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话剧团1953年7月25日成立于呼和浩特,前身系原绥远省话剧团。1954年绥远省建制撤销,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西迁至呼和浩特,遂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话剧团。1957年,内蒙古话剧团一度短暂迁驻包头,当年返回呼和浩特。1962年4月,内蒙古话剧团吸收合并了包头市文工团话剧团,正式迁驻包头。“文革”中,分区军管,剧团一度更名为包头市话剧团,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落实政策,于1979年恢复原建制,上划自治区文化厅管理。
改革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使中国人从此走出了贫困。改革也使话剧艺术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业余时间的不断养活以及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趋势,话剧市场仿佛在一夜之间萎缩了,曾经如此辉煌,如此艺术形式,突然受到电视、舞厅等等的挑战。内蒙古话剧团同全国所有的同行一样,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话剧团经过短暂的茫然与失落之后,立刻开始新的一轮拼搏,为了话剧的生存,为了话剧事业的发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开始了话剧如何适应市场这一课题的探索,发奋要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走出一条新路。为培养“四有”新人,话剧团创作演出了《安徒生童话剧》、《拥抱太阳》、《我爱309班》、《
红岩》等一系列适合学生观看的剧节目。为了探索小剧场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在内蒙古地区自下而上发展的可能性,走出一条商业演出之路,话剧团创作以扩大演出市场,话剧团创作演出了配合法制教育的《司法局长》,塑造本地区英雄模范人物的纪实话剧《公仆李如刚》。反映中俄边境生活的《红莓花又开》。所有这些探索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其中《司法局长》、《我爱309班》演出都超过百场。《我爱309班》获全国儿童剧新剧目评比三等奖,《司法局长》受文化部艺术局的邀请,到首都演出,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我爱309班》、《公仆李如刚》、《红莓花又开》连续三年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受到自治区领导、同行和人民群众的肯定与好评。内蒙古党委书记刘明祖看完《公仆李如刚》一剧后说:“这出戏非常感人,反映出社会主义企业家的风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话剧团在努力探索话剧艺术,适应市场规律的同时,为了适应艺术市场多层次多品味,各种欣赏角度的要求,他们不仅以大型话剧艺术的剧场演出献给观众,还积极组织小品晚会,综合性晚会占领市场,车间、工地、矿山、牧区、田间、军营都成为演出的场所。话剧团创作排演的小品《招聘》参加了自治区第一届戏剧小品比赛,获得了创作、导演、表演一等奖。小品《茶叶蛋》、《过生日》参加了两届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两届都获了奖。
在
电视剧的创作与拍摄方面,话剧团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路子越走越宽。几年里,通过协作、合拍等各种不同途径创作拍摄了《盗墓人》、《麻痹》、《燃烧的太阳石》、《父亲李如刚》、《边建欣的故事》、《庄户人家》等一系列剧目。有的在区内外获奖,有的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还用签合同送出去的办法使不少演职员参加了《三国演义》、《水浒》、《笑傲江湖》、《东方商人》、《青年乌兰夫》等有影响的电视剧的拍摄。既锻炼了演职员,也从艺术力量,技术力量方面培养了剧团影视制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