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英文: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是指对单位中各类人员形成的资源(即把人作为资源)进行管理的部门。
岗位描述
管理人员
人力资源部经理
岗位名称:
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上级:
直接下级:
招聘主管、培训(或培训和开发部)主管、绩效主管、薪酬主管、
员工关系主管
本职工作
负责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为单位提供和培养合格的人才。
直接责任
(1)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拟定单位
人力资源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 制订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按月做出预算及工作计划,经批准后施行。
(3) 组织制订单位
用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劳动
工资制度、人事
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手册、培训大纲等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人力资源部工作程序,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 制订人力资源部专业
培训计划并协助培训部实施、考核。
(5) 加强与单位外同行之间的联系。
(6) 负责在单位内外收集有潜力的和所需的人才信息并组织招聘工作。
(7) 审批单位员工薪酬表,报总经理核准
后转会计部执行。
(8) 组织办理员工
绩效考核工作并负责审查各项考核、培训结果。
(9) 制订述职周期经批准后安排述职活动。
(10) 审批经
人事部核准的过失单和奖励单,并安排执行。
(11) 受理员工投诉和员工与单位劳动争议事宜并负责及时解决。
(12) 按工作程序做好与相关部门的
横向联系,并及时对部门间争议提出界定要求。
(13) 负责人力资源部主管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的培训、执行和检查。
(14) 及时准确传达上级指示。
(15) 定期主持人力资源部的
例会,并参加单位有关人事方面的会议。
(16) 审批人力资源部及与其相关的文件。
(17) 了解人力资源部工作情况和相关数据,收集分析单位人事、劳资信息并定期向总经理、
行政总监提交报告。
(18) 定期向行管总监述职。
(19) 在必要情况下向下级授权。
(20) 制定直接下级的
岗位描述,定期听取述职并对其做出
工作评定。
(21) 指导、巡视、监督、检查所属下级的各项工作。
(22) 受理下级上报的
合理化建议,按照程序处理。
(23) 及时对下级工作中的争议作出裁决。
(24) 填写直接下级过失单和奖励单,根据权限按照程序执行。
(25) 培训和发现人材,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申请招聘、调配直接下级,负责真直接下级岗位人员任用的提名。
(27) 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文件等资料的保管和定期归档工作。
(28) 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和下级部门所使用的办公用具、设备设施的登记
台帐、
定期盘点、报损报失等工作
(29) 关心所属下级的思想、工作、生活。
(30) 代表单位与政府对口部门和有关
社会团体、机构联络。
其他岗位
招聘主管:负责本单位招聘事项,保证单位的用人需求
绩效主管:负责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对绩效考核
工作承担组织、协调责任
薪酬主管:负责本单位的
薪酬福利工作,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本单位的薪酬
政策制定、调整,以及发放工作,并保证
员工福利,主要是社会保险的缴纳协调工作
员工关系主管:负责本单位的
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有效处理到位与员工之间
劳动争议事项
主要职责
1、制定本部门的
工作计划,经上级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2、制订、修改单位各项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
管理办法,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根据单位
发展战略,
分析单位现有人力资源状况,预测人员需求,制定、修改
人力资源规划,经上级领导审批后实施。
4、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进行工作分析;提出岗位设置调整意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及岗位任职资格;编制、修改和完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合理评价
岗位价值。
5、根据岗位需求状况和
人力资源规划,制定
招聘计划,做好招聘前的准备、招聘实施和招聘后的
手续完备等工作。
6、组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制订
相关方案;牵头
组织单位各部门进行
绩效考核并予以指导和监督,协助
总经理室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做好考核结果的汇总、审核和归档管理等工作。
7、根据单位规划和
员工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体系;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对员工进行的分类、分层次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8、制定单位的薪酬、福利方案,经审批后组织实施;核算员工工资,计算员工
社会保险缴纳标准、缴纳社会保险。
9、做好员工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定期汇总、编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
统计报表和统计报告。
10、办理员工录用、迁调、奖惩、离职、退休手续,办理
