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两用人才
军事术语
军地两用人才是邓小平提出的以培养军队为基础,地方开发使用为目的综合性工作,属于军事类词语。
含义
军地两用人才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经过军事、政治、文化、体能和民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成为具有保卫祖国和生产建设两套本领,军队和地方都能发挥作用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一项以军队培养为基础,地方开发使用为目的的综合性工作。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使用工作是国家对退役士兵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就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立足当地,积极帮助军地两用人才施展才华,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指导、管理和服务,大力鼓励两用人才创办第三产业,进入乡镇企业,兴办经济实体和联合体,使军地两用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培养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军队建设和地方建设的需要,培养干部、战士成为既能保卫祖国又能建设祖国的人才。
起因
1977年12月,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重申毛泽东关于军队要办成一个大学校的思想,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教育训练,只着眼于军队本身建设的需要是不够的,还要着眼于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到地方的需要。强调要学会多种知识,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随后,各部队在教育训练中,组织干部、战士既学现代战争知识,又学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知识,逐步开展了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的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82年11月推广南京军区一个师、成都军区一个团的经验,1983年5月召开全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同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央军委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又为总政治部主办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展览”题词。到1984年下半年,有些先进单位,已把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见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和军地共育两用人才结合起来,实行定向培养。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学校。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适应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需要,利用战斗间隙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培养并向地方输送了大批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而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把国家的根本利益、军队建设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干部战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是军队教育训练的一个新发展,是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
要求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要求是:①以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干部、战士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刻苦学习的思想,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有高度政治觉悟和艰苦奋斗精神,又有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两套本领的有用人才。②以军队建设的需要为主,服务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要同部队担负的任务和干部、战士从事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军地通用的专业,通过训练和执行任务达到精益求精;军用和民用相接近的专业,在训练中适当增加民用技术内容;本职专业仅限于军用的,安排学习一些民用专业知识和技术。③以干部为重点,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对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中等教育,发展大专教育。组织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学习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知识,适应新的技术革命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战士,入伍一年的集中精力进行军政训练,入伍两年以上的,增学一些民用技术。农村籍战士着重学习掌握同各地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城镇籍战士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就业本领。④从实际出发,广开学习门路。因地制宜,因任务、专业制宜,因培养对象制宜,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方法进行。
意义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活动的普遍开展,对激励干部、战士求知成才,安心服役,促进教育训练,提高部队素质,完成各项任务,密切官兵关系和军政军民关系,改善部队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为地方输送人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6 18:13
目录
概述
含义
培养人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