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灶湾
上海市下辖镇
六灶湾,地处南六灶港与浦东运河(运盐河)交汇处形成的河弯畔而得名,位于原南汇县城南缘,相距五里。
城镇介绍
1、六灶湾镇(老街)
位于原南汇县境中部黄路镇,今为浦东新区中南部惠南镇城区东南。六灶湾镇形成于明末,因地处南六灶港与浦东运河交汇处形成的河弯畔而得名。清末为二团乡驻地,曾为原下沙盐场二团治所,浦东运河西岸的二团镇和严楼镇为二团一甲,运河东岸的六灶湾及其以东一直到海,包括今邬店、新港镇等地为二团二甲,二甲以南包括今万祥等地为二团三甲,以上合称二团三甲。民国时期为黄路(二团)地区最大的市镇。建国后曾为南汇县第一区(二团区)区公所驻地,后随撤区并小乡而为二团大乡人民政府驻地;不久乡政府迁到由南汇县城区划入的黄路镇,并改称黄路乡(面积远远大于之前的黄路小乡),从此六灶湾镇开始没落。聚落沿浦东运河东侧南北向分布,面积约15公顷。人口1000余。有村办工厂及商店数家。
2、六灶湾村
六灶湾今为六灶湾村所辖,包括原友爱村和勤俭村(原忠信乡)。六灶湾村位于邬家路大治河两侧,东川南奉公路,西南团公路,北宣黄公路贯穿全村,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友爱村在50年代原为倪家村,从60年代一直到84年初叫友爱大队,1984年改为友爱村。友爱村工业起步较早,1955年就创办起打铁、小五金加工等小工业企业。1957年创办木业、服装加工等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友爱村的小五金工业发展很快,各个村民小组都设丝攻等五金加工工厂,家庭还建有轧米、榨油等加工场。2002年,全村有9个居民小组,耕地53.40公顷,农业承包户441户。
1949年勤俭村属塘东乡管辖,1953年划为四墩乡管辖,后改为忠信乡,开挖大治河后,南岸划归三墩乡,1984年,撤社建乡,勤俭大队改名为勤俭村,下设10个村民小组。开挖大治河以后,勤俭村成为黄金地段,一部分土地商品化,先后由大治河毛纺厂、大治河管理区等单位征用或租用,计6.67公顷,安排劳动力300余人,形成了邬家路集市。2000年勤俭村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
2002年11月,友爱村和勤俭村合并,建六灶湾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设在原勤俭村。由自然村友爱村和勤俭村组成。时总人口5600人,总户数1800户,其中:本村人口3500人,农保人口185人,镇保人口1231人,城保人口434人;外来人口2100人。其他人口1650人。耕地1257.00亩,粮田520.00亩,常年菜田160.00亩,林地500.00亩,鱼塘55.00亩,畜禽场7.00亩,藕10亩,食用菌5亩。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90.3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66.00元。
六灶湾村西傍浦东运河、南滨大治河、东有川南奉公路、北靠惠南城区,地理位置极尽适中,新建成的南团公路南北纵穿该村,东西横贯该村的是以前著名的邬家路港与新村河(治北河)。
3、邬家路集市与大治河管理区
六灶湾镇处现六灶湾村西部,六灶湾镇没落后在村东部开始兴起邬家路市集,邬家路集市处于原南汇最大的农村社区------川南奉大社区南端,这里有建国后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遗存——农民新村,与邻村的农民新村连成片,工商业较发达,有曾经是全国最大的集体所有制棉纺织企业——大治河毛纺厂,靠着大治河码头兴起了建材堆场仓储业。
邬家路也是原南汇县大治河管理区驻地。
4、黄路工业区与惠南港拟建地
邬家路集市南,大治河南岸为黄路工业区,工业区东侧拟建惠南港。
人文历史
1、抗倭三太学之潘家兵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入侵,各界人民自觉组成抗倭武装,当时较著名的抗倭武装有: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哨官李府组成的“李家兵”,六团太学生乔镗所募的乡兵,一团太学生盛际时奉檄组建“盛家兵”,二团太学生潘元孝奉檄组成“潘家兵”,以闵电为首的乡兵等,他们在县境内辗转袭击倭寇,为击退倭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中一团太学生盛际时奉檄组建“盛家兵”,二团太学生潘元孝奉檄组成“潘家兵”,六团太学生乔镗也募乡兵,在明史中合称“抗倭三太学”。一团太学生盛际时就是六灶湾东南今惠南、大团与万祥三镇交界处人士;二团太学生潘元孝就是六灶湾以西至新场之间的人士。