中层管理人员的考察、选拔、聘任、解聘事宜,牵头组织对单位
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
12、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协助各部门做好员工管理工作。搞好部门建设,不断改进内部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部门
工作绩效。
13、完成单位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领导责任
(1) 对人力资源部工作目标和计划的完成负责。
(2) 对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单位所需人才的及时补充负责。
(3) 对单位招聘的员工素质负责。
(4) 对及时合理合法解决单位与员工的劳动争议负责。
(5) 对已批准的奖惩决定执行情况负责。
(6) 对提供给决策部门的
人员编制及劳动工资测算数据的合理、
准确性负责。
(7) 对单位人事、劳资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定期归档负责。
(8) 对人力资源部工作程序和负责
监督检查的规章制度、实施
细则的执行情况负责。
(9) 对所属下级的
纪律行为、
工作秩序、整体
精神面貌负责。
(10) 对人力资源部预算开支的合理支配负责。
(11) 对人力资源部所掌管的单位秘密的安全负责。
(12) 对人力资源部给单位造成的影响负责。
主要权力
(3) 有关人事调动、招聘、劳资方面的调档权。
(5) 有对人力资源部所属员工和各项业务工作的管理权和指挥权。
(6) 对所属下级的工作有指导、监督、检查权。
(7) 有对直接下级岗位调配的
建议权、任用的
提名权和奖惩的建议权。
(8) 对所属下级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考核权。
(9) 有代表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机构联络的权力。
管辖范围
(1) 人力资源部所属员工。
(2) 人力资源部所属办公场所及卫生责任区。
角色诊断
⑴ 在
绩效管理体系运行和
制度执行中,人力资源部门始终担当“主执人”角色。
⑵ 在起草和制定绩效管理的准则和要求时,以相关部门提供的具体考评内容为基础共同研讨。
⑶ 通过设计试验和改进的绩效管理内容,会向相关部门征询建议并请求上级批示。
⑷ 在考虑试用和达到示范作用,人力资源部门首先以
绩效管理制度模式进行自我实践。
⑸ 在有效审批签发到各部门的制度文件,会进行全员的宣广和提供咨询解答。
⑹ 实行绩效管理制度时,人力资源部门扮演
实施者角色;达至督促、检查、帮助和指导的作用。
⑺ 实行本部门责任分工,收集存在问题难点、批评与建议等
信息记录并提出改善方案。
⑻ 结合
绩效考评和相关管理制度实行动态协调和
有效反馈的程序,以达成工作效果。
⑼ 根据考评结果核对相应的
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计划,并提供管理决策建议。
⑽ 鼓励员工积极地看待考评和结果,会深入跟进员工各方面反应并进行培训策动和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管理方法
对
人力资源价值链的管理,就是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即:人力资源在单位中的
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人力资源价值链。
人力资源价值链:指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单位中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三个环节所形成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横向链条。具体包括:
价值创造环节:就是要从单位价值创造的主体和要素出发来建立单位的价值理念。即明确在单位中谁创造了价值、哪些要素创造了价值,这些主体与要素怎样进行价值创造的,应该怎样去进行价值创造。
这一环节落实到单位的具体制度,就形成了单位的目标(牵引)与
工作规范。
价值评价环节:即要以价值创造环节所确定的价值理念为依据,去明确这些价值创造的主体与要素都创造了多少价值,从而为价值的分配奠定基础。
这一环节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就是单位的“
绩效考核体系”与“职位
评价体系”。
价值分配环节:就是要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对单位创造的所有价值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与再分配,
这一环节落实到单位的具体制度,就形成了单位以“薪酬
管理制度”与“晋升制度”为主体的
利益分配体系。
“以上三个环节形成一个前后呼应的
有机整体,从而使得“
职位说明书”、“
职位评价”、“考核体系”、“薪酬分配体系”等,能够形成有效的呼应和配合,而这些相互整合的要素又是单位人力资源
管理机制的主体,从而使得单位的“牵引机制”、“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竞争淘汰机制”能够相互整合,使四大管理机制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HR管理的四大机制:
1、牵引机制:是指通过明确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使员工能够正确地选择自身的行为,最终组织能够将员工的努力和贡献纳入到帮助单位完成其目标、提升其
核心能力的轨道中来。
主要依靠以下管理模块实现:
KPI指标体系;
单位文化与价值观体系;
2、
激励机制:激励的本质是员工去做某件事的意愿,这种意愿是以满足员工的
个人需要为条件的。
主要依靠以下几个管理模块和具体工作来完成:
职业生涯管理与任免迁调制度;
分权与授权;
3、
约束机制:其本质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限定,使其符合单位发展要求的一种
行为控制,它使得员工的行为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
主要包括两个体系和两个具体制度:
以
任职资格体系为核心的——“
职业化行为素质与
能力素质评价体系”;
《员工职业行为规范》;
《员工奖惩制度》;
4、竞争淘汰机制:将不适合
组织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员工释放于组织之外,同时将
外部市场的压力传递到组织中,从而实现对单位人力资源的激活,防止
