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质学
地质学的分支
本学科是研究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军事学的交叉学科。它包括:矿产资源、地形地势、军事工程、军事信息等,现代军事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地质学和军事学的应用性的紧密结合。
基本介绍
随着能源的减少,武器装备的精良,高科技越来越多应用到军事上,军事地质学必将受到各国军事家的广泛关注,它必定有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冷武器到热武器以及热核武器,战争就没有离开金银铜铁等矿产,战争从它的诞生便和矿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就是没有那些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便炼不出武器,战争又从何打起。
当今地位
军事地质学在当今世界军事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分量,已经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大势所趋。随着高科技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军事地质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战争其实是对资源的争夺,随着资源的短缺、不可再生,未来的战争目的将更加的明确。战争争夺资源,战争又要由资源来支撑,武器是由钢铁堆就的!而能源又是武器躯体内的血液,离开了能源,战争武器就移动不了躯体。
近现代的战争起因多数是因为能源,而石油更是这些军事家发动战争的潜在动力。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冷战的结束,世界上的大国在陆地边界都已经趋于稳定之后都已开始了一些军事预言家早已预料到的能源之战。对矿产资源的争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将是国际间冲突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对过去的战争史,无需做更多的回顾,就会发现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是战争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即使不是直接的导火索,也是主要的背景因素。
地质与军事
地质与军事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胜利的保障。在过去若干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人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孙子兵法》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说的是地质地貌对排兵布阵的影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表面上谈的是后勤供应问题,实质则讲的是地质地貌之于后勤补给线畅通,矿产资源之于兵车枪弹研制补给、水等资源之于兵士的生活生存的重要性。
现代军事地质学
就传统战争而言,一场战争无非要经历如下过程:首先是情报收集:有待夺取或守卫的目标在何处?敌人可能来自何方?或者何处可能有敌人抵抗?何地有障碍物和机动路线?何处可以驻扎人马?接着是后勤补给:军队能否顺利投入交战,决定于后勤是否切实可行,亦即可否进行作战,要受制于何地能补充兵员、补给物资、配置火力及补给线能否畅通可行。然后是作战:在情报部门提供了有关的地质地貌资料和后勤部门提出了最佳的后勤保障区域后,有待作出的决定是:何地投入何部队?向何方机动?在何处展开?向何处发起进攻?何地应防御?应向何方推进?何处应撤退?何地应开辟通路,架设桥梁,开设登陆点,构筑防御工事?等等。从中可以感受到地质地貌资料和后勤对于作战主动权及坚守防御或进攻取胜的制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后,其满铁和石油两大公司就在我东北地区从事地质探矿工作,试图寻找石油和其它矿产资源,但因种种缘故,未能发现大庆油田。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当初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那么二战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
现代运用
现代战争由于GPS遥感卫星、长程导弹、聪明导弹等的运用,已将地球变成各向同性球体,使各种测地线变为了长程圆,无所谓前线与后方,使得地质地貌的前提条件似乎变得无关紧要了。然而,真正的胜利在于对人民对领土的控制,无论是传统战还是现代战,这是始终不会改变的。而要对人民对领土的实质控制,地球的表面是必须身临其境的。如美国2003年3月20日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以绝对压倒优势迅速占领了伊拉克全境。至今三年多过去了,伊拉克并未平静。效忠于萨达姆及反美的人士凭借对伊拉克地质地貌的熟悉,频繁地使用低劣的和自制的武器袭击美军及现行政府。
由此看来,地质与军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孕育出了一门交叉学科—军事地质学。军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原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知识应用于军事工程构筑及后勤保障的学科,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预定战区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论证筑城工事、筑城障碍物、军用道路、军用桥梁、军用机场和水工建筑物(包括港口、码头、防波堤、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掩蔽所、护岸建筑物等)及其他军事工程设施构筑的适宜性;为各种军事工程设施的定位、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调查矿产资源、天然建筑材料、水源和溶洞的分布情况,提出开采和利用的意见等,日益受到各国军事家的广泛关注。
自古至今,从冷武器到热武器以及热核武器,战争就没有离开过矿产资源。战争一打响,战略矿产资源如石油、钨、铜、铅、铁、钛、钼、铀等矿产的价格就飞速上涨。战争从它一诞生开始,便和矿产资源结下了不解之缘。若没有这些矿产资源,便造不出武器,开不了战车、军舰和军机,战争又从何打起呢?众所周知,制造枪炮、炮弹、军机、军车、坦克、军舰等所用的特种钢铁;交通电信、电机用导线等,大多是多种金属的合金;各种动力设备,发动机之发动需要燃料,煤炭和石油;军用建筑、军用设备,包括部分军用物资如军用服装等,需用非金属材料;制造核弹,少不了铀矿等放射性矿产品;水同样是一种矿产资源,军队活动或集结,人马车辆需要大量水源供给。所以,离开了资源,军事活动就不可能展开。
海洋之争
