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保密:对一切与战争和
国防直接相关的秘密事项采取各种防范措施的统称。军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一切与战争和国防直接相关的秘密事项采取各种防范措施的统称。军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密即为保守秘密,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包括:与情报窃密活动作斗争,了解和掌握窃密手段与规律,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与内部违反保密法规、不守保密纪律的行为作斗争,预防军事秘密被泄露,保护军事秘密的安全。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
军事保密是军事活动的产物,伴随着军事秘密的产生而产生,又相对于泄密和窃密的存在而存在,是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顺利进行的手段。军事保密的对象是军事秘密,军事秘密的范围、存在形态对保密工作的内涵和特征具有直接影响。
高技术在窃密与反窃密斗争中的广泛应用,使军事保密的地位跃升,作用凸现。①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军事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传递和使用大量的军事秘密信息,如作战部署、重要设施、先进武器的关键部位和数据、密码、重要情报及其来源等都是核心秘密。这些秘密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特征,与国家和军队的根本利益关系重大,一旦被敌方获悉,将会对国家和军队造成严重的危害。军事秘密信息的获取、控制、保密能力已成为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军事保密作保障,就无法使军事信息转化为战斗力,也就无法实现军事目的。②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军事保密维系着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世界各国军队在信息化建设中都重视军事保密系统建设,纷纷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军事信息安全保密是新世纪军事对抗的焦点,是敌对双方借以获取信息优势的共性举措。未来
信息化战争中,谁占据信息安全保密优势,谁就能掌握信息作战的主动权或制胜权。军事信息安全保密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优先解决的战略性课题。③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现代战争是信息战争,窃取信息、破坏信息系统是克敌制胜的关键。为了夺取信息优势,必须把发展进攻性信息手段和发展防御性信息手段结合起来。发展防御性信息手段的主旨就是确保己方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如果信息系统被破坏,军事信息被截获或篡改,整个军事体系将陷入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军队将失去战斗力。未来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信息对抗中占有优势及保守己方军事秘密信息的安全。没有军事保密,就没有战争的主动权,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直至战争的失败。谁掌握了信息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进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由于军事秘密涉及的对象和范围不同,世界各国军队各有侧重地选择保密内容。根据军事秘密的对象,军事保密主要包括文件保密、通信保密、网络安全保密、国防设施保密、武器装备保密、国防科技保密等。①文件保密。对各种涉密文件的形成、存储、传递、使用等采取的保护措施。涉密文件是军事秘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军队保密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窃密的重要目标。世界各国军队特别注意保护涉密文件的安全,对涉密文件管理有严格的要求,对存放涉密文件,特别是绝密级文件的处所,戒备森严、关卡重重,设有各种安全防护设备。涉密文件从制作、保管、利用,到销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保密工作,承办、使用文件者在不同的环节上各自负有保密责任。文件保密主要是抓好文件的拟制、收发、传阅、借阅、复制、保管、归档、销毁等环节。②通信保密。为保障军事通信安全,在组织、技术、管理和使用等方面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军事保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通信的基本要求之一。目的是保证通信中电磁信号不被截取或截取电磁信号后无法得知其传递内容。主要包括:信息保密、传递保密、通信设施保密、文件资料保密和通信人员管理。信息保密是采用保密设备或其他明密变换方法,将信息密化后传递的保密措施。在没有保密机的条件下,多采用密语通信和密码电报通信的方式进行明密变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数码、字母或词组的不同组合来代替真实的通信内容。但密语通信明密变换较简单,保密度低。密语通信的代密要勤换多变。密码电报通信的明密变换,多用密码机自动进行。各级通信、机要部门只能使用上级规定的通信保密设备和密钥,以确保保密设备和密钥制作、传递、使用的安全。传递保密是为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在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中采取的保密措施。严格控制无线电发信,将无线电信号发出的数量和时间降到最低程度;使用高速瞬时发信装置;实施定向发信;利用扩频技术;实施信号隐蔽保密;使用在满足需要前提下的最低辐射功率;必要时组织无线电佯动,实施无线电静默;按规定经常更换无线电台通信的呼号和频率;在
有线电通信中采用专线、专网通信,长途有线电线路建设应符合保密要求,野战有线电线路应尽量埋设,前沿阵地线路应避免与敌前沿阵地平行架设,以防截听。通信设施保密是对通信设施采取的防护措施。建立通信保密工作安全区,对通信工程进行伪装和护卫,禁止无关人员接近;加强重要通信线路、台站的防卫;采取屏蔽技术,在电源线或信号线上加装滤波器,防止电磁泄漏。文件资料保密和通信人员管理应做到:严格保管涉密通信计划、通信联络文书等文件资料,及时销毁过时的通信保密资料,制订通信保密资料转移和销毁应急计划;加强通信人员保密教育,严格遵守通信保密规则、通信纪律和有关规定。③网络安全保密。为防止泄密、窃密和破坏,对计算网络系统及其所载的涉密信息和数据、相关的环境与场所、安全保密产品等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技术安全保密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安全保密就是防止技术窃密、泄密、破坏,即反窃听、反窃录、反窃照及防止计算机窃密等以技术手段进行的反窃密活动。信息安全保密主要是防止秘密信息的电、磁、光泄漏,防止生产、使用、传输和存储的秘密信息以电、磁、声、光等形式发生的泄漏发射;防止以技术方法对涉密技术系统和涉密信息数据的破坏。④国防设施保密。国防设施是通过国防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主要用于满足军队的驻守、技术装备的安置及其他军事物资的储备,为部队作战任务的完成,新武器装备研究、试验和部队的战备、训练和生活提供保障。它既是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存军队有生力量及战争潜力的重要物质条件。国防设施保密主要是对永久性防御工事、大型指挥所、军用港口和码头、空军机场、导弹发射阵地、大型后方仓库、观察和通信设施、导航台(站)、试验场、训练场、营房等设施的保密。⑤武器装备保密。对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试验、配备情况和补充、维修能力,特种军事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等的保密。⑥国防科技保密。为维护国防和军队安全与利益,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按照法定程序,对涉密的
