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是
兴宁的民间曲艺,有200多年的历史,深受群众喜爱,不仅流行于兴宁、梅州全市和河源、韶关等客语地区,而且流传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地。
竹板歌的发祥地在
兴宁,流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清末著名梅籍诗人黄遵宪在《山歌》一文中记述“又有乞儿歌,沿门拍板,为兴宁人所独擅长”,足以说明竹板歌首先在兴宁兴起,是梅州地区最早流传的地方。兴宁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是粤东地区商品集散地。兴宁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兴宁的文化(从语言,风俗习惯,文化艺术,饮食,民居,信仰到客家意识)都具有浓郁的客家地方特色,兴宁全部使用客家方言,群众喜欢唱客家山歌。
历史渊源
竹板歌属客家民间曲艺,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竹板歌由四句“古文”竹板歌嬗变而来,清朝时期自赣南地区传入梅州,后逐渐向五句体过渡,并吸收融合客家山歌的特色,形成独特的的竹板歌。现主要流行于梅州市全境、以及河源、韶关等地的客家人地区。
兴宁竹板歌的发祥地在兴宁。兴宁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韩江上游,东邻平远县、梅县,南连丰顺县、梅县,西接五华县、龙川县,北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历史上,中原汉族因战乱和灾荒等原因,多次南迁,其中大的有五次,第三次才大举挺进粤东和粤北,带着中原文化、吴文化,包括诗词和民歌南迁。清朝时期,以四句体的“古文”竹板歌由赣南地区最早传入兴宁,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逐渐向五句体过渡,所押音韵与兴宁语音相同,并称为五句板。竹板歌初为卖药、讨食和说善书者使用,后来做佛事的人借竹板歌劝化心里有疙瘩者、病者和死者家属,帮他们解除思想痛苦,因而又称乞食歌、教化歌。清朝兴宁道士在表演道教舞蹈时,起初是以竹板伴奏演唱竹板歌。而更多的是民间艺人用于说唱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传本,而且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清末民初,兴宁水口的刘满(刘斋古)和宁中的朱满(朱焕龙)设立忠义堂,招收24个学徒传艺,专门培训竹板歌(五句板)说唱艺人,不少封“满”字的说唱艺人都是从忠义堂培养出来,一般都能熟练打竹板技艺和熟背24部以上的故事传本。后来刁坊的罗满(罗佛云)、张善初和寿人医社都以竹板歌授徒或谋生,又培养出一批竹板歌说唱艺人,并一直延续下去。自清末民初后,兴宁竹板歌便逐渐传开。
大革命时期,兴宁的革命先辈运用竹板歌宣传革命道理,鼓舞人们革命,《大革命歌谣》唱道:“人人喊 涯(我)铁姑娘,铁石心肝铁石肠,铁石心肠闹革命,主持铁血振纲常,涯(我)今来做活阎王。”
抗日战争时期,兴宁的文艺团体,运用竹板歌宣传抗日,演唱《抗日歌》、《抗日救国歌》等,“千句万句也闲情,先要赶走日本兵,打转江山救中国,同胞安乐享太平,锦绣山河放光明。”
新中国建立后,兴宁人民用竹板歌歌颂党和社会主义,赞美新生活,创作了一大批竹板歌作品。在《宁江文艺》等刊物发表,推动竹板歌的创作。文化部门重视竹板歌说唱活动,注意培养演唱人才,1954年至1956年,文化馆干部下乡时,每人都带4块竹板下乡,分区分期举办竹板歌说唱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骨干人员,后来有的成为竹板歌传承人。农村的文艺组、俱乐部、业余剧团普遍运用竹板歌进行宣传为中心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改革开放后,兴宁的竹板歌活动更为活跃,文化部门多次举办培训班,1980年9月23日至10月1日,文化馆举办为期10天的竹板歌培训班,有20多人参加,由老艺人传授竹板歌技艺,包括打竹板、演唱技巧,现场示范表演,组织新编竹板歌传本大会唱,共演唱8场,演唱了《叔嫂奇冤》等8个新编传本,每晚和周末,文化馆大厅内挤满了听众,从而培养了一批演唱新人。同时,文化部门还重视抓好竹板歌传本的挖掘、整理、改编、创作工作,先后组织人员收集整理《梁四珍与赵玉灵》等传统传本40多个;创作改编《孝顺儿女》等新传本60多个;创作了《孝子迎亲》等中短篇唱本20多个。此外,还有一大批竹板歌作品在各个报刊发表和评选中获奖。兴宁拥有一批竹板歌说唱艺人,其中有12位发给演出营业许可证,这些说唱艺人长期深入全市城乡及邻省邻县活动,最多的每年演唱200场以上,人称“四块竹板走天下,一张嘴巴唱古今”,兴宁竹板歌说唱艺人被誉为一支“民间文艺轻骑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竹板歌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影响,艺人和听众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而年轻一辈多不了解、不喜欢、不会唱竹板歌,且缺乏符合时代和群众需求新作品,使得竹板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
