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螳螂
螳螂目花螳科动物
兰花螳螂是螳螂科花螳螂属动物。兰花螳螂的头呈三角形,可作300°转动;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下口式,触角通常长丝状;复眼发达,向两侧突出;腹部10节,尾须1对,线状;前翅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发达;前胸长,后胸上有听器。雌性体长大于雄性。兰花螳螂因经常生活在兰花丛中,且体色和兰花非常接近,故得此名。
物种学史
来自东南亚热带森林的螳螂。它们以各种常见名称而闻名,包括走花螳螂和兰花螳螂。这是相似和行为中被称为花螳螂的几种物种之一。在野外,兰花螳螂存在于东南亚的雨林中,包括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也有版纳兰花螳螂。
詹姆斯·伍德·梅森(James Wood-Mason)绘制的“活跃期的兰花螳螂”若虫的画,该画被送给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后者又将其借给爱德华·巴格纳尔·普尔顿(Edward Bagnall Poulton),供他在1890年出版的《动物的颜色》一书中使用。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在其1889年出版的《达尔文主义》(Darwinism)中将螳螂称为稀有物种。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馆长伍德·梅森先生将一幅精美的图画描绘了这种罕见的昆虫,即“兰花螳螂”(若虫或活跃的状态)。与之非常相似的一种物种生活在爪哇岛,据说它类似于粉红色的兰花。弓形虫属的其他螳螂科,其胸廓的前部扩张并呈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它们与花朵非常相似,据伍德·梅森先生说,其中一位植物学家在佩古发现了一个明亮的紫蓝色前胸盾,被他误认为是一朵花。
该图发表在爱德华·巴格纳尔·波尔顿(Edward Bagnall Poulton)的《动物的颜色》一书中。普尔顿称其为“印度螳螂”,“以其他昆虫为食,它以花朵状和粉红色吸引。明显的花瓣是昆虫的扁平足。”
到20世纪末,华莱士的理论已被认为是不争的事实。例如,L N Badenoch以“诱人的色彩和侵略性模仿”副标题向《昆虫的真实故事》中的兰花螳螂致敬:颜色、形式和状态都以独特的方式合谋产生相似之处。相似的含义毫无疑问。昆虫似乎吸引了螳螂,昆虫吸引了花朵。它们停留下来并立即被俘虏。
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Alfred Russell Wallace)的最初理论直到2013年才被进一步研究。兰花螳螂的形态以拟态形式起作用的假设暗示,兰花螳螂在认知上被错误地归类为兰花。但是研究人员最近得出结论,螳螂的身体的形状和颜色特征并未集中在特定的花朵上。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使用光谱法测量其整体着色的几何形态技术,螳螂被猎物视为各种花朵的近似物。与许多对照刺激花相比,它们还被证明可以吸引更多的传粉者。这种掠夺性策略可确保螳螂不会在等待的颚中歧视其猎物(吸引各种授粉媒介)。
形态特征
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类似一朵兰花的花,其四条行走的腿像花瓣。大多数兰花螳螂是白色的,但也有一个粉红色到紫色的变色。若虫的身体会随着成长改变颜色,从血红转为粉红再到白色,处于3、4龄最漂亮的阶段。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
兰花螳螂有着较为极端的性二态,成年雌性大约6-7厘米长,而雄性只有大约2.5厘米。和雌性比起来,雄性极为矮小,雄性和雌性也有不同的外观,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成年雄性有白色翅膀和桃红色及橙色的身体,腿和长翼几乎没有变化;而雌性在腿上的颜色有变化。在雌性的背上有一个绿色斑点,而雄性则是一个棕色斑点。
雌性兰花螳螂外形颇似色彩鲜艳的兰花,像一朵兰花一样吸引着猎物。它的腿部颇似花瓣,体色呈现黄色或者白粉色,然而雄性螳螂却存在着一定差异,雄性的身体仅是雌性的一半,体色呈绿褐色。雌性螳螂进化策略是猎捕授粉昆虫,其体形模拟成鲜艳的兰花,而雄性体形较小,色彩平淡,适合于隐藏伏击猎物。
体长形,头大,三角形,活动自如。复眼突出。单眼3个。口器为咀嚼式。触角长,丝状。前胸极度延长,成细颈状。前足为捕捉足,基节很长,胫节可折嵌于股节的槽内,状如铡刀,举起前足时如教徒祈祷状;中、后足适于步行,跗节5节,有爪1对,缺中垫。前翅皮质,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迭于背上。后胸上有听器。腹部肥大,10节,雌雄背板可见9节,腹面雌只见6节,雄可见8节。产卵器不突出,尾须1对,较短。