国防科学技术活动及其成果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国防科技保密是国家保密和军事保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出现,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更加突出,各国竞相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于军事装备的研制,国防科技保密显得愈来愈重要。
军事保密的基本要求是:控制知密范围,防范窃密活动,消除泄密隐患,确保军事秘密的安全。控制知密范围是按照各种秘密等级的规定和要求,对军事秘密的知晓对象、范围、时间严格控制,不能扩大范围,不能因私人关系让不该知晓秘密的人员知晓。防范窃密活动是保密工作中一项经常而重要的工作。防范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首要环节,做到防而不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越来越复杂,做好防范窃密活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消除泄密隐患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在思想上和技术手段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除各种不利于军事秘密安全的隐患。
保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存在和发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保密思想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相传由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尚所撰的《六韬》中就有“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的记载,这8个人以游士面目出现是为了便于刺探别人的秘密。《周易》中对保密的思想及君、臣各自应承担的保守秘密的责任作了最初的阐述。《周易·系辞上》中有:“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古代的保密制度随着保密思想的产生而建立。在夏商时期出现了兼有保密职能的官位“文书”,负责处理有关政务和军务秘密事项。到了西周时期,国家机器日趋完整和强化,统治者对于事关国家安全利益的各种军政要事的保密更加重视,保密事务由六官中的大宰主理,建立了来往文书的保密制度,发明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的阴书,以确保文书传递的保密。
秦汉时期,随着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作为维护皇权统治必不可少的保密法规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秦代,诏令与公务密事的有关奏章须经尚书至丞相府办理或转送皇帝。为保密规定了“依次传行”的公文传递方式,要求尽量缩小公务机要事项的知晓范围,对泄露秘密事项的要给予制裁。秦始皇曾处罚过泄露他的话的宦官,汉代对泄密官员定有“泄漏省中语”“泄密书”等多种罚名。
唐代,对泄露秘密者的惩罚写进了《唐律》。《唐律疏议·职制》“漏泄大事”条规定了“大事应密”的概念,包括司法秘密、军事秘密、文书秘密等,并确定了秘密事项的范围。《唐律》还规定了泄露秘密罪的处罚原则,凡“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对于知晓国家秘密的人,也有4条禁令:不准泄露秘密,不准延误期限,不准违章失职,不准忘公事。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代,保密制度在《唐律》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官员应遵循的保密规定增多,泄露军事秘密的罪名也增加了许多,涉及军事决策、军事指挥、作战行动诸方面。保密机构的设置也逐渐完善,如中书省、枢密院、锦衣卫、军机处等。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公文的处理及保密有着相应的规定。1933年颁发的《各部会审查处理公文改良办法》规定:收文按性质分为急件、重要件、次要件、先办后呈阅件、密件、普通件;发文分为急要件、要件、普通件、密件;公文分别用各色卷夹呈阅;凡密件包括图表由主管部门自行缮校制绘,密件在“会稿簿及回单上均不注明事由,原稿及附件要用火漆封固,封面注明稿号,派专员送”,还要盖印收发室图记;密件或亲启件,收发室不得开拆,直接送总务处处理或亲启人启封。在国民政府的刑法中规定了对“泄密犯罪”的处罚。1935年颁发的《中华民国刑法》规定:“以关于要塞、军港、军用船舰、航空机及其他军用处所建筑物或军略之秘密文书、图画、消息或物品,泄露或交付于敌国者,处以死刑或无期徒刑;泄露或交付关于中华民国国防应秘密之文书、图画、消息或物品者,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保密,是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而建立,并随着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经历了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工作同中国共产党的保密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十分重视保密工作。为了保密安全,中国共产党一大曾三移会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泄露本党秘密者,必须开除之。为了做好保密工作,确定1名领导人亲自负责文件的保密。”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设立秘书制,由秘书主管机关保密工作,毛泽东担任中央局秘书,负责党内外文书处理、通信和会议记录。1926年1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通告组字第3号文件《加强党的秘密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有关保密工作的第一个专门性文件,把保守党的秘密提到是否革命的高度,提出了保密工作必须同当前政治斗争相结合、秘密交通传递文件严格按保密规定执行等要求。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四届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央秘书处,负责文书处理、档案管理、保密及交通安全事项,使用了密写技术、密传技术和密藏技术。1927年,国民党发动了