当今世界对于海洋资源的争夺日益加剧,中国与日本深层次的矛盾便是东海南海。有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日将为争夺海洋的矿产资源爆发第二次“甲午海战”。日本在海洋地质调查方面先我一步,中国亦在急起直追,大力加强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比如:测制海底地形地貌图和地质结构图,勘查海洋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钴结壳铁锰结核、海底硫化物矿等,构筑海底潜艇隐蔽工程等。
因此,地质之于军事关系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争夺,将是及未来战争爆发的起因,并引导着战争的走向。对这一点,人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
矿产与中国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疆域辽阔,沃野千里,山川纵横,景色秀丽,湖沼盆地星罗棋布,地貌极为雄伟壮观。西部多高山峻岭,东部多丘陵、平原。这广袤无垠的大地和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为储存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中国,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中国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劣并存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2、矿产品种齐全配套,资源风度不一;3、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4、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5、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由于中国矿产中的优质不多,那么就不可能造出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提供更多的能源,因而在突然爆发的战争面前,中国不站距优势,人们应当在和平时期探得优质矿产,并保护起来以备战争之用。
先看看中国的石油资源现状:油消费量世界第三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到2002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0亿吨,原油年产量为1.67亿吨。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近10年来,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国内石油消费量2001年就超过了2亿吨,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能源需求,使中国的原油进口持续增加。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据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又比上年增长15%,达到6941万吨,相当于每天进口140万桶,这其中近一半来自中东地区。去年中国还进口了2034万吨成品油。为了进口原油和成品油,中国去年一共花了约166亿美元。有关方面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石油进口每年将达到1亿吨,占整个需求量的45%。加快能源来源多样性。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中国的石油资源多依赖于进口,海上是中国石油运输的生命线,要是战争打响之后,敌人把人们的海上运输线切断,就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石油储量只够用三天的时间,美国是十五天,也就是三天之后,所有的飞机、坦克、汽车等都要趴下,没有了机械化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好在人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大修石油储备地,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战备石油储量将达到二十天左右。只有能源跟的上才能更好的打赢战争。
再谈谈淡水资源,用战略性眼光看淡水资源也是一种战略性矿产,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现在人们对水资源的污染来看,淡水资源必定会不断的减少。水是生命之源,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中东、中亚、非洲等这些干旱和半干旱国家必定会围绕着淡水而展开战争! 中国的水资源也不容乐观:中国淡水资源不算太少,全国河川径流总量有2.711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就水资源与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对比而言,则处于世界中等偏下水平,耕地亩均水量只及世界水平的3/4,远低于印尼、巴西、日本和加拿大
而人均水量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强,是美国的1/5,前苏联、印尼的1/7,加拿大的1/50,属于贫水国家之列。根据世界公认的标准,凡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低于5000米3的国家就被视为贫水国,低于2000米3则为严重缺水国。在世界近百个缺水国家中,中国是公认的贫水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不到2200米3,排在世界人均数第100位之后,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12个最贫水国家的“黑名单”;而30年后,中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将不到1700米3。从这个侧面,不难看出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中国造成的压力何其巨大!人均水量小是中国淡水资源状况最显著的特点。降水时间集中,又使得中国有限的淡水资源中可被利用的水量大大减少,这是中国淡水资源状况的另一个特点。降水空间分布均匀是中国淡水资源状况的又一个特点,大体是东南多西北少。中国的淡水资源令人担忧,水是生命之源,在战争中要是一方的淡水被对方所控制住,或者淡水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那么它就只能失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人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为突发的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储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4 13:50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当今地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