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王汉墓
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三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令人揪心。不仅当初计划修建的博物馆成为画饼,而且大量珍贵文物仍浸泡在霉变的淤泥堆中不知归处。
简介
该墓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行政村长岗自然村境内,为一南北并列双冢墓。墓室形制为“黄肠题凑”木结构,保存完整。墓葬周围还发现清理了3座陪葬墓、1座车马坑和2座陪葬坑。双墩一号汉墓主墓室和车马坑虽在唐代被盗,仍出土漆木器、铜器、玉器、金箔、银箔、兵器、车马器、封泥和植物种子、果实等随葬品500余件。经调查,在双墩汉墓周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的范围内,现存有大小墓葬30多座,其中包括双墩在内的南北并列巨型双冢墓计有4处,这些墓葬封土保存完好,俗称“八大墩”。
双墩一号汉墓和六安国王陵区的发现,揭开了西汉六安国的神秘面纱,对研究六安国历史、汉代诸侯王陵制度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据《史记》等记载,六安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夷王禄、缪王定、顷王光、育共五代,王莽时绝。一号墓出土有“六安飤丞”的封泥和铸有“共府”铭文的铜壶,与六安国有关历史记载相吻合,墓主疑为共王刘庆,二号墓为王后墓。以双墩为中心的古墓群大致属于西汉六安国王陵区,其他3处并列双冢墓应是六安国另外三代王的王陵。
发现
“烂尾工程”的背后
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工程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三个:规划欠缺、资金不足、体制不顺。
规划欠缺
作为当时双墩一号汉墓考古发掘的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景辉说,保护工程之所以进展缓慢,首先是因为王陵墓地的保护规划编制迟迟未能出台,耽误了整个工程后续进度。
“从最初的考古发掘和省市财力出发,我们最早制订的规划是以双墩一、二号墓为主,建设小规模的王陵保护区。”汪景辉说,但随着15平方公里的完整王陵区的发现,大部分专家认为应该从大遗址保护区视野来制订整体和长远的规划,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同。因此,最初较小的王陵保护区规划被废弃。但在大遗址保护规划制订中,各级政府对规划的具体要求不同,“中间耽误了很长时间”。
资金不足
除了规划欠缺外,另一个原因是财力不足,有关方面在文物保护的投入上认识不一致。
“文物保护要资金,规划编制要资金,建设施工更要资金。而且如果按照大遗址整体规划,15平方公里的王陵区都要保护起来,所需资金量较大,这对于地方财政是一个考验。”汪景辉说。
六安市文物管理局局长胡援说,截至目前,国家文物局和省市级财政总计投入的保护经费仅有300万元左右,这些经费只能用来开展基础性应急保护工作,包括发掘现场及王陵区的看护防盗,对提取的文物进行保护处理,并先后建了三个临时大棚对发掘现场进行保护。
“目前亟待解决王陵保护区现场管护的运转经费。”胡援说,除此之外,最大问题是“黄肠题凑”墓室的基础保护工程,至于博物馆等主体工程的建设费用,也急需落实。
体制不顺
汪景辉等专家认为,要对西汉六安王陵实施大规模原址保护,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班子或保护机构,配备专人和设备,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掌控工程进度,协调沟通各部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根本没有明确的管理体系,有问题要层层打报告,还不知道谁能拍板,基层文管人员有心也使不上劲。”
背景介绍
墓主可能是西汉共王刘庆
根据前期考古掌握的情况,“双墩一号”汉墓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在安徽尚无前例,墓葬的“黄肠题凑”结构保存完好,棺椁外藏室遗存丰富,陪葬品中流露的信息让专家们得出了令人兴奋的推测:墓主极可能是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共王刘庆。
考古发现,“双墩一号”汉墓有陪葬墓、坑和主墓组成。墓葬封土西侧是三座并列的陪葬墓,西南为车马坑,东北有一陪葬坑,由于被盗已成残坑。
该墓封土高达11米,墓葬平面为“中”字形,东西向,由前后墓道、墓室组成,全长45米;其中墓坑长17米、宽12米,墓口距离墓底深10米。整个墓室为“黄肠题凑”结构,所用木材100多立方米,数量惊人且保存完好。木椁盖清理出来后,考古专家发现了4个大小不一的盗洞,盗洞一侧切口都比较整齐,证明该古墓的主墓室在古代就已经被盗过了。最初仅出土了漆木器残片、五铢钱、玉器、金箔、银箔、封泥和植物种子、果实等。所幸的是,在随后的发掘清理中发现,“双墩一号”汉墓南、西、北三面的外藏室保存完好且随葬品丰富,仅在位于西部的后室内就初步发现20件铜壶以及木车、木马、木俑等物品。尤其是青铜器物件数之多、体量之大、金银工艺之精美,在已发现的同时期、同规格墓葬中极为罕见。
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结构是当时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在国内仅有的几处发掘均得到证实。考古专家结合陪葬墓、坑和主墓的诸多发现判定,双墩汉墓为西汉时期墓葬,年代约为公元前122年至公元8年之间,墓葬主人应为诸侯、王级别的人物。而根据文献记载,六安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五代,王莽时绝。结合该墓出土青铜器上发现有“共府”字样的铭文以及封泥模印的印记,专家们综合分析推测:此墓的墓主极可能是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评论
文物竟成“烫手山芋”?
“不管是什么原因,重点文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汪景辉说。
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但记者采访发现,六安市政府对于汉墓的保护态度暧昧,三年中变来变去,令人费解。
有关专家表示,当六安王一号汉墓发掘成果引起海内外关注后,地方政府才提出对其原址保护,并制定了宏伟的“一馆三园一中心”王陵墓地建设与保护计划,即除了将在原址建设王陵遗址博物馆之外,还将在周边保护区范围内建设生态园、游乐园、手工工艺园以及汉文化学术交流研究中心,总投资预估超过2亿元。但这个“宏伟规划”因为投资主体不明确,三年之后仍是一个“画饼”。
安徽省考古所所长李虹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六安汉代王陵墓地虽然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但是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只用于文物本体的保护,而且是以补助形式每年由财政审批发放。“类似这样包罗万象的开发性规划,并不属于专项经费支出范围。”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就是个‘烫手山芋’。”六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道甫表示,当初就“不该原址保护”。
谈到如何补救六安王陵保护区的建设,胡援认为除了地方财政支持外,应寻求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据悉,目前六安市文物局正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望能跻身国家大遗址工程,获得经费支持。同时,王陵墓地的保护规划已委托北京建工学院编制。
针对六安王陵保护的困境,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重大文化遗址的发现可遇不可求,对于树立地方品牌也很有益,毁坏了对子孙后代是很大的罪过。有关专家认为,地方政府应开辟多种途径对文物进行保护,同时呼吁国家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力度,并严格执行相关问责制度。
参考资料
2006年十大考古发现.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02:3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