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面临严重的威胁。同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重要会议,分析当时的形势,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全党转入秘密斗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都要做好保密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处在革命低潮时期制定的保密工作总方针。1929年,《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规定:“军事机关的一切命令,除政治委员须副署外,政治部主任无须署名。政治机关的一切命令,政治部单独行驶,政治委员无须副署。”为使红军保密工作更加健全和系统化,1931年起,在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部联合设立了一、二、三局,分管作战、情报和电讯工作。1934年,中革军委作出了《关于严密组织与保守秘密的几点补充指示》。193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通知》。同年5月,中央组织部制定了《保守党内秘密条例》。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多次反复强调保密工作,为了加强通信保密工作,防止密码通信被敌人破译,规定:“凡可以用有线电及快邮之文件,一律由有线拍发或快邮寄去。”1939年4月1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秘密工作的几个规定》。同年8月21日,又作出了《中央关于通信联络工作的决定》。1940年,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毛泽东给中央军委机要处作了“保守机密,慎之又慎”的题词。次年,中央书记处及中央军委在致全党全军译电人员的信中强调:“机要工作是党的咽喉命脉。”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为了适应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从上到下都恢复和新建了保密工作机构,在白区工作、军事斗争、人事工作、文件管理、无线电通信、机要密码等方面都建立了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级党、政、军单位成立了保密委员会,中共中央秘书长和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亲自领导中央保密委员会工作。中央保密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保密工作的领导,提高了保密工作领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结束了长期的秘密工作状态,开始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1948年制定了《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章程》,规定了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的性质、任务、组织及工作方法。解放战争时期,从中央保密委员会到各级党、政、军的保密委员会直至各部门的保密工作人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保密工作体系,保密工作普遍开展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完善的保密体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的对象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保密工作也开始实行历史性的转变,由战争时期的保生存、保胜利转向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自领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1950年初到“
文化大革命”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保密法规,建立了党、政、军系统的各级保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保密范围从政治、军事扩展到经济、外交、科技等领域。195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的新形势和一些同志表现出的麻痹松懈情绪,作出了《关于加强保守党与国家的机密的决定》,指出:“由于国内外的敌人对我采取一切办法进行阴谋破坏;由于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许多同志,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滋长着一种骄傲、自满、麻痹、轻敌的思想;由于我们过去所处的农村环境中简单保密制度和办法,已不适应于今天所处的新的复杂的环境等项原因,保守党与国家的机密,应引起全党的极大注意。”同时,对保密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方式作了明确规定。1951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郑重指出:“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同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秘书长会议,保密工作被列为会议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就保密工作作了专题报告,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会议起草并讨论了《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草案)》和《各级人民政府保密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草案)》,标志着保密立法工作的起步。5月28日,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加强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的补充决定》,进一步指出:“保密工作关系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各级党委必须重视,并建立组织;保密工作也是群众性的工作,必须对群众进行教育,审查机要人员;整顿内部刊物;注意会议保密;执行奖惩制度。”6月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令,公布施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1953年2月1日,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秘密文件保密工作细则》。1956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划分保密范围和改善资料供应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密与非密的界限划分问题和国家秘密的充分利用问题。1956年以后,中国经济建设由恢复转到发展阶段,发展科学技术提到了经济和国防的重要日程,保密工作及时地适应了这种宏观需要,开拓了新的工作领域。1957年6月10日,国务院保密委员会在《关于目前资料供应工作中存在保密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了科学技术工作者与其他国家建立学术研究方面的联系,交换学术论文和著作中的保密问题。195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保密问题的规定》。次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了聂荣臻的《尖端科学技术保密问题的报告》。这两个文件对科学技术保密的基本原则、范围及其组织领导工作作了具体规定,提出了科学技术保密工作的一些重大问题。1961年1月6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机要保密工作的指示》,1963年10月12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又一次联合下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师以上机关秘密文件保密工作规则》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下单位秘密文件保密工作规则》。