2、孔思六灶湾揭竿而起抗清护明
孔思,字贞伯,又作孔师、孔尊伯,明末秀才,家住周浦镇王家浜。清顺治二年(1645年)5月,清建都北京后兵下江南,并逐步逼近上海地区。孔思从大衢山返回后,在南汇县城南六灶湾一带,号召揭竿而起,护明抗清,被推为首领,“数日之内,聚众千人”。先攻打新场镇,获胜后又攻南汇城,后起义队伍攻打川沙城不克,腹背受敌,惨遭失败,孔思亦战死在激战中。“孔思抗清”故事在民间颇为流传。
3、浦东锣鼓书祖师顾秀春故里
六灶湾是浦东锣鼓书祖师爷顾秀春故里,在介绍浦东锣鼓书祖师时,都说他是二团顾家人,二团顾家是以六灶湾镇南的顾家宅大院为中心主要分布于其西南,包括今位于六灶湾村的顾家宅及今二团村部分。锣鼓书的前身为太保书,“太保”系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的起源与形成期尚无确考,形成地点在上海市郊,清末民初已广泛流行于沪郊东、西乡,并传布到浙江嘉兴平湖一带。
锣鼓书的基本演出形式是演员自击锣鼓,唱表说书。早期都是单人坐演,20世纪50年代末逐渐改为双人或多人站立说唱乃至表演唱,伴奏乐器亦逐渐增加,配有琵琶、扬琴等丝弦小乐队,而常用的主要演出形式为单人说唱配乐队。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锣鼓书音乐有川沙、南汇一带的“东乡”和松江、金山一带的“西乡”之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太保书颇为繁盛。南汇城厢出现了专说太保书等的茶园“鲁班阁”。下沙一带因艺人代代相传,成为荟萃太保书艺人的“太保窝”。外号黑皮的艺人徐连奎把太保书一直唱入上海市区城隍庙。抗日战争时期,太保书正式进入市区,当时较有影响的演员有胡善言、王俊发等。
上海郊区公认的近代说书祖师为南汇二团人顾秀春。
顾秀春生于清嘉庆年间,擅长讲故事和说笑话。他在朋友的怂恿之下,向道士借了一只破钹和圆通,开始进茶馆说书。锣鼓书传至第三代,传人诸兰芳一次受邀到松江说唱时收了一个徒弟,锣鼓书也由此传至浦西。还因此形成了“东乡调”“西乡派”。 后来,锣鼓书又传至浙江平湖、嘉兴一带。 由于当时茶馆多,艺人也多,听书成为人们文化活动的时尚。据称,当时上海市郊说唱锣鼓书的书场有1000多座,光南汇就有100余座,其兴盛可见一斑。 解放后,锣鼓书改称“沪书”。一度因涉嫌宣传迷信被禁。 1957年,南汇艺人胡善言创作新锣鼓书《打盐局》,参加全国南北曲艺调演,引起专家重视。锣鼓书于是迎来了春天,在全盛时期的1960年代,南汇区曲艺团从艺人员有108将之说。 据介绍,1979年,锣鼓书曾一度恢复。但时过境迁,随着老一辈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一辈纷纷转行,流行歌曲等娱乐项目的涌现,锣鼓书这个上海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之一,已徘徊在濒临失传的边缘。
2004年4月,南汇(浦东)锣鼓书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上海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文化工程项目,在国务院日前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南汇锣鼓书又榜上有名。
4、 浦东派琵琶第四代宗师倪清泉故里
浦东派琵琶自清乾隆年间成为我国琵琶的主要派系,已有六代之渊,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等。
鞠士林:清乾嘉年间惠南人;
鞠茂堂:清乾嘉年间惠南人;
陈子敬(1837年-1891年):横沔人;
倪清泉:清末民初二团人,即六灶湾(原倪家村)人;
沈浩初(1889年-1953年):黄路人;
林石诚(1922年-2005年):横沔人。
浦东派琵琶武曲气势雄伟,文曲沉静细腻。代表曲目有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六灶湾濮氏
姓濮的过去在六灶湾是大财主,友爱四队里的国家仓库在解放前就姓濮,姓濮的在六灶湾其实并不多,大多在早年就搬出去了,上海市各地方的濮姓多数是六灶湾迁移出去的。