艺术特征
兴宁竹板歌以叙事见长,有短、中、长篇之分。它的主要艺术特征体现在唱词、曲调(音乐)、道具(竹板)、表演形式四个方面。
唱词
兴宁竹板歌每首唱词为五句,故称为五句板。每句七字,一、二、四、五句尾押韵,习惯运用尾驳尾音韵,多用于演唱故事传本。唱词擅用比喻、双关、歇后语等,多用客家方言熟语,所押声韵与兴宁话的语音相同,具有浓郁的客家山歌风味和地方特色。竹板歌唱词内容较多,包括:劳动歌(挑担、上山、行船、织布等歌);时政歌(反映社会心态的讽世歌、阶级不平歌、抗日、求解放及宣传时事、政治、方针、政策等歌);仪式歌(反映客家人的习俗、信仰、节令、礼俗、祭典等歌);生活歌(婚恋、劝化、风俗等歌);故事歌(说唱中短长有情节的故事传本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颇为群众喜爱。
曲调
兴宁竹板歌有固定的曲调,原曲调较为平缓低沉。随着说唱者的不断实践,唱腔曲调起了新的变化,或高或低,或快或慢,全由演唱人员灵活运用。新中国建立后,兴宁文艺工作者对竹板歌曲调加以改革创新,吸收和揉进民间小调和民间戏曲唱腔,不仅有平板、拖板、哭板,而且还有欢板、快板、吊腔等,音乐情绪按演唱内容而变化,更具艺术感染力。
道具
兴宁竹板歌的表演道具是四块竹板,每块长6寸宽1寸,其中有一块边缘呈锯状。竹板的打法很富技巧性,表演者一只手握三块,又必须隔开一块和二块,用于击打节拍,而另一只手握锯状竹板,是用来调节节奏的变化,它与另外三块竹板相摩擦,会发出另外一种独特的声音,更增添了竹板的韵味。演唱者用竹板伴奏击拍,说唱到一个段落时,摇动竹板发出呖呖的声音,简直是出神入化,更能吸引听众。
表演形式
按照传统习惯,竹板歌都是单人表演,演唱者手握竹板,嘴里唱歌,唱中夹白,声情并茂,时不时插些诙谐风趣的俚语、歇后语等,通俗生动,很受听众欢迎,往往一个人说唱二三个小时群众都不愿离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群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表演者便由单人发展为双人表演,多为一男一女,各握竹板对唱,而且还可以化出化入,把自己融进节目角色中。后来还增加了吉它等乐器伴奏,并发展到多人表演的小组唱和表演唱,增加队形变化,边歌边舞,灵活多样,表演的空间更为广阔,更加丰富多彩。
代表作品
流传最广的民间唱本有《劝世歌》、《梁四珍与赵玉粦》、《梁山泊与祝英台》、《孟姜女万里寻夫》、《乔大守乱点鸳鸯》、《秦香莲》、《高文举》、《红楼梦》、《孔雀东南飞》等,现存的唱段、传本有1000多种。有一大批竹板歌作品在各级评选中获奖,兴宁还出版了《竹板歌》专集和竹板歌作品选,有一大批竹板歌被录制成影碟片发行。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兴宁竹板歌经过长期的流传和不断的普及,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价值,具有教化、社交、审美、娱乐和传播知识的多种功能,能宣传教育群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包括有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兴宁竹板歌是民间艺术,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独有的艺术特色。改革创新后更赋予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曾参加过全国、省、市文艺汇演,唱上了广州、北京,多次获得奖励,并流传到海外。
(二)认同价值
客家人对客家乡音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兴宁竹板歌用地方语言演唱,还运用许多地方掌故、歇后语和双关、比喻的俚语,使之散发出浓郁的地方气息和客家风情,兴宁的各种庆典、迎来送往活动,都组织竹板歌表演,不少海内外乡亲感到格外亲切,产生无限的思乡情怀。改革开放后,兴宁竹板歌的认同价值显示出更大的能量,演唱人员组团出访表演,到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唱,深受广大港澳台侨胞欢迎,从而起到联谊联情的作用。
(三)人文价值
兴宁竹板歌内容丰富,包括自然、生产、生活、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全面记录了客家人的生活,从历史到现实,从生产到生活,从语言到风俗习惯,从家庭到社会,体现出客家人的智慧才能,善良品德,勤劳吃苦精神和美好心灵,理想追求和做人处世的品格及伦理道德观念。通过竹板歌可以抒发胸臆,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激励人们向困难抗争,善交朋友,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启迪人们戒除恶习,惩恶扬善等。在革命战争年代,用竹板歌唤起民众,鼓舞士气,开展对敌斗争;在和平年代,启迪教育群众共创文明,建设美好家园,还有传播知识、明志壮胆的作用,以其独有的感染力深入民心,对研究客家文化的人文特色具有一定的价值。
(四)学术价值
