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
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分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自然科学(蒙古文)版、自然科学(汉文)版、教育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成立于2001年, 其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学报概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自然科学(蒙古文)版、自然科学(汉文)版和教育科学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汉文)版和自然科学(蒙、汉文)版,于1958年创刊(当时为不定期内部发行的刊物),哲学社会科学(蒙、汉文)版和自然科学(蒙、汉文)版分别集于一刊编辑出版,原名为《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无专设编辑机构,学报的出版业务由教务处科研科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刊。
1977年,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和自然科学(汉文)版学报作为单独版本复刊。
1979年,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学报单独创刊。
1982年,各版本配备了专职编辑,《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获准在国内公开发行,并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1984年,经自治区主管部门批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成为自治区首批具有国内外公开发行权的学术期刊。
1991年起,各版本学报成立了编委会,实行编委会监督指导下的主编负责制。
教育科学版
教育科学版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其前身是于1988年创刊、1999年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原《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原《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改为月刊。国际刊号 ISSN 1671—0916;国内刊号CN 15—1215/G4。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
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与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终身教育研究会共同编辑出版的教育科学类学术期刊,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大板块,每板块各6期,其中单月为高等教育板块,双月为基础教育板块,刊登各学科教育科学类论文,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的教育发展服务。 本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期刊源,并加入“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
中国期刊网”。
教育科学版主要栏目
高等教育版设有教育理论
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民族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学科与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研究
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
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
教育科学版获奖情况
2002年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授予“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称号
2003年,获得《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05年1月被《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辑委员会遴选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500种期刊之一
2005年5月在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
人力资源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国考学网组织的“首届中国具有传媒调研、评选”活动中荣获“读者喜爱的优秀学术期刊”荣誉称号
2006年5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组织的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6年12月,荣获“首届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出版(期刊)奖”。
2007年2月,被评为“第二届北方(十省区)优秀期刊”。
哲学社会科学版
哲学社会科学版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有汉文、蒙古文两种语种的版本。
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前身为于1958年创刊的原《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社科(蒙、汉文)版(当时集于一刊编辑出版), 1966年停刊,1977年复刊,1984年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1997年改为双月刊。国际刊号ISSN 1001-7623;国内刊号CN 15-1047/C;国外发行代号BM918;国内邮发代号16-53。
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创刊于1958年,1966年停刊,1977年复刊。1982年获准在国内发行,1984年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5-1046/C;国外代号:Q919 ;国内邮发代号:16-54。
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
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设有政治学、蒙古学、心理学、民族与区域经济研究、语言文学、历史学、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艺术等专栏。其中,《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为特色栏目。
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设有蒙古族社会学、蒙古族社会思想史、蒙古族萨满教文化、蒙古族民俗研究等栏目。其中,“蒙古族语言文学”和“蒙古族历史文化”为特色栏目。
哲学社会科学版获奖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多次被评为全国、自治区优秀学报。在1989年、1993年、1995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内蒙古科委、内蒙古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的全区高校学报评比中,荣获“内蒙古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共3次);1998年,荣获“第三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1999年被评为“全国首届百强社科学报”;2000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评价中心遴选为“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01年入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再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同年荣获“第六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和“第二届内蒙古优秀期刊奖”;2003年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5年入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同年,本刊特色栏目< 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7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在1989年、1993年、1995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科委、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进行的全区高校学报评比中,荣获“全区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共3次);1998年,获“全国蒙文期刊校对质量三等奖”;1999—2006年,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 2007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十佳》学报(期刊)”。
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版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有汉文、蒙古文两种语种的版本。
自然科学(汉文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1958年创刊,1966—1976年停刊,1977年复刊;1981年,由不定期出版改为季刊;198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成为全区首批具有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权的学术期刊;2007年改为双月刊。刊号:ISSN: 1001-8735 CN: 15-1049/N;国内发行代号:16-77,国外发行代号:Q5658。
自然科学(蒙古文)版,于1979年创刊,是我国第一家用少数民族文字编辑出版的高校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原名《内蒙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1982年,获准在国内公开发行,1984年,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99年设卷(起始卷次为第20卷第1期),现为季刊。国内刊号:CN 15–1048/N, 国内邮发代号:16–90。
自然科学版主要栏目
自然科学(汉文版)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学等栏目。
自然科学(蒙古文版)主要设置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学科教育与教学研究栏目,发表 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等传统基础学科和蒙古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民族植物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稀土材料应用开发研究等领域内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兼顾有关蒙古语授课的理科学科教育教学改革、蒙汉双语教学学科建设、蒙古文科技名词术语的命名研究等实用性学术成果。
自然科学版获奖情况
自然科学(汉文版)多次被评为“内蒙古优秀科技期刊”;在1995年、1999年、2004年,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优秀高校学报评比中,连续三届被评为“优秀科技期期刊”;2004年被评为“北方地区优秀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自然科学(蒙古文版)1989年至1995年,被评为“内蒙古高校优秀学报”(共3次)、“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199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2000年,荣获“内蒙古首届期刊奖”、“第五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 2004年,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6年,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7年,被国家民委文宣司、全国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评为“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学报(期刊)”。2008年,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第2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编辑部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
投稿须知
1.1 根据《
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
1.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
1.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
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