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吉利(学名: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是豆科、猪屎豆属
植物。直立草本,体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质。托叶线形,长2-3毫米,宿存或早落;单叶,叶片形状常变异较大,通常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叶柄近无。总状花序顶生、腋生或密生枝顶形似头状;花梗短,长约2毫米;花萼二唇形,长10-15毫米;花冠蓝色或紫蓝色;种子10-15颗。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农吉利以野百合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野百合,建昌、长沙洲渚间有之。高不盈尺,圆茎直韧。叶如百合而细,面青,背微白。枝椅开花,先发长苞有黄毛,蒙茸下垂,苞坼花见,如豆花而深紫。俚医以治肺风。海昌西山亦有之,或呼为佛指甲。”农吉利之名出自《全展选编·肿瘤》,是山东民间叫法,因1963年当地有人外敷此草药治好了皮肤癌而受到广泛关注。
直立
草本,体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质,单株或
茎上分枝,被紧贴粗糙的长柔毛。托叶线形,长2-3毫米,宿存或早落;单叶,
叶片形状常变异较大,通常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端渐尖,长3-8厘米,宽0.5-1厘米,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丝质短柔毛;叶柄近无。
总状花序顶生、腋生或密生枝顶形似头状,亦有叶腋生出单花,花1—多数;苞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小苞片与苞片同形,成对生萼筒部基部;花梗短,长约2毫米;
花萼二唇形,长10-15毫米,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萼齿阔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冠蓝色或紫蓝色,包被萼内,旗瓣长圆形,长7-10毫米,宽4-7毫米,先端钝或凹,基部具胼胝体二枚,翼瓣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约与旗瓣等长,龙骨瓣中部以上变狭,形成长喙;子房无柄。
荚果短圆柱形,长约10毫米,苞被萼内,下垂紧贴于枝,秃净无毛;种子10-15颗。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分布于中国、中南半岛、南亚、太平洋诸岛及朝鲜、日本等地区;在中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于海拔70-1500米的荒地路旁及山谷草地。喜温暖湿润,怕干早、霜冻。以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优,野生常生于树下,野草丛中。
常用
种子繁殖。播种期,“立夏”至“小满”间。播种前将种子用30℃水浸泡12小时,捞出稍晾,然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厘米,开1.5厘米左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后将畦面荡平,如墒情适宜,一般5-6天即可出苗。每亩用种量1千克。
农吉利生长期常有
蚜虫为害,发生时,可喷洒40%
乐果乳荆1500-20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