
1962年,
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铅印本(共十二册),是经过了专家学者的精
校,又为之标点,读起来更为方便,是如今的
通行本。
颜师古注《汉书》是集注本。
详细介绍
一是北宋仁宗时期刊刻的景祐本。据王先谦《汉书补注叙例》:“颜注《汉书》,至宋仁宗景祐二年,韶州余靖为秘书丞,奏言文字舛讹,命与王沫同校。靖撰《刊误》一书,增入江南张泌校说六条,所谓景祐刊误本也。”因该本改正之处颇多,故又称其为“景祐刊误本”。顾广圻《思适斋书跋》卷二中评论曰:“唯是乃景祐二年监本,独存北宋时面目。惜补板及剜损处无从取证,然据是可以求其添改之迹。”景祐本为现存最早之《汉书》刻本,此处肯定了对景祐本所做工作,但只可惜景祐本经流传数代后已不完整。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载近代商务印书馆百衲本《汉书》即以宋景祐本刊刻而成,由此可窥其大概。此本《汉书》一百二十卷:本文后题“二年九月校书毕,凡增七百四十一字,损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字”,与监本首载宋景文所用参校诸本中之《景祐刊误本》合。下面将景祐本与监本做以比较:《高纪》二年六月“置中地郡”,服虔注:“中地,在扶风。”监本载:“宋祁曰,注文‘在扶风’,《刊误》改‘在’字作‘右’。”此本正作“右”。钱大昕《养新录》中《汉书考异》正监本之讹,而与景祐本相合者有十几处。现核对此本,如哀纪“二年春正月”,“二”上无“元寿”二字。《百官公卿表》“宣平侯张欧”不作“宁平俞侯”;“栾贲”不作“乐贲”。《五行志》“能者养以之福”,不倒作“之内”。《佞幸传》“龙思侯夫人”,不作“龙雒”;均对应相符。顾广圻手跋云:“是书向藏士礼居黄氏,后归艺芸书舍汪氏,钱宫詹所云景祐本,殆即于士礼居见是书也。”《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二记述有宋本《前汉书》七十卷,其曰:“右宋景文公以诸本参校,手所是正,并附古注之末。至正癸丑三月十二日,云林倪瓒在凝香阁谨阅。”与《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所载相符,应为同一版本。黄丕烈题曰:“此北宋精刊景祐本汉书,为余《百宋一廛》中史部之冠,藏匿中三十来年矣,非至好不轻示人。”由此可见,宋景祐本为《汉书》善本中之精品,深为后世藏家所珍爱。此版保存了北宋版刻《汉书》的原本面貌,校刊精良,虽已失散部分内容,但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对其后的众多版本有较大影响。
另一是南宋宁宗时刊刻的庆元本,又称建安本。庆元本所依据之版本和注本,以及校刊成书情况,史籍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十七史商榷-监版用刘之同本》云:前明嘉靖初,南京国子监祭酒,甬川张邦奇修补监中十七史旧版,并添入宋辽金元,十一年七月成其《汉书》。所据建安书坊刘之同版也……余靖之后,又有宋文祁校本,凡用十六本参对而成。建安版即用景文本为正,又别采入诸家辩论凡十四家,刻于宁宗庆元中。既冠师古叙例于前,又附余靖宋祁原校所采先儒姓名书目。……其实两汉皆有三刘评论,虽与宋祁同时而祁却未采。今书已依赖之同采之得存。毛氏汲古阁版于颜注外仅存臣佖等五条,其余尽去之,不如监版所据之建安版为该备。《汉书补注叙例》又记载:“至宁宗庆元中,建安刘之问又取宋校本,更别用十四家本参校,又采入萧该《音义》、司马贞《索隐》、孙巨源《经纶集》、《学官考异》、章衡《编年通载》、杨侃《两汉博文》、《汉书刊误》、《楚汉春秋》、史义宗本《西京杂记》、朱子文《辨正》、孔武仲《笔记》、三刘《刊误》、《纪年通谱》,刻之为建安本。”
庆元本今世不多见,对后来的其他版本有较大影响,如南监本即采用建安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南宋庆元间刊本《汉书》一百卷。其后为《汉书》目录,末有“建安刘元起刊于家塾之敬室”双行木记。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后又有“建安黄善夫刊于家塾之敬室”的双行木记。日本学者尾崎康认为此本为黄善夫、刘元起家塾之敬室刊本,只不过是改刊了目录末的木记的后印本。由此可见,南宋庆元刊本《汉书》以宋祁校本为主,在此基础上又参校了熙宁本、卷子古本、史馆本、国子监本、陈和叔本、邵文伯本、谢克念本、杨伯时本、李彦中本、张集贤本、王性之本、赵德莊本、沈公雅本、王宣子本等另外十四家善本,逐一雠对。其每卷末题有“右宋景文公参校,手所是正,及数家辨疑,并附古注之末”或“宋景公自题此卷末云:除刊误已改正外,其别标志则予自得于他本,今将所标志者并附入于古注之末”(卷十二《平帝纪》后)等内容大致相同,措辞略有差异的注语,说明此刊本《汉书》基本是宗奉宋祁校本的。追其渊源,此刊本与现存刊刻时间较早、质量较好的“景祐本”又是一脉相承的。后代的明国子监本、清武英殿本都是承袭此本。此本改正了景德监本的很多错误,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中对此多有考证。此外,该刊本还将一些很有价值的名儒辩论附于宋祁的校语之后。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汉书》及西汉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此部《汉书》流传颇为罕见,国内仅此一部。
另有始刊于南宋,毕工于元至正间的宋鹭州书院大字本。《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云:“《汉书》,宋鹭洲书院大字残本。半页八行,正文十六字,注文双行二十一字,每卷末皆记二行云。又将监本、杭本、越本及三刘宋祁诸本参校,其有同异并附于古注之下,又有正文若干字,注文若干字一行或二行在卷题后。……,字较宋景祐本尤爽目,惜仅‘景十三王传’、‘司马相如’两卷。”《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二载有海宁吴槎客收藏的此本《汉书》,书云:“其行囊携得《汉书》残宋本数册,字尤悦目,在宋椠中信为佳刻。余所藏景祐本外郤(同隙)无别本可对,惟范史亦有此十六行十六字本与此本当是同出一时。卷第下撰书注,书亦分两行,蓋款式同也。其中字句之不同与注释之详略,余固未及取景祐本相勘,而纸墨精好有过之无不及矣。”可见,此残宋本与景祐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经辗转流传,已残阙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