6、钦公塘民圩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倪泰、顾智向县政府具呈,谓外捍海塘(又称里护塘备塘、小护塘,即后来重筑的钦公塘)外垦田升科后,因无护塘保护,有遭咸潮淹没之害,愿自行挑筑,具呈获准后,于是年三月起工。但当一、二、三团间的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突遭农历七月十八日飓风之灾,外塘冲溃,海水溢内塘,所筑新土冲决殆尽,此圩工程遂罢。
民圩,又称圩塘,在浦东历史上,人民为抗御水灾和围垦滩涂,曾筑有很多圩塘。圩塘都筑于海塘之前。以后海塘的兴筑也常常以此为基础。沿海各地为圈围新涨滩涂亦使用此法。圩塘的兴筑在浦东的历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
7、日军暴行
八·一三战事爆发,本县远离抗战前方,但是却也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1945年7月,今黄路乡友爱村中倪家宅附近中炸弹数枚,正在棉田内锄草的陈才根等3人被炸死,另有3入被炸伤。
旅游资源
该地区旅游资源比起原南汇区同类乡村来的丰富,发展农村旅游事业的潜力不可小觑,对保存新浦东旧有的江南水乡的记忆也是迫切的要求。
1、六灶湾镇老街
六灶湾镇形成于明末,因地处南六灶港与浦东运河交汇处形成的河弯畔而得名。聚落沿浦东运河东侧南北向分布。
六灶湾老街已破败不堪,再不好好保护修复开发的话,以后子孙后代就不知有这到个地方了!呼吁政府与民间快快行动起来!其实浦东农村这样的老街老镇不计其数,比如邻近就有谈家店、邬家店、兴隆镇等等。
六灶湾老街是旅游开发重点,可以考虑建设江南水乡古镇博物馆等各类主题展示馆,复原各类老街的面貌,另外还可建设古航运和水利、浦东抗战等纪念馆。
2、顾家宅大院
一直由南汇民政局管理,曾作为南汇县血吸虫病防治中心。
县志记载位于黄路二团,清末民初建造,为浦东最大的地主住宅。东宅最老,有墙门、花厅、仪门、后堂等;中宅四进,每进约十余间;西宅最大,也是墙门、厅、堂等,东面各间带有洋式装饰,并设有一间舞厅等,屋顶下有秘密夹层,以藏武器,供自卫团使用;三宅共有房间400余间,是典型的地主住宅。另外在顾家宅四周还有几房非嫡长子宅院,称为“厢”。
现位于六灶湾村西南部的这处浦东有名的顾家宅大院,北近六灶湾老街,昔日辉煌府第如今已是残垣断壁,无人问津,仅存的西北部分也是房梁外露,任由坍塌。
3、沪上曾为最古桂花树
约植于明后叶,曾见证了孔思的非凡义举。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树径成年人合抱不过来,枝繁叶茂,农历八月时香飘塘内外,解放前后周围的竹林中还有诸多树龄稍小的古银杏等古木拱卫之。真可惜的是原址上已是大治河桥北逸南团公路的一部分了!
4、古东江口沧海桑田遗迹与宋代古战船的出土
邬家路港上曾有水闸与围堰沟通着原南汇的三大水系,开大治河前是本地区最大河流。
南从邬家路港北到(南)六灶港这里曾是古东江尾闾,邬家路港即是古东江口。
1978年12月,在开挖大治河时,于钦公塘(川南奉公路)东原新华四队发现宋代古船一艘,古船深埋于距地表4米的青灰色细沙土中,正好处于邬家路港淤积段,出土时船口向上,头西尾东,在里护塘外侧滩地上呈垂直状,船长16.2米,宽3.86米,其残存船体较为简单,船体舱面部分已毁,没有桅、碇、舵、桨、篷、篙等附件。船底部分保存较好,出土时仍十分牢固。整船由8块隔舱板分成9舱,是1艘9舱、单桅、平底的近海运输海船,估计载重量不低于16吨,是一艘当时被废弃的宋代古木船。船内遗物除船头“保存孔”内发现的铜钱和银发钗外,舱内还有瓶、陶罐、陶缸的残片和芦席,在船外侧有两件完整的宋代瓷碗。
5、大治河毛纺厂与农民新村
大治河毛纺厂原是中国最大的集体所有制毛纺织企业,这个新中国农村早期工业遗存很值的大家去探访。
这里还有建国后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遗存——农民新村,与邻村的农民新村连成片,尤其在新村河(治北河)两岸,绵延数十公里,东西连接几个乡镇的农民新村现不知尚存多少楼房?
6、大治河画廊
——上海市有史以来开挖的最大的一条人工河
西起原闸港口,呈直线走向通达大海,总长度约45公里,其中约36公里横贯于本区境内,在约100米宽的河面上,无数座大桥飞架两岸,气势巍然。两岸堤坝上原植桃林近万亩,每逢春分时节,这里曾是粉红国度,风景煞是好看,曾是南汇桃花节初创时的景点之一。
参考资料
上海地名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0 15:40
目录
概述
城镇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