兴宁竹板歌具有独自的特色和精彩的部分,是新兴的客家学研究的对象和宝贵的研究资料,对研究客家源流,以及客家人的语言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信仰到客家意识、人文底蕴、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很有帮助,对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兴宁竹板歌是一部乡土教材,其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人民性,都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
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产条件、经济状况和人们生活的变化,兴宁竹板歌的活动环境及听众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爱听竹板歌演唱的大多数是老年人以及一部分中年人,而青少年较少受竹板歌的熏陶,加上其原板唱腔过于老化低沉,使之感到有点厌烦,因而听众面逐渐狭窄。其次是演唱竹板歌的民间艺人逐渐老化,新人较少,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再就是创作竹板歌的作者逐渐减少,老作者年岁较大,新作者接不上,新编的说唱传本较少,使竹板歌演唱的范围和内容缩小。加上竹板歌曲调的改革创新跟不上时代步伐和群众需求,因此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会使竹板歌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传承人物
周天和,男,1930年生。1952年开始用竹板歌形式演唱、创作民间故事,先后创作了《张郎休妻》、《春催杜鹃》等63个五句板长篇传本,能熟练掌握竹板歌的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演唱技巧,运用客家方言和特有的竹板歌腔调演唱,并能即席对歌,依字行腔,依情变腔,注重与观众交流。近年来,致力于竹板歌的传承、传播,带领弟子常年到乡村、社区演唱,每年可达120余场,其足迹遍及当地各个镇村、社区和街道,扩大的竹板歌的影响,为推广普及兴宁竹板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钟柳红,男,1961年5月出生。1980年开始演唱山歌,1983年跟随山歌师钟春华、罗满学习竹板歌演唱技巧,后拜周天和及余耀南为师。经过刻苦训练,熟练掌握竹板歌包括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的演唱技巧,能够运用客家方言和特有的竹板歌腔调演唱,且能即席对歌,熟唱100多个竹板歌传本,还创作了竹板歌《贺新年》、《夫妻情》等8个传本及一批短篇作品。每年演唱120场以上,足迹遍及兴宁市和邻县。多次参加各种演出活动,获得若干奖项,被誉为梅州市山歌大师。近年来,致力于竹板歌的挖掘、整理、创作和传承工作,扩大了兴宁竹板歌的影响,为推广普及兴宁竹板歌作出贡献。
保护措施
兴宁市文化馆一直致力于做好竹板歌的传承工作,邀请竹板歌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学习竹板歌。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演唱比赛,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演唱人员。兴宁市近年来挖掘整理了竹板歌传统曲本100多部,红色革命竹板歌500多首。兴宁竹板歌现有各级别传承人40多人,有20多个民间艺人,每年培训2000多名中小学生。兴宁全市每年有专场演出200多场,竹板歌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以来,兴宁市有关部门重视竹板歌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03月20日,被
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6 日,被
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5月24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申报的竹板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遗产编号:V-138。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59年,兴宁竹板歌《新旧对比地隔天》参加广东省文艺汇演;
1976年《春催杜鹃》赴北京参加曲艺调演;
1982年《骨肉情》参加梅县地区民间艺术汇演;
所获荣誉
1972年《晒衣场上》获梅县地区文艺汇演一等奖,并参加了省文艺调演;
1981年《张郎休妻》获梅县地区中秋赛歌说唱比赛优秀奖;
2003年《好梦成真今朝圆》获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铜奖、特色奖。
2009年,以兴宁竹板歌为基础创编的民间舞蹈《竹板声声》获得广东省作品评选一等奖。
1979年《科研缘》、《小芳赴宴》均获梅县地区评选一等奖,
1984年《回乡记》获梅县地区评选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