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水(agricultural water)指用于
灌溉和农村
牲畜的用水。农业灌溉用水量受用水水平、
气候、
土壤、
作物、耕作方法、灌溉技术以及渠系利用系数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由于各地水源条件、作物品种、耕植面积不同,用水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商品是可以用技术手段控制的,如城市自来水能成为地道的商品,是因为用管道、水表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一家一户控制自来水的流向,一家一户互不干涉。但农业用水就不行了,只能大面积使用,并且下游必须经上游,相互之间有干涉,特别是农户的田都是一块一块挨着的,上游的田没水,下游的田不可能放到水。
一般商品,人们可以独立获取,如拿钱去买一瓶矿泉水;而农业用水则不行,即使你不计成本将水打来了,那么沿水两边的别人都要受益,这是任何个人所不愿干的,更何况沟渠等设施你个人是完不成的。
农业用水还和当地自然的雨水关系极为密切。自来水就不一样了,居民用自来水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的价格是稳定的,丰水也好,缺水也好,农业用水在缺水时,水就是钱,雨水多时,水就是害——洪涝。
一般商品,它的价格与使用量多少变化一般不大,而农业用水则不同,用的的越多,它的成本越低,越少成本越高,可以高或低出单位成本的成百上千倍。如一块地打水的单位价格和成片地的价格相差就很大。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水资源总量2663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99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用水增长3.7%。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水资源总量24780亿立方米。总用水量590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其中农业用水下降2.9%。
2024年6月,水利部发布了202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06.5亿m3。其中,农业用水为3672.4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2%;与2022年相比,农业用水量减少108.9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