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
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
阴阳自和能力。
拳学体系
养生太极拳是
拳术。让太极拳达到了能够产生攻防实效。
养生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按
张三丰太极丹诀、
王宗岳太极拳论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
养生太极拳具有中华传统哲学理性。以《道德经》、《
内经》、《
易经》,太极阴阳原理说拳理。
养生太极拳是传统养生功法。吮李道纯、
张三丰等道家
丹诀法乳,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功法特点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按层次功阶进修,功夫深浅,各有功效。练一式得一式,练成一阶进一阶。进门学习,学一式练一式,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以迅速显效。
由于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气血、
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达到“
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练拳
练拳:变著转接是关键。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上下左右相间,左右相行。阴阳虚实。顶劲虚实,拳到身到,静入水动如海啸。
练意
练意: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太极拳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
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
练松
练松:随息放松是锻炼逆
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
肺主气司呼吸;
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
练气
练气: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
静功练气,动静相修,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
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
脏腑、皮肉皆得其养。太极拳动形体,以行气血。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
丹田,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
意气合力
意气合力是太极拳综合理论,练拳、松、息、气合一意,练到意力足,气力自生。气机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
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太极修炼
所述及的各功法的健身功效,参阅养生太极拳宗师拳理、功法的有关课文。
练拳
动以入门,入门先练拳。练身正、体松、气匀、意专。节节贯串活关节,变着转接是关键。练养生太极拳动静相修,拳功并练,通过练拳明拳术招法,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的太极功夫。行云游水,静动相随,
练意
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
松身、呼吸、行气、使劲,全凭心意用功夫。法具于心,心使意动而成招,招法精明全在意。锻炼用意指挥形体动作、放松、呼吸、运行气血、协调周身,动作、放松、呼吸、内气、劲力协调一致的能力,锻炼中枢神经——脑(传统养生说的“心”)对人体器官、系统的综合指挥、协调能力,称之谓“意力”,即传统养生功法说的“心力”。
练松
放松是练气、练劲、练神的基础。养生太极拳采用随息
放松法放松周身。
随息法是锻炼顺应能力的一种功法。通过随息放松练到顺应
生理节律、通体松透,方能身心松舒,气血顺畅,于是可以
得气(有气感),可以入道,进阶练气、逐阶上进。
呼吸
养生太极拳采用逆腹式的拳势呼吸。这是经过锻炼后养成的符合生理节律的自然呼吸方式,是与拳势动作、内气、劲力协调一致的呼吸方式。在这种呼吸方式时,形体动作的
开合虚实、呼吸的出入、内气的升降开合、劲力的蓄发出入,各循阴阳,相互协调一致,称之谓阴阳相合。逆腹式的拳势呼吸是
丹田真气于招式劲力而发挥效率的必要保证。
练气
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
静功练气,让身体随着天地阴阳符合到身体的内达到相修的境界,
得气快、显效迅速。功法有聚气养气——练
丹田气,意气升降——气通任督,升降开合——行气通经,松松柔柔、进退相随。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
意气合力
养生太极拳,练拳、松、息、气合一意,逐渐练习练到周身的“意”力足,气力自生。气力用于内以运气血,是为
阴阳自和之能力——疗疾健身的功力。气力用于外以运身手,是为拳势招式之劲力——技击应用的功力。
以上为
太极内功的第一层(初级)功夫,疗疾健身、
拳术功夫之基础。
太极修炼
功夫至此,则可更上一层:炼神气-修太极。功法有:观心止念,敛神聚气,守中抱一,神气和合,太极运转……循序渐进,逐级升登,以证太极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