生活习性
野生兰花螳螂生活在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是昼行性的昆虫,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类,也一样互相捕食。幼体也会自相残杀。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
伴随着雌性兰花螳螂逐渐变大,它们将能捕获更多类型的昆虫猎物。螳螂进化的第一阶段是形成深绿色体色,从而使它们很难被掠食者发现。下一阶段将出现于雌性兰花螳螂,它们体色趋向于黄色、白色和粉色。这意味着雌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大,体色更鲜艳,通过模拟花卉更能有效地吸引昆虫。相比之下,雄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小,很容易伪装隐蔽起来,从而使它们可以避开掠食者的攻击,更好地寻找交配对象,伏击猎物。
兰花螳螂从出生就具有掠食本能,只要是活的昆虫,如苍蝇蜘蛛、蜜蜂、蝴蝶、飞蛾等它们都会捕食。因为兰花螳螂主要是在兰花上等待猎物上门,所以它们捕食的对象多半也是围绕花朵生活的小型节肢动物爬虫类或鸟类。
伪装捕食
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不仅生活着大量有翅膀的昆虫,还有许多无脊椎掠食者对这些空中的猎物虎视眈眈。为了躲避掠食者,许多昆虫演化得异常轻盈,速度奇快,非常难以捕捉。尽管经常能逃脱掠食者的捕杀,但这些昆虫却无法抵挡鲜艳花朵的诱惑,它们会飞越漫长的距离,寻觅花粉和蜜露。
兰花螳螂将自己整个身体转变为既充满美感,又极具欺骗性的伪装。它们完美模拟了兰花的形态,同时结合了锐利的视觉和忍者般的出击速度,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为致命的伏击猎手。不过,这种对花的模拟远比看上去的更加复杂。一只成长中的螳螂需要每隔几天就进食一次,因此它需要不时有昆虫直接落到捕杀范围之内,而植物的花朵可以等待更久。
博物学家在维多利亚时代发现这种奇特物种时,就猜测还有一些特别的因素在起作用,因为这些螳螂看起来比它们模拟的花朵受欢迎得多。现在科学家发现,兰花螳螂所具有的魅力来自于它们对“攻击性拟态”(aggressive mimicry)的精通。昆虫会被色彩更加明亮的花瓣吸引,而兰花螳螂不仅能完美模拟花瓣的形态,还具有比植物花瓣更加明亮的色彩。一旦昆虫被兰花螳螂的伪装迷惑,靠近致命的美丽“花瓣”时,就毫无逃生的可能。
分布范围
生活在东南亚的雨林中,分布区域包括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也有版纳兰花螳螂。
繁殖方式
螳螂的交配行为和毛蜘蛛是很类似的,因为雄性在交配后如果没有立刻离开,很可能就会被雌性吞食。雌雄的辨别在第一次蜕皮后就可以分辨。在未蜕皮之前,雌雄性的腹部都是八节;但是蜕皮之后,雄性的腹部仍然维持八节,但是雌性却会由八节合并为六节。另外由体型上也可以轻易分辨。当兰花螳螂的翅膀长好的时候就是成年的阶段,这时雄性的体型只有雌的一半,非常悬殊,而且雄性的棕色斑面积会比较大。交配时雄螳螂会把贮精囊放进雌螳螂的储精囊之中,以后雌性产卵就会经过储精囊受精。因此只要交配一次,雌性就可以持续产下受精卵。
在夏季末交配后,雌螳螂会在1-14天之间产下卵块固定在树枝上。卵块中含有30-50颗卵,雌性通常一季可以产下5-7个卵块。经过2-3个月的时间,大约就是过了冬季,在春天温度上升之后,卵块就会孵化,幼体纷纷钻出卵块。有时较大的幼体就会把较小的幼体吃掉。幼体经过三个月的成长,大约蜕皮6-7次之后就会成年,开始交配产卵,而成体在交配产卵之后2-3周内就会死亡。换句话说,兰花螳螂的寿命大都不超过一年:在春季出生,到冬季死亡,生命周期大约都在6-8个月,其实算是是很短暂的。所幸它们的繁殖难度并不算高,每年都可以产出一个新的世代,对希望繁殖的饲主来说或许也是另一种乐趣。
人工养殖
兰花螳螂生存的理想温度约为28℃,但也可以在25℃和35℃的温度之间变化。在晚上温度应该至少为18℃。如果想要配对的雄性和雌性同时出生,需要减慢雄性的生长。这些雄性应该保持在18℃。
这种物种需要相对高的湿度。约60-80%RH。若虫要更好地保持干燥,它们对潮湿的环境非常敏感。每周可以雾化若虫约1×,也取决于对它们的封入口通风。随着虫体变老,可以通过喷洒更频繁地逐渐增加空气湿度。
如同所有类型的螳螂,这种物种需要一个小容器,高度至少是螳螂长度的3倍,宽度的2倍。对于成年雌虫,高度至少为24厘米,宽度为16厘米。一个不错的尺寸为一个玻璃容器将是30×20×20厘米(高×宽×长),所以有许多人造花和栖木的空间。
人工环境下,适应良好,可以喂食果蝇或幼龄蚂蚱,成体则以蚱蜢苍蝇和等为主食,蟋蟀少食,因为蟋蟀的胃很脏,螳螂食后容易暴毙,除非饲料蟋蟀是自己管理的。饲养兰花螳螂以直立式而且通风良好的箱笼最适合,它们需要较高的湿度,所以饲养箱需要每天喷水1-2次,可以提高湿度,也可以供螳螂饮用。底材以水苔或无菌土为主,加上植物和枝干就完成基本布置了。
