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蟹属是
十足目关公蟹科下的一个属,关公蟹属下有有3种,包括
四齿关公蟹(Dorippee quadridens),
中华关公蟹(Dorippee sinica),四足关公蟹(Dorippee tenuipes)。此外其亲缘属的常见种有
伪装仿关公蟹、
熟练新关公蟹、日本诺关公蟹、
颗粒拟关公蟹和端正拟关公蟹。在北方沿海,日本诺关公蟹和颗粒拟关公蟹的数量较大;在南方,伪装仿关公蟹和
细足关公蟹的数量最多。关公蟹可食用,或作为家禽饲料,幼体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四齿关公蟹
形态
四齿关公蟹个体较大,全身具密毛(螯足指、掌节及末两对步足的末两节除外),幼体的毛显著,成体几乎无毛,较大雄性个体的背面突起较高,具光滑疣,而在雌性,其突起较低,年幼标本的突起上还有颗粒。头胸甲背面凹凸不平,分区显著,约具17枚疣状突起,雄性心区具一“Y”形颗粒脊,分叉部分短于基部,雌性心区具一“V”形颗粒脊,其背内具2—6枚小齿,前侧缘具齿。额窄小,具2枚三角形齿,齿端呈圆形,外眼窝齿锐长,超出额齿末端,下眼窝齿大而弯,其长度超出额齿的末端,齿的外侧具5—6枚小齿。
四齿关公蟹螯足对称或不对称(其掌膨大),座节、长节、腕节及掌节的基部表面具颗粒,两指内缘均有小齿。
步足以第2对为最长,约为头胸甲长度的2.8倍,第1对次之,末两对短小,位于近背面,腕节瘦长,末两节呈钳状。
两性腹部均分为7节:雄性第2至第4节各有3枚突起,居中者大而圆,两侧的突起呈圆锥形或钝三角形;雌性腹部第3至第5节各具一横列齿状隆脊。雄性第1腹肢粗短而直,其末端具1枚窄钝圆形突起;第2腹肢短小。
生活习性
四齿关公蟹栖息于12—50m的浅水海域,大部分于30m之内,底质为泥、软泥、砂质泥、泥质砂、碎壳,珊瑚及海绵,这种蟹通常用末对步足勾住海绵或一片贝壳背在头胸甲上。
分布
四齿关公蟹是关公蟹亚科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西从东、南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东至菲律宾,东海、南海,南至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都有分布。
中华关公蟹
形态
中华关公蟹为大型种。全身除螯足的指节、掌节及前两对步足的末两节外,全具褐色密毛。头胸甲宽大于长,背面凹凸不平,具深沟和疣状突起约17枚,每个突起上都有数枚颗粒。心区具“Y”形颗粒隆脊,分叉部分长于基部。额小,背面突起分成2枚三角形齿,外眼窝齿锐长,超出额齿,下内眼窝齿大而弯曲,突出于外眼窝齿,齿的外侧有4—6枚光滑小齿。年幼雄性及雌性个体的头胸甲前侧缘均有齿,成年雄性,小齿消失。
成熟雄性螯足不对称或对称。螯足的座节、长节和腕节的表面具小而略尖的突起。掌光滑,螯足不对称者,其较大螯足的掌节膨大,其长为宽的2/3。两指的内缘有钝齿。
中华关公蟹步足以第2对为最长,约为头胸甲长度的2.6倍,长节长为宽的5倍,第1对短于第2对,长节长为宽的4倍,长节表面均覆短硬毛,也有颗粒,腕节具颗粒和软毛,掌节和指节裸露无毛,前者长于后者。
中华关公蟹两性腹部均分为7节:雄性第2至第3节各有3枚横列小钝齿,有的尖,第4节只有1枚齿,位于中间。雌性腹部第3至第6节各有一横列齿状隆脊,第3至第4节中央齿呈锥形,两侧有小齿,外侧齿最长。雄性第1腹肢粗大,末端较窄,有些刚毛,几丁质突起的末端向外侧突出。
生活习性
中华关公蟹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118m的软泥、细砂、碎壳或岩石底。
分布
国内分布于东海、南海,国外分布于日本。
四足关公蟹
形态
四足关公蟹头胸甲凹凸很不平,沟和突起均明显。前胃区和中胃区突起较多,且有颗粒,尾胃区低而不明显。心区具不明显的“Y”形颗粒脊(基部很短,只有3枚小突起)。鳃区2枚斜行突起,每个突起均由细颗粒组成。头胸甲前侧缘及后侧缘前半部具细齿,后侧缘近中部具两枚齿状突起。额具两枚三角形齿,内眼窝齿短于额齿,下内眼窝齿锐长,稍长于外眼窝齿,其外缘具5—6枚齿。
四足关公蟹两性螯足对称,长节表面具细颗粒,掌部宽大于长,光滑(除基部有少数颗粒外),腕节上部具颗粒和沟。前两对步足十分瘦长,无毛。第1对的长节长为宽的5.5倍,基部有颗粒和毛,腕节前缘有颗粒,掌节长为宽的5倍,光滑。第2对长节为宽的7倍,基部有颗粒和毛,腕节前缘有颗粒。掌节长为宽的6倍,指节等于或短于掌节。
四足关公蟹雄性腹部第2、3节各有一横列不明显的颗粒突起。第4,5节具一横列颗粒隆脊,隆脊前面还有几枚小颗粒。尾节呈钝三角形。雌性腹部第2至5节各有一横列颗粒隆脊;第3、4节中线上的颗粒呈突起状。
雄性第1腹肢的几丁质突起较长。
生活习性
四足关公蟹栖息于浅水水深15-129m间,底质砂、泥、泥质砂或砂质泥,碎壳。在1、2、4、7、8及10月份均有抱卵雌蟹。
分布
四足关公蟹国内分布于东海、南海,国外分布于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