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军事保密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建设和发展,军事保密规章制度逐步完善。1978年,中共中央恢复了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中央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人员、机构等不断加强。1980年9月1日,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国防尖端技术保密规定》。1984年7月23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军事保密的通知》。1986年12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发布命令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此后,又相继颁布和印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文件资料保密规则》《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保密工作细则》《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安全保密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办公保密规定》等。军事保密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保密工作走向了法制化、正规化建设和发展的轨道。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
新军事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军事发展的轨迹。保密作为军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同军事领域的变革紧密相连。在新军事革命的强烈冲击下,军事保密的内涵特征、地位作用和职能任务等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①军事信息安全保密将成为军事保密的主体。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兴起,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军事训练、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科研开发及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各类信息系统在军队日益普及,并渗透到军事工作的各个方面,对军事信息的产生、承载、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海量的军事信息储存在盘内、流动在网上、传播于空中,使泄密的隐患和漏洞大为增加,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军事保密的性质、任务、手段、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抵御技术侦察与破坏,保护涉密信息及信息系统安全,防止窃密、泄密为主要目的的信息安全保密,成为军事保密的主体。做好信息安全保密,成为积极应对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客观需求。②军事保密的技术化与专业化特点日趋显著。窃密与反窃密的较量,已经成为高技术的抗衡。构筑信息安全保密屏障,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实施系统防护。在保密工作中,技术手段的作用日渐突出,军事保密的专业性也日益显现。现代军事保密,有其鲜明的特点规律,是一项融合了管理学、密码学、情报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的综合性专业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需要严密的防护体系和专业化的保密管理,从事保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保密专业素质和相关科技知识。③军事保密将从幕后走向军事斗争的前台。信息在军事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保密工作在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军事革命的加速推进,使信息化战争成为未来的主要战争形态。夺取并保持信息优势,是夺取战场主动权、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保证。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表明,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可以直接影响甚至破坏敌方的指挥决策,重要信息一旦被泄露,就有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信息化战争时代,保密已由一种服务保障性工作上升为一种作战形式。保密不仅在战时发挥作用,平时亦至关重要。世界各国对信息安全保密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和新军事革命的重要内容,采取非常手段加紧建设。④军事保密将担负起促进信息交流的新使命。新军事革命,使军事保密增加了新的内容。信息化程度愈高,对信息的需求愈大,对信息安全的依赖也愈强,信息利用与信息安全同等重要。军事保密工作,实质上是对军事信息的管理与控制,保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信息利用的安全和有效上。保密不是阻止信息交流的高门槛,而是促进信息交流的推进器。在保护军事秘密安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是形势赋予保密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军事保密的对象、范围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件资料保密外,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保密将成为军事保密的重要领域。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