相关新闻
兰花螳螂是一种昆虫,它的美,超出了人的想象力,恐怕连造物主自己也未曾想象到兰花螳螂的优雅芳容。
有幸遇到兰花螳螂,亲自观赏这种优雅的精灵的人必定是幸福的,无福相遇而可以坐在电脑前阅读此文,观赏图片者无疑也是十分幸运的。 据有限的资料记载,兰花螳螂主要生长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热带雨林中,因外貌酷似兰花,因而得名兰花螳螂。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提出者之一华莱士(Alfred Wallace)在1889出版的《达尔文主义》一书中描述过这种生物,他说“兰花螳螂”十分稀少,体色十分奇特。虽然华莱士一生在东南亚从事生物研究,但他也没机会真正见过这种奇特的生物,只是好友寄来的一副黑白素描和蜡黄变色的标本而已。
据《中国螳螂》一书记载,一位叫王天齐的科研人员于1994年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采集到一枚雌性兰花螳螂标本,并发文为新种。其实不然,后来经过比对研究发现在西双版纳发现的兰花螳螂与马来西亚的是同一个物种。王天齐的发现有错误,螳螂前足胫节上棘刺的数量在不同年龄个体间是有所变化的。正是因为兰花螳螂的稀少,加之极其难以发现,才导致了这样的错误。随着相机的普及和信息流动的加速,版纳植物园的工作人员近几年发现了四五只兰花螳螂,并做了记录。
2011年,版纳植物园发现了几次兰花螳螂,其中两只在黄姜花上逗留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版纳植物园科普人员利用难得的机会,拍摄了大量精美图片,引起了不少人的惊叹、爱怜和哀叹。
今年三月末,人们在版纳植物园又先后发现了两只兰花螳螂,一白一粉,为不同年龄的雌性螳螂。体型稍小的白色螳螂为纯白色,躲在栀子花上,巧夺天工,难以辨识。要不是细心的园林管理员发现,外人基本上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另一只雌性螳螂为粉红色,个子较大,优雅地趴在大海芋叶子上面。
事实上,兰花螳螂与其它种类的螳螂一样,是捕食性昆虫,天性还是很残忍的。在黑夜中,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掠杀体型比它小的其它昆虫。兰花螳螂优雅的姿态和完美的颜色便是迷惑他人的毒药。成年兰花螳螂会将屁股高高举起,将自己折叠伪装,模拟花朵以吸引猎物。
兰花螳螂科学的称呼应该是冕花螳,虽然将其称为“兰花螳螂”,并非意味着它的形态就像兰花。版纳植物园从未在兰花上发现过兰花螳螂,而是在黄姜花、栀子花或其它植物之上。网络是大量的兰花螳螂趴在兰花之上的图片估计都是“伪作”,不符合真实的场景。兰花螳螂有很多阶段,雌性生活周期约八个月,一生要经过七次蜕皮,雄性兰花螳螂生活周期为六个月,一生经过五次蜕皮。兰花螳螂各年龄的体色和形态也不尽相同。刚刚孵出时,体色是暗红色的,长得像蚂蚁,经过蜕皮之后慢慢变为白色或粉色的若虫,这时候方才成为兰花螳螂。性成熟后则会慢慢变为黄色,屁股也不像之前那么翘,那时候看起来就没那么起眼了。
美丽的东西让人爱,也叫人怜。每次发现兰花螳螂之后,消息总会不胫而走,最后的结局便是被人抓走,令人心寒。不仅是因为兰花螳螂过于美丽,而且因为它背后有巨大的市场。中国很多博物馆会购置标本,网友也热衷于饲养盒贩卖兰花螳螂。百度搜索“兰花螳螂”一词,便可看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购买兰花螳螂的信息。有网友甚至不惜花一千多从马来西亚、印尼购买兰花螳螂回国饲养,交易很是火爆。
如何既能让公众有机会欣赏这些美丽精灵的同时,又能保护它们呢?昆虫界其实充满了神奇,从来不缺乏惊艳的角色。 在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受伤的不仅仅是兰花螳螂,连传粉的蜜蜂也在不断减少,昆虫确实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中国螳螂》作者之一透露,兰花螳螂其实还是可以人工繁殖的,真心希望西双版纳乃或全国将兰花螳螂作为昆虫界的旗舰物种,把它打造成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增进人们对靓丽昆虫的了解和保护。
2023年4月,云南省宁洱县同心镇石膏井村村民在采摘可食用的白花时,发现一种形似白色花朵的虫。同心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经鉴定,该虫实为昆虫纲花螳科的兰花螳螂。
2023年11月30日消息:最新研究发现,兰花螳螂具有滑翔能力,它的花状腿瓣对滑翔至关重要。这一成果于11月29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0 16:36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