人力资本的“沉淀”和“缩水”。
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上主要体现为:
竟聘上岗制度;——(真正作到:能者上、
平者让、庸者下)
末位淘汰制度;——(如果要打造一个“梦之队”,那么再优秀的团队也会有优劣之分)
员工退出制度:——(退休、开除、辞退等)
三、HR管理的两大基石:
工作分析与评价是整个HR管理系统构建的基础与根本。通过工作分析所形成的“
职位说明书”对其他各模块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和
人的价值,对人的内在能力与特征的
系统研究,按照既定的模型测试和分析并得出评估结果。
四、HR管理的十大职能模块:
包括:
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编制
平衡记分卡;人力资源现状盘点、调研、分析与诊断;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
2、工作分析与评价:
包括:作业流程盘点与优化重组、职位(岗位)分析与评估;职位(岗位)设计;职位(岗位)价值贡献系数评价;组织机构设计与
组织管理运作模式(包括:各级
组织架构图;
管理模式;
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确定指挥与汇报关系;编制出《职位说明书》、《各部门职能标准》、《各岗位职责标准》、《职类系列标准与职级标准(岗等)》、《编制定员标准》、《KPI指标库》等。
包括:制订、修订及完善各项管理
规章制度;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人事政策、
工作标准、作业流程、工具表单的设计等。
运用专门的人员素质测评软件、模型和相关手段,对各类员工的能力与各项素质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招聘需求、计划与组织实施;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甄选;录用入职与
离职管理;人事异动;任免迁调(含晋升、降级与轮岗);继任者计划和
人才储备等。
包括: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确定
KPI指标体系;制订考评办法;组织实施;考评
结果反馈、面谈与辅导;考评结果的综合运用与兑现。
包括:建立薪酬
奖金分配体系(单位内外部
薪酬水平调研分析、薪资奖金制度、薪资奖金标准、薪资奖金考核、薪资调整与变动、薪资奖金分配方式、薪资奖金的计算与支付办法);
福利制度系列(
股权分配、
社会劳动保险、
商业保险、单位年金、
工时制度、
休息休假、
住房补贴、
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就餐补贴、评先选优、表彰嘉奖、定期体检、集体旅游、文体娱乐活动、等等)。
8、培训开发管理:
包括:
培训管理体系建立;
培训需求与计划;进修、外培、内训的管理与实施;岗位训练;学历
教育管理;实施
培训效果评估;监控培训成果转化;跟踪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等。
包括:
劳动合同(防止竞业合同、
保密协议)签订、鉴证、变更与管理;
劳动争议预防与处理;员工职业
行为规范;
劳动纪律管理(含:
考勤管理);员工奖惩;员工
职业健康管理(含:
劳动安全卫生、
职业病防治、环保与消防);单位
文化建设;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
人事档案管理等。
包括: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核算、决算与过程管控;人力资源管理的月、季、年度报表体系与制度;人力资源利用情况与利用程度的
经济活动分析等。
只有通过上述这“两大基石”和“十大模块”,HR管理才能够完成并实现其对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汰”五大基本职能。
五、HR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
1、选人:即招聘与甄选。要选择最适合单位和岗位要求的人才。“过高”是浪费,“过低”不匹配。
2、育人:通过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善绩效,提升
工作效率和
员工价值,
成就个人,实现单位与员工的双赢。
3、用人:把合适的人(符合岗位
任职资格要求且具有完成
岗位职责的能力与技能),放在合适的职位上,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4、留人:通过建立“留人机制”,制订相应的留人政策,把少数(大约占20%)对单位真正有价值并能带来良好
经济效益的核心与
骨干员工留住(“
帕累托定律”——是由20%的核心、骨干员工,在为单位创造着80%的价值)。
5、汰人:把不具备任职资格条件和不能适应职位(岗位)工作客观要求的人员,淘汰“出局”。
六、HR管理的六大支柱:
1、管理(四大)机制:
(前面已经讲过。略)
2、管理制度:
是单位
管理理念的综合体现,表达了一定的
管理原则并通过一整套完善的约定性内容体现出来。它使管理工作按照一整套严格的规划、
工作标准、作业流程合理运作,达到人
与事、人与组织、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它是提高组织
运作效率的最基本保证。
3、工作标准:
4、作业流程:
完成本岗位的某一项具体
工作任务,所必须遵守的、标准化了的工作步骤。
5、管理技术与手段:
6、工具表单:
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而创新、开发、设计的管理载体和辅助性管理手段。如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记录表单等。
七、HR管理的五大环节(五个正确):
“在正确的时间里,选择到正确的人,安排到正确的职位上,发挥其正确的作用,从而实现单位正确的
战略目标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八、HR管理的最高境界:
实现单位
文化管理——
没有管理的管理。(员工综合素质普遍很高——高度的
自律性,能够做到“
自我管理” )
九、HR管理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实现全面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之目的,支撑和保障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并实现最大化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